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

隱私權,指個人人格上的利益不受不法僭用或侵害,個人與大眾無合法關聯的私事,亦不得妄予發布公開,而其私人活動,不得以可能造成一般人的精神痛苦或感覺羞辱之方式非法侵入的權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05/08 | 臺大科教中心

iOS 14變更隱私權政策,背後是Apple與Facebook兩大科技巨頭的戰爭

Mark Zuckerberg先直接稱Apple為「競爭者」,之後Tim Cook回應,認為使用者應該有權選擇自己如何與平台分享數據。Facebook只是得先徵求用戶的同意——因為具體來說,Apple顛覆了什麼?

2021/05/07 | 廣編企劃

後疫情時代超前部署MarTech!awoo執行長林思吾:零售轉型「數據導向」將是勝出關鍵

2020年MarTech Asia,邀請24位重磅講師登台演講,鎖定零售業在疫情改變消費者購物習慣的過程中,如何採用MarTech解決方案邁向全通路的最佳體驗。

2021/05/06 | TenMax ADTech Lab

iOS14 ATT隱私架構正式上線,蘋果遭疑「自肥」自家廣告業務

iOS 14隱私新政策上線後,只能轉往蘋果旗下系統索取資料的廣告商質疑自肥,此外,臉書與Google在Q1的營收表現十分亮眼,同時蘋果與Spotify都推出了Podcast的訂閱制。

2021/04/22 | 市場快訊

阿物科技廣邀業界領袖齊聚2021 MarTech Asia 跨海攜手打造台灣獨角獸搖籃市場

awoo Intelligence 阿物科技,做為 AI 驅動的 MarTech 新創,我們結合人工智慧與行銷智慧,以SaaS模式推出台灣第一個OMO全通路行銷自動化平台。平台上12個工具涵蓋流量獲取、轉換優化、再行銷、會員留存與數據加值應用,協助電商與零售打造線上線下無縫的客戶體驗。 awoo.ai 成立於 2016年,2017年起獲得矽谷多位知名軟體投資家與企業家連續投資。目前於東京、嘉義與台北皆設有營運據點,並擁有超過 15 位專職科學家的 AI Lab。 如需更多資訊,請至https://awoo.ai。

2021/04/07 | TenMax ADTech Lab

最多專業人士聚集的LinkedIn,大方表明正在測試「類Clubhouse」功能

為了取代Cookie,Google於多國測試「FLoC」技術但仍在歐洲留有爭議,臉書廣告成本較去年同期上升30%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同時,LinkedIn也正在測試類似Clubhouse的功能......

2021/04/07 | 李秉芳

國際人權報告:疫情下多國政府藉機擴權,台灣「大規模監控」威脅人民隱私權

疫情成為許多掌權者鞏固自己權利的絕佳機會,許多國家人民在疫情期間被限制集會遊行、在網路上發表疫情相關言論;而台灣則面對政府大規模的監控問題。

2021/03/22 | 多維TW

刷臉時代下,中國正在「智慧」與「風險」之間糾葛

以人臉識別引領的科技智慧化風潮,既充滿著人性設計、便利生活等優勢,也同時有侵犯隱私和資安風險的代價,必然在利弊權衡之間左支右絀。這不僅是中國大陸眼下面臨的治理挑戰,也是台灣乃至全世界都需及早省思的課題。

2021/03/17 | OCF Lab

錄影中請微笑:中國廣設「臉部情緒識別系統」,希望人民充滿正能量

中國的監控情結顯然領先反烏托邦電影幾十年:自2012年,習近平推動社會「正能量」運動起,數萬支監視鏡頭便架在監獄、學校與養老院中,關照著人民的一舉一動,甚至號稱可預測罪犯、問題學生的危險行為。

2021/02/27 | TNL 編輯

史上最大隱私權求償案:TikTok遭控侵犯隱私,字節跳動願賠26億和解

律師團指控TikTok「在暗中吸光了」大量的個人資訊和身分識別資料,根據和解書內容,未來TikTok將不得再紀錄包括使用者臉部特徵在內的生物資訊,也不能使用GPS追蹤使用者的位置。

2021/02/26 | 左岸沉思

「區間照相」為什麼侵犯隱私?毫無理由被他人掌握資訊,本身就是最大的危害

有人說「區間測速哪有什麼個資問題,難道你怕你違規被中國知道嗎?」這就是對於個資沒有概念,因為沒人想知道你有沒有超速,想知道的是你每天開車去了那裡。也許你無所謂,但不是每個人都無所謂。

2021/02/25 | 陳慶德

在韓國若沒有13位數的「住民登錄號」,簡直無法當一個正常人

韓國社會在1968年前,是一個沒有居民登錄證的國家,也不存有以單一號碼體系,將以管理全體國民的制度,而當時政府會創造出這樣的制度,乃基於「找出間諜」、「國安問題」為由。

2021/01/25 | 《卓越新聞電子報》

Facebook、Google兩大科技巨鱷「互助合作」,美國反壟斷訴訟來勢洶洶

越來越多的美國國會議員關注科技巨頭的壟斷現象,認為包括亞馬遜、Google、Facebook和蘋果在內的科技公司已經獲取、積累了太多、太大的權力,Facebook應該面對法律挑戰。

2021/01/24 | TenMax ADTech Lab

2021趨勢新方向:迎接沒有Cookie的數位廣告世界

021年已經開始,然而這一年仍有大量變數待我們挖掘:疫情是否將因為疫苗的出現平息?cookie退場是否還會碰上變卦?臉書、谷歌等媒體龍頭將祭出什麼新政策?

2021/01/24 | 多維TW

歐盟數位整合,身分證是焦點——台灣能從愛沙尼亞與德國借鑑到什麼?

台灣政府對於推動此項服務已經有許多配套措施,不論在《個資保護法》的刪除權、公務機關搜集資料的規範等,都有安全傘的設計,那麼為何仍然有許多資安專家與民眾有所顧忌?台灣又能從愛沙尼亞和德國這兩個歐盟國家借鑑到什麼?

2021/01/15 | OCF Lab

出售數位足跡與智慧裝置記錄,科技巨頭成「國家監控」最大功臣

藉由執法與偵查,收購人民Google搜尋關鍵字、智慧手錶行跡等生活側寫,不知不覺成功監控。老大哥仍然在看著你,只是比以往躲得更深。

2021/01/14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WhatsApp共同創辦人出走創立,馬斯克「欽點」爆紅的Signal是何方神聖?

馬斯克在推特上叫大家使用Signal後,一呼百應甚至造成眾人搶錯股票的Signal,是由當年黯然離開臉書的WhatsApp共同創辦人萊恩.艾克頓創立,它與WhatsApp的隱私措施有何不同呢?

2021/01/09 | TenMax ADTech Lab

Cookie消失後如何找受眾(下):向「餅乾不存在的世界」OTT平台進攻

個性化的推薦聽起來很熟悉嗎?是的,這和cookie帶來的優勢非常相似,也就是透過對用戶的行為觀察,提供更可能受到用戶青睞的資訊,合情合理、符合思考脈絡,就能有效降低使用者對於廣告的反感,提升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