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陪伴

〈陪伴〉(英語:"Company")是加拿大歌手小賈斯汀第四張專輯《我的決心》中的一首歌曲。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14 | 大銀

安慰喪親者:陪伴的11項原則

當到了極度哀傷的情況,最有效的安慰原來就是默默陪伴,不要讓對方孤獨一人面對。有些人誤以為在陪伴過程中不說話,或許會讓人感到不自在,甚至會質疑就這樣站在對方身邊是否確實有用——事實卻與此相反。

2023/07/08 | 精選書摘

《那18張傳票》:他是唯一會花時間跟我講話的人,我當然知道他在騙我,但又怎麼樣?

眼前的情況,對案件來說是很大的傷害。都已經提告了,還跟被告人買同款商品,不就等同自認了自己沒被騙嗎?但除了對案件的影響,我更想知道的是陳爸這樣做的理由。我看著陳爸的雙眼,沒有一絲被騙的懊惱,但眼神卻千絲萬縷,充滿著無奈。我心裡警鈴大作,陳爸其實知道業務員是騙子,但他在隱瞞什麼?

2023/07/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李玟憂鬱症辭世,醫師:提早就醫勿中斷治療避免憾事,別對病患說「加油」或「不要想太多」

面對憂鬱症患者占自殺死者如此高比例,張家銘說,生前被診斷有憂鬱症的人數卻往往不到3成,很多人都未曾就醫,隨著症狀越來越嚴重,最後結束生命;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憂鬱症治療甚至一直存在一種現象,就是很多患者會提早放棄、中斷治療,導致惡化、復發。

2023/04/24 | 廣編企劃

讓你熱愛的事情成為日常生活的動能:五個小tips,實現理想生活

今年即將邁入第二季,你為今年設定的新計劃進度如何?不妨透過本文步驟,檢視一下自己的狀態!

2022/11/30 | 彭孟嫻 Jessica Peng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任何沒有品質的陪伴,都不是陪伴

陪伴孩子重要的是心,而不是讓孩子們處於疲憊。就算孩子們現在的表現,仍然無法有美好的呈現,但是不要忘記陪有孩子,必須讓孩子握有人生「調色盤」的權力,而不是全部由父母來為孩子的人生調色。

2022/09/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男子「出租自己」每次收費1萬日元什麼事都不用做,4年來提供約4000次陪伴服務

這份工作曾讓他到公園,和一個想玩蹺蹺板的人一起玩;他也曾對著火車車廂窗戶,向一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微笑並揮手致意,只因為這個人希望被送行。

2022/08/03 | 方格子vocus

我們與他們的距離,不是精神疾病而已

對精神病人或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庭的支持,不能只是被擺在醫療衛政一個部門來思考,需求是連續性及多樣性的,因此尚須政府各部會的合作,像是社家署怎麼搭造一個以社區為基地的支持網絡,讓精障者及其家庭可以在社區中生活;教育部能夠將心理健康的教育落實在義務教育;勞動部能夠有對精障者更貼近的職業重建服務等等。

2022/04/30 | 精選書摘

《閒人出租》:這是個「病人希望我過去探病」的委託,地點在精神病院的隔離病房

在「追求有用」的時代,可以當個「閒人」嗎?在做閒人出租前,他原本只是個普通上班族,由於難以適應公司文化,索性辭職在家自由接案,然而倦怠和壓力並沒有因此減少。於是他決定將「什麼都不做」視為工作,出租身為「閒人」的自己。

2022/02/13 | 精選書摘

《理直氣壯的走彎路,每一步都值得眷顧》:每一句「愛」一出口,話音剛落方成過去

承諾這種東西很美,美的地方在於真誠的「當下」,那份愛有「時效性」,是變化的、流動的,承諾不意味著永遠。比承諾更美的是,你不說太多,卻始終和我並肩前行,如果你實在走不動了,我也給你離開的自由。

2021/12/31 | 陳海粟

【書評】《我的孤單,我的自我》:即使女性地位提高,社會基調仍然是批評不生育的女性

女性嚮往陪伴,但同樣嚮往自由與獨自生活的愜意。然而正如書中所說:媒體對女性對陪伴的嚮往遠遠大於女性嚮往獨自生活的宣傳,因為「單身是可恥的」,「未婚女性是病態的、有缺陷的」。而這些對單身的詆毀宣傳中還有尚未言明的重中之重的原因是:有女性才有生育。

2021/10/06 | 健康010

「躁鬱症」和「憂鬱症」有什麼不一樣?如何陪伴躁鬱症患者?

面對心理疾病,很多親友的「好心」往往是一種毒藥。當我們不了解這些疾病的時候,總會苦勸對方不要不知足、想太多、太激動,覺得當他冷靜一點就好了。然而,這些對患者來說都是二度傷害,就像對一個溺水的人說:「你就游上來就好了!」不但體現了我們「根本無法同理他」,也會把患者推更遠,失去就醫的機會與意願。

2021/03/09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用「自殺防治守門人」的概念,幫助身邊擱淺的人

對許多有自殺意圖的人來說,死亡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離開那種難以負荷的感受。而作為聆聽及陪伴者,最重要的不是趕快幫對方解決問題,而是要讓對方的感受能被正視且被理解。

2021/03/07 | 心理師的深夜學堂

如何陪伴有憂鬱情緒的朋友?好品質溝通該做&不該做的事

陪伴帶有憂鬱情緒或有自殺風險的朋友時,我們需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及界線。以下是一些關於溝通與陪伴的建議。

2020/11/17 | 精選書摘

《我們的女兒怎麼了》:照顧女孩的腦內風暴,也許是教養中最困難的事之一

就算對方堅持所有的老師都討厭他,但他多少也知道這不是真的。他真正想說的是,他感到非常不快樂。如果我們針對他的話去爭執,或是用過度樂觀的態度回應,我們就搞錯重點了。對方會表現得更加不悅。主動同理對方不僅有效,也比倉促給予建議更好。

2020/11/17 | 小鬱亂入 Depressy Trouble

面對憂鬱症患者請謹記「三不守則」:不鼓勵、不責備、不反駁

當身邊的人有憂鬱症,我該如何面對?是要讓他一個人靜一靜,還是鼓勵他多正向思考?在面對憂鬱症患者時,可以參考以下三不守則和六大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