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仲

陳吉仲(1966年3月29日-),臺灣政治人物、學者。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蛋價公定機制難凍漲,全台蛋雞4000萬隻仍缺蛋,近8成禽場問題大了

傳統蛋雞場通常趁著春節後的淡季,例行換羽作業,為時1個多月,這段期間蛋產量會略減,今年卻是低過預期。據江文全及業內人士的了解,現役蛋雞產蛋率從7成下探5成2,等於有3到5成蛋雞印證了台語俗諺「生雞卵無、放雞屎有」,原因可從禽流感、天候因素、飼養禽舍說起。

2023/03/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藍營立委稱國軍沒蛋吃,陳吉仲:每日供應14萬顆,提供豆奶是為促銷國產大豆

媒體報導,農委會擬提供國軍產銷履歷豆漿取代雞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表示,目前每天仍供應國軍雞蛋14萬顆以上,提供國軍弟兄喝豆奶是為促銷國產大豆,學校營養午餐也在極力推動。

2023/03/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農委會:蛋價漲農民利潤沒有比較高,繼澳洲後擴大自土耳其、泰國、菲律賓進口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除了疾病、氣候等因素造成雞蛋減產,農民飼養成本也有增加,因此「雖然蛋價上漲,但農民飼養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利潤也沒有比較高」。而為解決「缺蛋」問題,農委會已規劃年底前執行專案進口,除確認澳洲雞蛋每週固定進口外,還有土耳其、泰國、菲律賓等地也會進口。3月底專案進口雞蛋會超過500萬顆。。

TNL+ 2023/03/09 | 傅紀鋼

缺蛋並非今年才發生,民進黨支持者嗆「嫌蛋貴就不要吃蛋」更是缺乏同理心

「這次的雞蛋問題,許多事去年就該做,卻沒做。其實有虧職守。而民進黨支持者的各種仇恨言論,更是直逼馬英九『一個便當不夠,不會吃兩個?』」

2023/03/07 | 梁敏萱

【圖表】台灣蛋價持續上漲一年,背後成因有哪些?

你有感覺最近買蛋不容易嗎?還是蛋價太高難以下手?缺蛋潮持續延燒,台灣真的缺蛋嗎?蛋價為什麼不斷上漲?我們整理歷年數據發現,台灣缺蛋潮從去年開始就未真正緩解...

2023/03/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陳吉仲:雞蛋國內市場生產量5月回穩,農委會祭18.65億元計畫輔導改善養禽場設施

在農委會公布的「養禽場設施改善輔導計畫」中,金額占最大宗的「禽舍改建」分兩大類,這次計畫開放飼養5萬隻以下業者申請補助,每場補助二分之一,改建成非開放式每場補助上限450萬元、改成水簾密閉負壓環控上限則是1000萬元,共編列10.5億元。同時提供專案貸款2年免息補貼。

2023/02/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陳吉仲:雞蛋供應比去年同期多,缺蛋問題疑因資訊不全;日本也鬧蛋荒東京蛋價近40年新高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強調,即使目前日產量降至11.2萬箱,也比去年同期的10.6萬到10.7萬箱多,但「為何會造成社會認為缺蛋比去年嚴重?」他認為除了可能跟不足50萬到80萬顆有關,也跟相關報導、民眾預期、相關資訊不完整,造成多買、提前買有關,呼籲消費者正常購買,讓問題可以減緩。

2023/0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全球性雞蛋減產:陳吉仲為蛋供應現況致歉,美國加州出現「雞蛋通膨」,預估3月初緩解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21)日表示,這一波是全球性的雞蛋減產的問題,美國與日本蛋價上漲也非常驚人,也出現蛋荒的現象,目前日產量與需求數有個差距,必須進口,不論進口或增產都需要時間,預估3月初才能緩解,目前採取多元方案緩解蛋供應不足的問題。

2023/02/10 | TNL 編輯

蛋價持續走高,養雞協會解釋:換雞作業預計4月後恢復產能,農委會提對策減少影響

禽流感爆發使各國紛紛面臨缺蛋危機,目前日本價格已漲到2倍,而美國甚至已達6倍之多,歐盟也開始限制雞蛋購買的數量,台灣情況雖優於國外,但連日低溫,加上飼料價格上揚,導致蛋價成為近期熱議話題。經過討論後,產銷督導委員會預計下周一調漲雞蛋價格,農委會同時祭出相應對策,降低產業衝擊。

2022/12/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禁台業者水產輸入,魷魚出口值36億元衝擊最大,暫停進口名單再增台啤、金門高粱

中國海關總署藉口註冊資訊不完整近期宣布暫停台灣午仔魚、秋刀魚、魷魚等水產品進口,據中國海關總署官網,昨天又新增酒類與飲料等產品暫停進口,包括金門高梁、台灣啤酒等。對於台灣水產品被卡,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天表示報導與事實不符。

2022/12/02 | TNL 編輯

「班班吃石斑」供貨不及,陳吉仲:不排除提供雞鴨魚肉、柳丁橘子等「國產好食材」

陳吉仲指出,學童本學期一定會吃到石斑魚,如果吃不到4次,下學期會再盤點量能盡量供應,也不排除提供其他雞鴨魚肉、柳丁橘子等「國產好食材」。

2022/11/24 | 李芯

「班班有石斑」成「班班缺石斑」?教育部長:經費都到位,每個學生4次不會少吃

潘文忠表示,行政院的經費都已經到位,雖然因為供應、調度的問題而有所延後,但並不會影響到每個學生可以吃4次的機會,「不會讓哪個孩子多吃或少吃」。

2022/07/02 | 精選轉載

石斑魚長期借牌陋習,檢驗出問題的魚可能根本不是農委會報告那一批

石斑魚遭中國檢出禁藥的事件裡,其實年初同個貿易商已經出過同樣一次包,中國也早警告不准再這樣冒牌出貨,但很可惜又被抓包一次,所以,農委會早知道貿易商一直這麼幹,卻放任這種陋習當正常,才是真正的問題。

2022/06/28 | BBC News 中文

中國「暫緩」台灣石斑魚輸入:兩岸貿易爭端再起,「以農逼政」養殖戶生計陷挑戰

光是廈門一個城市的石斑消費量,就是台灣的內需數量。因此,此次中國宣佈禁止輸入,引發養殖業者焦慮。農民表示,現在石斑魚在台灣的價格已經開始下跌,大陸不買,中盤商就開始殺價,所以魚價已經開始跌了。

2022/06/11 | 潘柏翰

中國13日起暫停輸入台灣石斑,農委會:不排除向WTO提出申訴、三大因應措施應對受影響漁貨

針對中國如今對台灣石斑魚祭出的片面禁運,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局長杜文珍指出如中國未對其國內及第三國養殖石斑魚地區採取相同檢驗及相應禁止運輸及銷售措施,則可能違反「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協定」第2.3條,台灣造成恣意或無理的歧視。

2022/04/27 | TNL 編輯

北農累計確診者140人,農委會:不休市如常交易,將申請密切接觸者「以篩代隔」

本土疫情延燒,北農多人確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7)日表示北農不會休市。另已啟動相關應變措施,加強防疫和人力調度,也將比照醫事人員,向疫情指揮中心申請密切接觸者「以篩代隔」,免3天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