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

社會階級(英語:social class)、階級,意義相近或相關的漢語詞彙還有「等級」、「階層」、「社會等級」,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劃分,即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經濟水準和社會身份的社會群體總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12 | 洪銘謙

泰國政治的「家族潛規則」:不只是華裔富豪,原來前總理他信還是蘭納王國的王族後裔

他信前妻名字為「寶乍文 納 柏沛」,其姓氏是來自母親「寶乍妮 納 柏沛夫人」,而「納 柏沛」是來自阿瑜陀耶地區的姓氏,是古代阿瑜陀耶王國鎮守出海口方向的重要堡壘,也是拉瑪六世時代就被賜姓的重要家族之一。除此之外,他信的母親是清邁皇室成員「昭頌帕尼 納 清邁」的女兒,在當時可是被稱為「公主」。

TNL+ 2023/05/07 | 洪銘謙

泰國國會大選的「頭銜與階級文化」:候選人有軍階是加分,已婚與未婚也需明確區分

泰國候選人通常都會在自己的名稱前面加上「頭銜」,這種頭銜不是像台灣媒體報導上用「先生、女士、小姐」稱呼,而是有著許多不同類型的頭銜,附帶一提,如果讀者有仔細看過台灣的選舉公報,其實上面連先生小姐等頭銜都沒有,只有單純的姓名而已。

TNL+ 2023/03/05 | 躺平青年

【逆滲透中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看見當前中國權貴精英的銅臭味,不知做何感想?

中華崛起、民族復興、共產主義、天下大同這些崇高的理想,它們是多麼悅耳動聽,多麼懾人心魄。可是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為之留流血犧牲,最後卻付諸東流,任何的理想和抱負在階級的鴻溝面前有時都如汪洋大海一般難以逾越。

2023/02/16 | 讀者投書

【劇評】《白蓮花大飯店》第二季:從帝國主義到階級批判,我們為何仇富?

同樣是「仇富」,《白蓮花大飯店》並沒有出現像是《小丑》或是《寄生上流》般,對於富人的強硬批判,以及貧富階級間一發不可收拾的激烈衝突。那麼,《白蓮花大飯店》以怎樣的方式滿足觀眾的仇富心態呢?

2023/01/24 | 方格子vocus

日本大學入學共通考試「父母扭蛋」入題,貧富差距、階級對立加劇考生相對剝奪感

「父母扭蛋」這個詞,表面上是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或是生長的家庭,但實際上這個詞是年輕人不滿自己的父母或出生,對社會感到不公義,覺得不管自己再怎麼努力,就是輸在起跑點。韓國對於這種社會階級有一個詞叫做「土湯匙」,「土湯匙」就是相對於含著金湯匙、銀湯匙出生的底層家庭,有錢人家的孩子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和銀湯匙,自己一出生就只有「土湯匙」,直接吃土。「父母扭蛋」講的就是這種中低階層的民眾不平衡的心理,「土湯匙」們很不爽含著金湯匙、銀湯匙出生的中上階級。而這件事,是怎麼在日本造成迴響?

TNL+ 2023/01/14 | TNL國際編譯

印度15歲少年遭高種姓教師痛毆致死,掌權者無視仇恨犯罪、加重社會分歧

印度作為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教徒仍奉行著超過3000年的種姓制度,除了職業貴賤有別,基於種姓的仇恨犯罪長期發生於校園裡,而因警察機關與地方政府部門掌權者通常為種姓地位較高的人物而無法有效阻止慘劇發生。

2022/11/01 | 方格子vocus

讀《不平等的童年》:教養與羅馬都不是一天造成的,階級複製從童年開始

台灣受美國文化影響很深,美國非常鼓勵外向人格特質,社會氛圍讓美國人普遍相信天道酬勤,「個人成就根源於自己付出」,認為「種族、性別、宗教或階級對個人成就也有重要影響」的比例則低於20%。我一方面好奇台灣人如何歸功個人成就,另一方面更好奇:社會階級如何從童年開始塑造一個人?研究指出,中產階級與貧困階級,所做出的選擇大不相同。

2022/10/19 | 方格子vocus

【2022諾貝爾文學獎】從日常親密到社會集體,一個女作家的階級書寫政治——法《解放報》七版報導,深入解析

艾希克・維雅認為,安妮・艾諾「以自己碰撞真實世界」,瓦解文學長久以來的「中產階級幻想」,以一種孩童式的天真喜悅,和讀者一起構造「自己是世界獨一無二」的交互慰藉幻覺。安妮・艾諾「從錯誤信仰中解放」,將女性自身經歷,融入常民社會集體,破除菁英意識形態,構成她「非常美麗的作品」。

2022/10/04 | 精選書摘

《學校裡無處可去的少年們》推薦序:殘酷揭露校園裡的「種姓制度」

我寫下這篇文章,孩子的明天要比今天過得更好,世界的變化始於一個個渺小但被堅持下去的信念,要善良、要勇敢、要有指出不對勁的勇氣、要停止忽視、要相信眾人匯集的力量可以是善,而不是惡。

2022/10/04 | 李佳軒(Sean)

【影評】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正發生》:每一次失敗的墮胎,身體很痛、心靈很痛,不知道怎麼辦的一切好痛

六零年代的法國,律法嚴格禁止女性進行「墮胎」,這一看似珍重生命神聖美妙的禁制,實則讓多少悲劇暗暗發生。聰穎、前途無量的女大學生安,發現自己意外懷孕,面臨中斷學業的危機,一面隱瞞著漸大的肚子,一面尋求著醫學上的協助,只願能選擇自己的人生。

TNL+ 2022/09/30 | 詹育杰

【影評】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正發生》:人生「沒你選擇」的痛苦,讓所有男人都能感同「身」受

《正發生》故事發生在1963年,那是所有幫助墮胎的人都會遭到判刑的法國,出身藍領家庭的資優生發現懷孕,面對醫生宣布的喜訊,堅持墮胎,她知道如果被迫生下孩子,那麼受高等教育、成為作家的人生願景,無疑成泡影。正如她的閨蜜所說,懷孕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就將「結束」,而這顯然不是她的選擇。

TNL+ 2022/08/24 | 傅紀鋼

談柬埔寨人口販運:「被高薪詐騙」這件事,為何戳中台灣人心中的痛點?

國人遭詐騙至柬埔寨的新聞已經延燒將近一個月,但就在新聞天天報的情況下,仍有人前仆後繼地要去柬埔寨掏金:「因為知道了還是要去的人,絕對都比外人更了解自己的狀況。如果有更好的選擇,誰要冒被斷手斷腳、被強姦、被摘器官的風險,還想去法律管不到的地方掏金?」面對結構性貧窮,這些人寧願甘冒巨大的風險也想賭一個翻身的可能。

2022/07/15 | BBC News 中文

英國人朝「窮笨」方向演化?研究顯示富裕階級與知識分子少生育對社會影響巨大

休-瓊斯教授表示,雖然上述發現的效果非常小,但可能經過多個世代而逐漸擴大。「我們是否會變得越來越窮,越來越不健康,越來越沒學識和教養?我覺得有可能,至少會到某個程度。」

2022/06/21 | 精選轉載

「台大不是給鄉下人念的」?階級翻轉本來就不容易,人生困難是需要靠「根性」去克服的

階級翻轉本來就是不容易的事,有時候從地下室翻到三樓就已經感到空氣變新鮮,如果還要看著天生住在七樓的人怨嘆這輩子翻不到摩天樓,心理未免也太累了,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情,並且好好照顧自己。

2022/06/04 | 方格子vocus

誰夠格被世界級鉅富凝視?當女孩成為貨幣,顏值修羅場的遊戲規則

許多模特兒流連夜店,熬夜燃燒青春和健康資本成就這個產業的門面,但比起帶她們來玩的公關、夜店經營者賺進大把鈔票,她們被招待的免費酒水、餐點根本是最廉價的事物,為什麼她們還願意出席?艾希莉點出根本原因——迷戀位居高位、站在浪頭上的感覺,是一種人性。

TNL+ 2022/05/11 | 躺平青年

上海天龍人的傲氣與地域歧視:在他們眼裡全中國都是鄉下,叫對方「蘇北佬」是最惡毒的羞辱

筆者曾經在上海待過一段時間,一次面試,遇到一個自稱上海蘇北裔的男子,他聽說我是從蘇北來的,自然而然地嘲笑起我的口音。還有一次在電梯裡,遇到兩位女士用普通話聊起各自的穿著,其中一人說,「你今天紅配綠,真像蘇北人!」

2022/04/23 | 方格子vocus

在巴西貧民窟對抗奴隸制度的貧窮遺毒,「幽默」如何成為弱者的武器?

不一定是窮人的幽默直接導致了政治革命或暴動,但肯定開闢了一個話語空間,也許讓今天活著的白人對歷史負責是不公平的,但不能否認他們直到現在仍然從中受益。

2022/04/17 | 精選書摘

《賣書成癡的真心告白》:消遣性閱讀的神奇魔力,我們很多人會對某些羞於啟齒的東西私下樂在其中

為什麼每年只能放鬆一次,縱情於「海灘休閒讀物」?或許我們花太多時間在閱讀我們「應該」讀的書籍上了。在三十年販書生涯中,我看過太多這種事:人們在購買安撫之書時會感到羞愧,而在布克獎入圍書單中挑揀時則一臉沮喪,世間有種透過緩慢的集體歇斯底里過程才能取得一致看法,對最新風潮表示肯定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