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0/18 | TJ

【關鍵眼中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誰比較像台灣?會這樣說的人都是意有所圖

有些人第一時間就要挺以色列,有些人覺得要捍衛巴勒斯坦,另些人覺得另另些人被認知作戰,為此在網路上瘋狂筆戰。因為許多只接受二手資訊的人都有一個習慣,一旦發生事情就非得立刻選邊站,選完就要無條件支持到底,否則就是被騙,或是叛徒,卻不知道很多時候答案可能是「兩方都壞」。

2023/08/31 | TJ

【關鍵眼中盯】郭台銘沒那麼笨,他知道選票上只有兩組人才有機會贏

郭台銘宣布參選後,綠營支持者一片歡慶「賴清德可以躺著選了」,但這樣的說法大多沒有非綠一整合就要政黨輪替的危機意識,其實郭台銘比誰都清楚最終選票上必須只有兩組候選人,而他的戰略目標也是要達成這個事情。

2023/07/21 | TJ

【關鍵眼中盯】莊銘淵「硬蹭」陳紫渝引發撤銷立委提名聲浪,背後或有黨內派系角力

相較於層級更高、影響民進黨形象至深的「Kolas vs 陳瑩」爭議,黨內立委與溫朗東等輩這兩天卻將炮火圍繞在莊銘淵「硬蹭」陳紫渝的爭議上,甚至明指要求黨中央撤銷提名。回顧民進黨在永和區多災多難的提名歷程,以及若發生二度退選可能接上的人是誰,就會發現這些批評發言背後,或許還存在著派系角力。

2023/05/19 | TJ

【關鍵眼中盯】藍綠副手該選誰:「侯管配」破壞黨內團結?賴清德會打「美麗牌」嗎?

侯友宜雖表示管中閔「可一起為社會與對國家的發展努力」,但國民黨中央卻急忙否認傳聞,讓人有點不明就裡,感覺仍心念「侯郭配」;而英系政務官鄭麗君雖代表賴清德領表登記參選黨主席,是否真代表「英賴和解」還得看支持者如何解讀。若想真正解決與英粉的矛盾,最適合搭配賴清德的「外卡」或許是陳時中。

2023/05/05 | TJ

【關鍵眼中盯】郭台銘的能源政策很天真,但別刻意將「核融合」與「核分裂」混為一談

郭台銘的能源論述非常有問題,但並不能因此合理化部分媒體刻意把核融合和核分裂發電混為一談的行為——就算連郭台銘自己都搞不清楚,也不可以。

2023/05/04 | TJ

【關鍵眼中盯】我在《人選之人》見到很多前同事的態樣,劇裡每個人都是一部分的壞人

《人選之人》最可貴之處,就是把所有政治工作者的缺陷和盲點都呈現了出來,讓影集變得不像是紀錄片式的指控,而能探入政治本質:取捨和妥協。例如許多人最愛的那段廢死對答,在我看來,林月真像極了用蔡英文聲音說話的柯文哲,而她最後卻受到現場90%的人鼓掌。

2023/03/22 | TJ

【關鍵眼中盯】林昶佐不競選連任不意外,中正萬華區最有趣的變數就屬黃珊珊了

從2022年初罷昶結果的數據來看,就能知道林昶佐絕對不可能競選連任,而在這個藍大於綠又藍綠分明的地方,兩黨的提名競合策略開始變得有趣——這還不包括最大的變數:不是王世堅,不是謝和弦,而是黃珊珊。

2023/02/28 | TJ

【關鍵眼中盯】蔣萬安面對二二八活動「衝場」的反應,浪費了一個可貴的公關機會

單從公關價值來看,如果今天蔣萬安主動走向抗議者,結果被巴了一掌或是潑一桶漆,之後輿論一定會站在蔣萬安這邊,絕對比讓抗議者「望其項背」、硬讀完講稿的呈現出來的形象要好。但蔣萬安的幕僚是刻意為之?判斷失準?還是根本沒想到會有衝突發生?

2023/02/24 | TJ

【關鍵眼中盯】羅智強重提「拒買火山布雷車」,國民黨的反對理由卻存在巨大盲點

從1月中除雷困難、會對平民造成傷害,到前幾天羅智強與高金素梅用軍售價格比較道路預算的說法,火山布雷系統的軍購議題炒了又炒,卻好像都都沒人問到議題的核心——過年期間曾擔任砲兵指揮官的父親就問我:你覺得什麼狀況下,台灣才會需要出動布雷車?

2023/02/04 | TJ

【關鍵眼中盯】省錢省到垃圾桶真有必要?很開心蔣市府找到台北人真正關心的小事情著墨

今天一個台北人忍受烈日爆雨冷冬、高房價高租金高物價、灰濛濛的天空、人擠人的週末,還不就是為了日常生活能方便一些?這不是說市府應該大撒幣放煙火蓋蚊子館,而是不該靠降低台北市民的生活品質來省錢。我相信,這才是大多數台北市民說不出口/不說出口的想法。

2023/02/01 | TJ

【關鍵眼中盯】陳建仁內閣流露出「扁朝末期」的味道,但國民黨內又能提出更好的名單嗎?

當管碧玲、梁文傑這些常在網路上和人吵架的民代入閣,代表民進黨政府用八年終於洗完了蔡英文身邊的人才,不過國民黨還沒有進入總統府,好像就已經遇到了人才荒。舉個例子,如果國民黨要組閣,文化部長可以是誰?

2023/01/09 | TJ

【關鍵眼中盯】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從得票數來看,王鴻薇和吳怡農的支持者誰比較「鐵」?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過後,有些人說藍營就是票太鐵才會贏,這樣的想法或許有點錯誤——因為從數據來看,是綠營支持者堅持出來投票支持吳怡農多,王鴻薇的選票和蔣萬安的事長得票率相比反而是流失。這樣的投票結果,給藍綠兩黨都該從中得到警惕。

2022/12/07 | TJ

【關鍵眼中盯】急著幫吳怡農辯護「不是黑道」,根本搞錯了重點

民進黨敗選綠營立委發難「黑道中常委」後,這已注定成為貫穿九合一和立委補選的話題,如果當時民進黨提名的是其他人,黑道形象的指控在這場補選燒得起來嗎?因此與其急著論述「吳怡農不是黑道」,面對現下民進黨形象問題,趙映光和黃承國的定調就明顯技高一籌。

2022/11/18 | TJ

【關鍵眼中盯】為什麼城市選民越來越不想投票?是不是真的「誰上都一樣」?

對政治疲乏的人,不相信自己的一票有意義,投票對自己也沒有直接的好處,對政治的參與感越來越低,更覺得「誰上都一樣」。但某方面他們也沒錯:如果完全用功利的視角來看,城市的選舉好像真的是「投爽的」。

2022/11/07 | TJ

【關鍵眼中盯】台北市長辯論會黃珊珊講出最漂亮的金句,卻也反映出勝負的關鍵與隱憂

在蔣萬安、陳時中、黃珊珊言辭交鋒的眾多金句裡,我選出三位參選人「最重要」的話,代表他們不說出口的戰術、被忽略的施政哲學,或是勝敗的關鍵和隱憂。看看這樣的解讀,跟你所想的是否一樣?

2022/10/25 | TJ

【關鍵眼中盯】游盈隆「修憲通過18歲可以當立委」是謬誤論述,但我更好奇他為何這樣講?

仔細檢視法條,在立委修改選罷法之前,就算修憲案通過,也只能讓年滿18歲的民眾可以投票,暫時不會出現18歲的立委或議員。然而,游盈隆身為堂堂政治學者,為何會推導出如此謬誤明顯的論述?

2022/10/04 | TJ

【關鍵眼中盯】四叉貓細究高虹安的「追殺留言」,打開了「大數據輿情」產業的潘朵拉盒子

因「追殺高虹安」粉專而引起一系列討論,四叉貓或許在無意間打開了「大數據輿情」的潘朵拉盒子——很多人都沒有想過,那些資料是怎麼蒐集、怎麼歸納的,卻完全依靠那個結果做決定......

2022/09/23 | TJ

【關鍵眼中盯】周玉蔻近期的「失心瘋」打法,是在幫蔣萬安,也是在幫民進黨

最近周玉蔻對蔣萬安的批評,從曾祖父DNA打到父親的緋聞,讓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考量到蔻蔻姊老謀深算,在此我嘗試用一個近乎陰謀論的不同角度,來分析這些發言背後的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