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阿嬤

祖父母是指父親跟母親的父母親,又稱「爺爺、奶奶」、「爺爺、嫲嫲」(拼音:mā m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心中住著野孩子》作者凱莉哥:長大後,我再也沒有遇過比阿嬤講話更難聽的人了

曾有人詢問凱莉哥是否會羞於分享貧困的童年生活,她笑得坦然,「不會啊,我們很貧窮,但我們獲得的愛從不匱乏。」襪子破洞得自行以針線縫補,長筒襪鬆脫後得用橡皮筋套住繼續穿,那些凱莉哥從不排斥提及的困窘回憶,全是生命裡不可或缺的痕跡,因為有那些日子,才能養成如今對一切現狀心滿意足的凱莉哥。

2022/07/10 | 精選書摘

【散文】陳柏煜〈另一種語言〉:學第二語言就是學第二樂器,生鏽而僵硬脆弱的絃是我台語的舌頭

我的台語是偷聽媽媽和阿嬤講電話學來的,一周一次空中廣播教室,我只聽得到媽媽這邊,空白的時候是留給學生複誦的時間。從現在回望過去山丘,無論尖酸批評、苦楚、話家常都蓋上一層淡紫色的霧靄,內容迷濛不清,只有語言的韻律在霧中上下起伏;一陣風把那座山丘上竹林的聲音帶了過來。

2021/10/30 | 精選書摘

《十七歲的獠牙》:一個親切而又冷漠的人死了,願她安息,阿嬤

中國中生代(八九一代)詩人、小說家、畫家、古琴家楊典繼《琴殉》之後,磅礡再現史詩般的回憶殺;一本關於他自己和一些民國往事,一本漫談文革、文明和新舊文化直面對決的動盪歲月。

2017/10/24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那些年他們一起遇過的「阿嬤」,在古文中經常扮演著重要的功能

認真說是阿嬤當然很重要,古文要阿嬤讀得懂也是有意義的。但一國一民之語文教育政策方針,不作民調不辦公聽,不問蒼生去問阿嬤,這真的就有點問題了。

2017/08/05 | 精選書摘

時間終會去掉柿餅的苦澀,而生命的滋味仍是未知

作者的奶奶生前最反對基督教,說吃教的人死後沒人為他哭弔。但我知道,她絕不是個宗教人士,我想,她是個現實主義者。她相信錢,土地,房子。她一生最後的信念,是死後有人為她哭弔。用一把一把眼淚送她離開人世。

2016/05/04 | Viddsee亞洲微電影

【微電影】養大了女兒,照顧了孫子,媽媽自己的家又在何方?

一位韓國阿嬤,某日揮手向女兒與女婿道別後,驚覺女性總是在主流價值觀之下,被迫放棄原生家庭,進入婆家,心中無限感慨。

2016/05/04 | Viddsee亞洲微電影

【微電影】養大了女兒,照顧了孫子,媽媽自己的家又在何方?

一位韓國阿嬤,某日揮手向女兒與女婿道別後,驚覺女性總是在主流價值觀之下,被迫放棄原生家庭,進入婆家,心中無限感慨。

2016/04/14 | 沈政男

失智老人的懷舊治療:這首歌要學起來,很多阿嬤都會唱

失智以後,短期記憶受損,新的人事物記不起來,但長期記憶因為埋在腦海深處,還不至於被摧毀,於是可做為通往老人家日漸崩壞的心靈世界的管道。

2015/11/25 | 沈政男

名叫失智的魔神仔:老人家只要迷路一次就要小心

難道「魔神仔」出現有一定劇本,比如只抓阿嬤不抓阿公?「魔神仔」怕人氣,只在陰暗角落伸出魔爪?「魔神仔」還會講台灣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