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2/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經濟學人》發布「2022民主指數」報告:台灣第10居亞洲之首,俄羅斯侵烏退步最多

《經濟學人資訊社》表示,整體而言,全球只有不到一半(45.3%)人口住在民主國家,有超過1/3(36.9%)人口生活在威權體制下,其中一大部分住在中國與俄羅斯。全球只有不到8%的人口住在「全面民主」國家,包括加拿大、瑞典與烏拉圭等20多國。

2022/11/18 | TNL 編輯

中國防疫政策再引爭議:清零政策放寬,鄭州女病童卻仍因「先驗父女核酸」身亡

中國放寬清零政策後,仍發生封控憾事,鄭州一名女童因父親陽性確診,救護人員拒絕接診,等到將女童送往醫院時,已經過12小時,最後女童因延誤就醫不幸身亡。該事件瞬間於網上發酵,紛紛檢討中國封控措施的正當性,也對政策放寬表示無感。

2022/11/06 | 潘柏翰

11月7日起確診者隔離放寬為「7+n」、取消特定場所疫苗3劑令,多項防疫新制一次看

11月7日起,居家照護之確診者,於隔離滿7天後,快篩陰性即可提前解除自主健康管理,第二階段為「5+n」方案,將於11月14日起實施,此方案即隔離天數改為5天,其他規定仍相同。

2022/10/01 | TNL 編輯

今日本土新增4萬3040例、死亡48例,王必勝:指揮中心是否裁撤也涉及疫苗EUA,收尾還須時間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接受媒體電話聯訪時說明,EUA(緊急使用授權)在通過時都會附帶期限,包括藥品、疫苗、物資如快篩等EUA都是隨著指揮中心解散就停止,換言之就是不能再使用。

2022/08/25 | 法扶報報

移工與台灣人「同島不一命」?給下一次疫情危局的人權備忘錄

大疫之下,出現了兩種人權危機,一種是因為疫情而被侵害的言論自由,政府可以因人民對政策方向或執行方式提出質疑,就以《社會秩序維護法》將其定罪;另一個是移工,移工本身在台灣就是最邊緣化的群體,但又因為其族群龐大,政府因此祭出比一般民眾更為嚴苛的防疫措施,將移工視為隨時會引爆的未爆彈處置。這兩者都顯示出政府的政策缺乏彈性,而在防疫大旗之下,成為無限擴張的「大政府」。

2022/08/11 | TNL 編輯

本土疫情可能在8月下旬升溫?專家研判BA.5大流行機會低,邊境管制仍需維持一定量能

李秉穎說,3天的入境檢疫措施,代表有一半的境外移入病例會進入社區,也象徵「我們已經在解封了」,目前BA.5疫情已經在社區中擴散,大約1到2個月後就會取代主流病毒株,這現象和病毒的生存策略息息相關。

2022/05/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口罩背後的文化戰爭:「那愚蠢的口罩」恐怕是疫情和緩之後,最不想要留下來的東西

美國社會對防疫措施的意見分歧,主要來自政治立場不同。政治傾向保守的人士比較不願意戴口罩,對口罩大多抱持負面態度。在美國南方的幾個州,戴口罩甚至被認為是對一個人公眾形象的破壞,損害了個人的尊嚴與權益。

2022/04/13 | TNL香港編輯

香港晚報:新移民「妮珂」疑因參與香港社運於內地被捕

自去年4月以來失聯,《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新移民公民記者覃秋艷(妮珂)去年4月2日遭廣州警方逮捕,現正關押於柳州市公安局看守所。

2022/03/26 | TNL 編輯

上海、香港疫情嚴重該不該封城?專家稱將重創中國與世界經濟

中國防疫一直以來以快速、果決的手段著稱,但寧可嚴厲也不錯放的措施,如今在上海與香港等沿海經濟重鎮卻無法派上用場。

2022/02/09 | TNL 編輯

瑞典9日起解除大部分防疫禁令、開放歐盟旅客入境,能否重回「正常」生活民眾憂喜參半

瑞典政府表示,禁令雖解除,有症狀的民眾仍應留在家裡,與他人接觸時也應該注意社交距離;沒有注射疫苗的成人應避免到人多的室內場所。

2022/01/24 |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疫情下左支右絀的女性勞工:職場、照顧問題自己擔,制度僵化難與疫共存

現行的防疫照顧假或家庭照顧假等照顧假,對勞工來說最大的問題是「無薪」,其次則是職場潛在文化對勞工的期待以及衍伸出來對照顧者的歧視,使得勞工有假不能請(迫於經濟壓力)或有假不敢請(迫於同儕、職場壓力)。

2022/01/22 | 潘柏翰

能理髮卻不能逛博物館?荷蘭藝文場所邀請民眾入內美容做瑜珈,抗議政府標準不一的防疫措施

梵谷博物館館長艾蜜莉・戈登克爾表示,博物館是個安全可造訪之處,重要性也與美甲沙龍旗鼓相當。戈登克爾表示,「我們只是要求政府的防疫措施應該要一致,讓每個荷蘭民眾都可以理解,但目前看來並沒有做到這件事。」

2022/01/10 | TNL 編輯

法國逾10萬人上街抗議「疫苗通行證」反嗆馬克宏,布魯塞爾5000人上街要求「還我自由」

遊行期間,巴黎維安警力一度出動催淚瓦斯驅散群眾;蒙貝列(Montpellier)抗議民眾試圖爬過圍牆進入市政廳,導致警民衝突;馬賽也傳出零星對峙局面,兩名示威者被捕。此外,全法示威活動大致平和。

2021/11/24 | TNL 編輯

梅克爾丈夫罕見受訪稱不打疫苗是「德國人懶惰自滿」,強制接種與否將成新政府難題

疫情加劇激起德國是否要追隨奧地利腳步,祭出疫苗強制令的辯論,衛生部長史潘對此持「懷疑」態度,但公衛專家勞德巴赫說「再也不能排除」這一措施,若要擊敗Delta變異株,強制令甚至可能是「無法避免的」。

2021/11/20 | TNL 編輯

荷蘭民眾街頭暴動抗議封城,現場警車起火,警方鳴槍致2人受傷

荷蘭民眾抗議政府再祭防疫限制措施,鹿特丹街頭示威演成暴動,滋事者縱火焚燒警車並丟擲石塊,警方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有人鳴槍發出警告,也有人直接開槍,「因為情況會危及生命」。

2021/11/14 | 精選轉載

抗疫最前線的醫護人員心理壓力大,組織與一般民眾該如何協助?

以國內為例,部桃醫護人員2月時承受的是因疫情隨之而來的工作壓力增加、部分民眾及其家屬的壓力,以及更多的是不確定性(uncertainty)。

2021/09/29 | TNL 編輯

日本9月30日全面解除緊急事態宣言,東京餐廳符合條件即可販賣酒精飲料

東京都政府因應緊急事態宣言的解除,放寬餐廳禁酒。原先東京要求賣酒的店家歇業、不賣酒的餐飲店營業時間提前於晚上8時打烊。不過28日東京都政府表示,如果餐廳經過認證,有徹底做好防疫措施,將能販賣酒類。

2021/09/24 | TNL 編輯

本土新增1例,因應防疫國慶活動人數大降載

針對即將到來的國慶日活動,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10月9日國慶晚會、以及10月10日的國慶大會和煙火施放,都分別在3個不同的城市舉辦,都分別提出防疫措施與計畫。其中,國慶大會的人數上限調降為6000人,國慶煙火則規劃讓每個人都有座位,並且會間隔1公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