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 | TNL 編輯 口罩再鬆綁:4月17日起搭乘大眾運輸不需戴口罩、8個場所還需要戴 指揮中心宣布,如疫情持續穩定,自4月17日起放寬公共運輸戴口罩的規定。不過在醫療照護、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等機構,仍需配戴口罩。同樣放寬限制的還有探病篩檢、中重症解隔離的規定,並且新增三類適用單株抗體Evusheld的對象。 疫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More... 疫情篩檢 新冠肺炎 新冠 肺炎 口罩 疫苗 探病 中重症 隔離 解除隔離 2023/03/14 | 李秉芳 確診病患不滿被隔離持刀砍殺3名護理師,高等法院二審改判9年4個月 3位護理師接連遭到洪男砍傷,其中1位因用手擋刀,右手幾乎完全失能;一審時律師主張洪男有認知錯亂等精神狀況,未被法官採信,高等法院將3個殺人罪其中1個改為傷害,因此刑期減少了將近3年。 殺人未遂 隔離病房 More... 護理師 砍殺 持刀攻擊 持刀傷人 砍人 傷害 判決 一審 二審 高等法院 膽妄 法官 有期徒刑 氣胸 雙和醫院 隔離 確診患者 確診者 負壓隔離病房 傷害罪 2023/03/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疫情指揮中心:3/20起確診輕症免隔離,教育部建議師生在確診5日內不要到校 羅一鈞說明,n為10天,建議有症狀時在家休息,避免非必要外出,無症狀或症狀緩解(退燒至少1天)後可安心外出 疫情記者會 隔離 More... 免隔離 確診 口罩 指揮中心 王必勝 請假 疫情 防疫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2023/02/28 | 精選書摘 《要這樣的生離死別,才能讓我們真正相識相遇》:如果還有下輩子,爸爸,我們當朋友吧 除了小時候零碎的記憶,我們父女,其實是兩個幾十年沒有生活在一起的陌生人。我不懷疑他對我的愛,但是只要他醒著,我就緊張害怕地隨時等著被罵——「剉咧等」:他站著,我不敢坐著,他坐著,我不知道能不能靠近陪他,他抽菸,我抽二手菸。萬一他喊我,那絕對是有力氣訓話了。 要這樣的生離死別,才能讓我們真正相識相遇 王雅倫 More...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親子關係 防疫政策 隔離 機場 2022/12/22 | 德國之聲 香港衛視:中國大陸將於1月3日全面開放入境 據香港衛視報導,中國大陸將於2023年1月3日起,取消入境人員前往隔離設施隔離的措施。 hkop COVID-19 More... COVID-19 新冠肺炎 新十條 隔離 清零 中國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封控將放寬?北京、廣州已有個案改採居家隔離,副總理孫春蘭、官媒皆改口「病毒沒那麼可怕」 中國多地爆發抗議過度防疫的「白紙運動」後,官媒一反過去報導方向,開始釋放COVID-19並不可怕的訊息。《人民日報》1日引述專家意見,表示COVID-19感染者「尚沒有證據表明有後遺症」。此外,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國家衛健委召開座談會,延續前一日談話論調,強調COVID-19病毒致病力在減弱。 中國 COVID-19 More...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封城 隔離 小區 動態清零 疫情 孫春蘭 衛健委 居家隔離 長新冠 2022/11/17 | 賴冠伶 為何確診者可應考卻不能投票?中選會:台灣沒有不在籍投票制度,王必勝:若有違規就開罰 李進勇說,中選會在選務防疫會進行把關,且今年的投開票所會設立防疫專用的遮屏,同時也會設立檢疫站。因此,不論是否為確診者,屆時民眾投票時若有發燒、呼吸道症狀的類似狀況,會由專人帶往專屬動線至專用遮屏盡快完成投票,以減少與其他投票人群接觸。 中選會 李進勇 More... 確診者 投票 隔離 指揮中心 王必勝 不在籍投票 2022/11/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最後的清零國度:受不了隔離封控高壓,海外中國人3年沒回家,在上海台灣人離職返鄉 中國清零政策奠基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原則,入境中國必須集中隔離,生活得要配合常態化核酸檢測,也要習慣小區、樓房動輒封控「不出家門」。這般生活方式使不少外國人士「受不了」,選擇離開中國。隔離措施也讓一些海外工作中國人回不了家,有人錯過老父最後一面,隔著海洋淚眼相送;有人談好的婚事先擱著,最後卻散了。 清零政策 隔離 More... 封控 核酸檢測 COVID-19 上海 與病毒共存 開放邊境 台商 海外就業 海外工作 2022/11/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嚴格清零:台商入境隔離期間皆陰性,房間「門把採樣陽性」前後被隔離28天 受檢對象主體是人,不該是物件,更何況枕頭、錢包等其他環境採樣都是陰性,根本無法解釋為什麼房內門把是陽性,甚至沒有辦法追究是否為房務清潔消毒不徹底,防疫人員也僅能回應,「不知道,沒遇過這種情況」。 中國 COVID-19 More...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封城 清零 動態清零 疫情 隔離 核酸檢測 2022/11/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動態清零鬆動風聲不斷、官方未強力否認,前首席疾管官員稱防疫政策即將改變 中國一系列「動態清零」政策鬆動的傳言,幾乎集中在一週內接連出現。然而,到目前為止,中國官方並沒有像以往一般出面強力否認,甚至追查傳言來源給予嚴辦,更助長了中國民眾期待鬆綁的心理。 中國 COVID-19 More...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清零 動態清零 防疫 mRNA疫苗 BNT 隔離 國際航班 TNL+ 2022/11/05 | 劉威良 德國確診通報流程亂七八糟,兒子在解隔離兩天後才收到健康局的隔離信 德國規定,快篩陽性當天必須馬上預防性隔離,算第零天。但是作為工作與學校請假用的請假單,還是要有醫師的病假單,但開病假單就是要求一定要有PCR陽性。目前PCR的結果都還是要等上24小時,如果遇到週末例假日,就更是要等上超過24小時,有時甚至要好幾個工作天。 COVID-19 武漢肺炎 More... 新冠肺炎 德國 確診 快篩 PCR 隔離 2022/10/31 | 李秉芳 專家憂確診者不能投票恐導致「不通報」黑數增加,立委提日韓分流作法保障投票權 立委認為,台灣透過防疫泡泡、分時分流等投票模式,無須修改現有選舉法規,就能讓確診者投票;中選會與指揮中心不應互踢皮球,不該以一句「於法無據」就剝奪人民投票權。 投票 確診者 More... 公民權 隔離 指揮中心 中選會 不在籍投票 分流 外交泡泡 選舉 確診病例 COVID-2019 COVID-19 通訊投票 郵寄投票 2022/10/20 | TNL 編輯 30萬確診者不能投票遭疑違憲,中選會稱目前無相關制度、立委批違反比例原則 時代力量指出,任何理由都不應成為剝奪確診者投票權的依據,不論是《傳染病防治法》或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兩者都不應該侵害人民的基本權,投票參政權是憲法所賦予人民的基本權,現在中選會的說法及作法,明確「違反比例原則」,也有違憲之疑慮。 時代力量 民進黨新北市議會黨團 More... 疫情 中選會 李進勇 隔離 投票 投票權 隔離政策 確診者 陳椒華 2022/10/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汝州14歲女孩隔離延誤就醫喪命,中國網路社群掀究責聲浪 女孩不幸病逝後,她的姑姑發抖音控訴,「好好的去隔離,結果人沒了」。姑姑說,女孩當時嘔吐發高燒,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疾控中心的電話卻一直撥不通。他們因為全家被隔離沒辦法去現場,要求給個公道。 中國 河南 More... 汝洲 隔離 清零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2022/10/14 | 《思想坦克》 台灣的國境終於開放,但「醫護須經醫院同意才可出國」絕對是錯誤的開端 台灣將在10月13日以後改為7日自主防疫,既然如此,醫院大概都會核准出國吧?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迄今仍有許多醫院對內公告「請員工盡量避免出國行程」...... 0+7 開國門 More... 醫護人員 出國 禁出國 醫院 隔離 疫情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2022/10/11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看著排泄物用餐、三年看不到家人,部立玉里醫院病人:「我只想維持身為人的尊嚴」 衛福部玉里醫院是全台擁有全台最豐沛的精神醫療資源與收治環境。然而自從疫情爆發,院方的防治手段愈趨強硬,許多過往的活動包含:春節返鄉專車、實體會客、院外或院內工作、購物,皆因疫情而不時中斷,對住民、家屬和員工更造成衝擊,有住民直言:「我被關到都快瘋了。」 衛福部 玉里醫院 More... 精神病院 精神病人 精神病畫 花蓮 隔離 活動停辦 疫情防控 部立玉里醫院 群聚感染 確診 人權 人手不足 預防性隔離 2022/10/04 | 李秉芳 30萬確診隔離者九合一選舉不能投票?時代力量:全世界沒有國家這樣做,將提釋憲保障公民權 若以目前染疫情況推估,屆時將有好幾十萬人無法投票,恐相當於基隆、花蓮人口數量,且這次不止縣市長選舉,還有18歲公民權修憲案複決的重要工程,屆時若有數十萬人無法投票,將嚴重影響結果 時代力量 疫情 More... 隔離 投票 投票權 隔離政策 COVID-19 COVID-2019 確診患者 輕症 確診 2022/07/26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隔離》:人要隔離、動物要隔離,連做巧克力的可可樹都要隔離? 《隔離》指出,隔離簡直就是焦慮的總和,對疫病和外來者的焦慮轉換成對自由生活喪失的焦慮。瘟疫蔓延時,宗教常常不但可能不是慰藉,反而是群聚感染的大本營。 隔離 封城 More... 防疫 Omicron quarantine 黑死病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Geoff Manaugh Nicola Twilley John Howard Denis Vandervel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