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2/03 | 環境資訊中心

三個台灣人的阿聯觀察:杜拜冷氣靠製冷中心?水電和冷氣費分開繳?海水淡化是什麼味道?

「自來水可不可以喝?」總是阿拉伯旅人的疑惑。阿聯的生活用水多來自海水淡化廠,臉書阿聯社團有台灣人說,海淡水味道怪怪的、不太敢喝,許多人也分享,自己早已習慣訂購桶裝飲用水,就和當地人一樣。「大家都說要叫水,其實叫水也很便宜,好幾加侖才10塊錢(約新台幣88元)。」

2023/11/12 | 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銀行家》

戰事威脅無所不在,除了網路攻擊還有「金融武器化」,台灣應付出多少準備?

台灣身處全球地緣政治高度不確定的太平洋島鏈,政府應將整個台灣金融體系做全盤的國安考量,不論是央行、財政部、金管會等都要做好萬全準備,不同種類的金融業要評估未來面臨的多種可能性,甚至進行基礎建設的投資,超前部署建立其組織韌性。

TNL+ 2023/10/04 | TNL國際編譯

沙烏地、阿聯欲與美國簽訂「軍事共同防禦條約」,《紐約時報》: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談判核心

美國部分立法者及外交人士也質疑,拜登一旦簽署該條約,等同將美國更加複雜地與中東問題糾纏在一起,這與拜登政府近年來追尋的區域目標相互矛盾,即拜登欲重新調整美國在全球的軍事資源配置與戰略部署,讓美方相對遠離中東地區,將重心移轉至印太地區以威懾中國帶來的區域潛在威脅。

2023/09/20 | 德國之聲

印度、中東和歐洲建立「三方經濟走廊」,能否抗衡中國「一帶一路」?

這個取名為三方經濟走廊的大型基建計畫,在很多人眼中是衝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而來。專家認為,關鍵是需要快速施工、快速投入營運。

2023/08/29 | 洪瑩霏

連拿獎學金出國留學都不行:塔利班阻止阿富汗女學生赴杜拜求學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 )表達強烈抗議,譴責塔利班禁止女學生赴迪拜大學學習的荒謬行徑,不僅公然侵犯了她們的受教育權和行動自由權,也顯示阿富汗婦女和女童持續遭受性別迫害,他們呼籲塔利班當局立即做出改變,允許這些女學生出國旅行和學習。

2023/08/08 | 德國之聲

丹麥、瑞典接連發生焚燒《古蘭經》事件,是言論自由還是惡意侮辱?

近年來,丹麥、瑞典等歐洲國家發生過多起公開場合焚燒古蘭經事件,引發全球穆斯林的強烈反應。焚燒古蘭經的動機是什麼?這樣的行為是否踰越了言論自由的邊界?

2023/06/02 | 莊貿捷

沙烏地拿歐美補助發展「鋰產業鏈」抗衡中國,並攜手鴻海發展國家電動車品牌Ceer

中國以外的鋰電池產業正在成形,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主席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日前強調,沙烏地阿拉伯不僅要打造一個新的汽車品牌Ceer,並且吸引國際和在地投資。

TNL+ 2023/04/17 | 謝宇棻

「好籬笆」靜好歲月不再,黎巴嫩南部為何成為以色列政府的外患之一?

來自黎巴嫩南部的攻擊,是自2006年黎巴嫩戰爭以來,黎南對以色列北部最嚴重的武裝攻擊。在不遠的未來,黎巴嫩南部恐怕仍會持續讓以色列政府,面對一個不平靜的北部邊界;可以說,以黎邊界的「好籬笆」、這段曾經的靜好歲月,仍會是只能被追憶的的一段過去。

2023/02/23 | 精選書摘

《鄂圖曼帝國的殞落》:一戰對於塑造現代中東樣貌上,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鄂圖曼帝國亡國至今百年,此後中東陷入分裂與混亂,至今無解。從20世紀的以阿戰爭、美蘇冷戰、石油危機到21世紀依舊有恐怖攻擊、無數代理人戰爭,每次的衝突都牽動著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甚深。為了了解衝突背後的根源,本書作者將帶領讀者重回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探索鄂圖曼帝國的崩解與現代中東世界的形成。

TNL+ 2022/12/22 | 吳瑟致

習近平大動作拉攏沙烏地阿拉伯,為何惹怒伊朗激起反中情緒?

雖然中國無意與伊朗為敵,也立刻指派胡春華率團訪問伊朗,藉此來緩解雙方關係惡化,並提出擴大投資事宜來安撫伊朗,但這恐怕很難發揮正面的作用,伊朗國內的反中情緒似有擴大的跡象,認為中國基於有利可圖的現實考量,隨時都可能會背叛伊朗。

2022/12/13 | 德國之聲

阿拉伯頭巾意外成為世界盃新時尚,但各國之間的細微差別還是只有本地人才懂

在卡達舉行的本屆世界盃上,不少男性觀眾在現場都戴起了阿拉伯傳統頭巾,周邊商鋪也熱銷這一商品。這到底是觀眾們刻意入鄉隨俗,還是象徵著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

TNL+ 2022/12/05 | 黎蝸藤

【2022卡達世界盃】從申辦之初就充滿爭議,卡達是否夠資格作為東道主?

卡達(港譯「卡塔爾」)能獲得世界杯主辦權令人大出意外,特別是當時申請的美國條件完全符合,包括美國有諸多現成的符合要求的場地。於是美國志在必得,居然被卡達擊敗,更是心生不忿,質疑投票結果。卡達和俄羅斯在同一屆會議上被宣布為兩屆世界杯主辦權,這也不符合常規。當時和俄羅斯競爭主辦權最激烈的英國也質疑投票結果。兩家都認為當時的投票存在舞弊,收買選委等非法行徑。

2022/10/06 | 莊貿捷

OPEC+宣布疫情後最大石油減產,預期油價升破110美元,拜登擬放寬對委內瑞拉制裁增加石油供應

通貨膨脹短期可能難解,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以俄羅斯為首的產油盟友(OPEC+)決議每日減產200萬桶,是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最大減產」,高盛(Goldman)指出,短期推升油價飆破每桶110美元。

TNL+ 2022/09/29 | TNL國際編譯

沙烏地王儲沙爾曼接任總理顯示王室權力移轉,外媒指恐與殺害異議人士哈紹吉有關

沙爾曼國王的決定,等同打破沙國原有的繼承制度,沙烏地阿拉伯自王國統一以來,歷任國王皆是開國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King Abdulaziz Ibn Saud)的兒子。而自穆罕默德・沙爾曼擔任王儲開始,幾乎就可確定沙國君主大位,將首次交棒給第三代。

2022/08/12 | 劉亭妤

伊拉克女演員埃納斯.塔勒布控告《經濟學人》,誤用他的照片講述「阿拉伯胖女人」

《經濟學人》文章內容「伊拉克人經常以擁有豐滿曲線的演員埃納斯.塔勒布作為美的理想型」並以他參加巴比倫國際文化節的照片作為配圖,遭埃納斯.塔勒布控告,不僅是未經許可下錯誤地詮釋照片,更被認為是對整個阿拉伯婦女的侮辱。

2022/07/23 | Abby Huang

在阿根廷,每天就有600萬個alfajor被吃掉:什麼樣的零食讓南美人如此瘋狂?

阿根廷每年消費10億個alfajor,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最好吃的品牌,《關鍵評論網》開箱幾個阿根廷最常見的alfajor,讓台灣的朋友認識一下這個南美洲最熱門的零食。

2022/03/31 | TNL國際編譯

俄烏戰爭導致中東糧價飆漲,黑市、恐慌搶購蔓延,專家示警可能引發阿拉伯世界政局動盪

烏俄戰爭使「世界的糧倉變成了僅能供應百萬人的糧倉」,以阿拉伯世界為例,身為世界上最大的穀物進口國之一的埃及,有85%的穀物仰賴烏克蘭進口;黎巴嫩於2020年前後,亦有高達81%的穀物由烏克蘭供應,而葉門(港譯「也門」)、敘利亞、突尼西亞亦是烏克蘭穀物出口的高度依賴國。

2022/03/29 | TNL國際編譯

葉門叛軍「青年運動」與沙烏地阿拉伯互相空襲,專家表示這是沙國從葉門內戰脫身的大好機會

青年運動以飛彈及無人機轟炸石油加工設施,目的在於回擊沙國對葉門內戰的干涉,企圖破壞沙烏地阿拉伯在全球能源安全及能源經濟所扮演之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