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

雲門舞集,是一個台灣的現代舞蹈表演團體,於西元1973年由林懷民創辦,也是台灣的第一個現代舞職業舞團。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7 | 方格子vocus

雲門舞集《薪傳》重演:探索亞洲身體美學,我們已不會被歐洲人跳的舞迷惑住了

討論到雲門舞集早期重要作品《薪傳》,和林懷民花大力氣編作的《行草》三部曲,所展示的身體質地,就得先回到台灣社會永遠在討論的「傳統與創新」議題。

2023/04/07 | 王祖鵬

資深攝影師劉振祥獲2023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生涯紀錄了侯孝賢、楊德昌、鍾孟宏、雲門舞集等創作軌跡

劉振祥最被當代台灣民眾認知的是一系列知名劇照,包含在侯孝賢《戀戀風塵》初次擔任劇照師,而後也與楊德昌等導演合作劇照拍攝,甚至「電影合作社」侯孝賢、楊德昌、吳念真、陳國富、詹宏志的合影影史經典照片,就是出自劉振祥之手。到了近代,劉振祥廣為人知的劇照作品,則是與鍾孟宏的合作,包括《停車》、《第四張畫》、《失魂》、《一路順風》、《陽光普照》與《瀑布》劇照皆出自劉振祥的鏡頭。

2023/03/07 | 精選書摘

《打開雲門》林生祥:我感覺雲門的行動,似乎在補償著台灣土地的創傷

二〇〇三年七月,雲門再度帶著《薪傳》來到美濃演出,這次我有幸參與了。林懷民老師從鍾鐵民老師口中得知,美濃有一位年輕音樂人彈月琴創作,馬上邀請我在開場時演出一首歌。於是我上台唱了〈下淡水河寫著我等的族譜〉。這首歌,寫的是美濃開基史,對應著《薪傳》先民篳路藍縷的拓荒精神。

TNL+ 2023/02/28 | 李修慧

【接地氣的現代詩】楊牧〈地震後八十一日在東勢〉:唯有哀矜,才能讓我們的同理與愛心源遠流長

面對災難,我們當然會難過、會悲傷,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但身為遠在他國的旁觀者,我們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心、蓄積能量,避免自己在單次的捐款、一次性的發洩之後,就不再關注災後工作。

2022/12/26 | 李秉芳

朱宗慶打擊樂團八里倉庫遭大火燒毀38年珍貴資產,災損粗估1500萬

台灣表演藝術團體遭遇火警並非首例,2008年雲門舞集八里排練場大排練場與技術人員的辦公室付之一炬,演出道具及歷年資料焚毀殆盡;2019年8月,位於木柵待老坑山的「優人神鼓山上劇場」也傳出火警,2020年紙風車劇團八里區渡船頭路7之7號的連棟鐵皮屋(風之藝術工作室)也發生大火。

TNL+ 2022/09/30 | 芬多經

【關鍵專訪】《來雲門遙滾》策展人陳汗青:「雲門劇場」跟「雲門舞集」大不同,可以做很多好玩的事

2021年,雲門劇場首次推出「來雲門系列」第一輯《來雲門跳舞》,帶領觀眾認識舞蹈風格及歷史,之後又有「來雲門系列」第二輯《來雲門嘻哈》,跳脫大家既定印象中的雲門,而《來雲門遙滾》則是展開全新的第三輯。策展人陳汗青說:「why so serious?藝術應該是很好玩的,為什麼要這麼正經八百呢?」

2022/07/29 | 方格子vocus

讓藝文走進校園——專訪文化部藝術發展司林怡君科長

「其實這個計畫也提供了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和教育界交個朋友,在合作過程中相互信任並理解對方的需求,未來就可以越做越好。」林科長期許,未來能夠透過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擾動更多人,創造跨部會的共創與資源分享,落實文化扎根教育,讓下一代在藝文的滋養中成長茁壯。

2022/07/14 | 精選書摘

林懷民《激流與倒影》:曾幾何時,「小林」已成白髮蒼蒼的老林,不得不寫的唯有輓歌

精選六十年來林懷民的經典文章及近年散文新作。林懷民人生歷程與內心情感最真實的文字呈現。記錄了台灣文化藝術的歷史,刻畫時代的變遷。

2022/06/13 | 藝遊嚮導

【藝遊嚮導】6/14-6/20:雲門草地派對、2022城市博覽會、裏高雄夜間導覽,本週眾多精彩藝文活動等著你!

在你心中一個真正的城市應該是什麼樣子?本週相繼舉行的淡水《雲門草地派對》、基隆《2022城市博覽會》與高雄鹽埕《裏高雄夜間導覽》,給你自己和這座城鎮再一次相見認識的機會。

2022/03/08 | 王祖鵬

雲門舞集鄭宗龍推出全新舞作《霞》,2022揮別疫情陰霾年度規劃曝光

原先表演滿檔的雲門舞集,在COVID-19疫情的影響之下,取消多場巡迴演出,至此有機會放慢腳步,在台醞釀、打磨全新舞作《霞》。鄭宗龍在疫情期間完成的全新舞作《霞》,於4月15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進行首演,而後接連在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等場館進行巡演。

2022/02/02 | 精選書摘

江燦騰《來自大溪》:回憶現代舞精靈羅曼菲

一個曾中輟失學十八年的產業技術勞工,之後像變魔術一樣蛻變成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的優質文學博士;爾後從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正教授退休將近十年,還年年持續勤奮治學又不斷發表新作品。本書就是講述他的堅毅奮鬥人生傳奇。

2020/11/01 | 50+(Fifty Plus)

雲門舞者李靜君的罹癌體會:人人皆愛上山的挑戰,但最難的其實是下山

雲門舞者李靜君坦言,年輕時的日子都是在飛機、旅館、劇場中度過,永遠都是眉頭深鎖,覺得自己不夠好。「以前的我太努力了,沒有看到人生的風景,甚至我的愛情、親情都是放到一邊。」直到雲門舞集演出25周年的某天早晨,她全身痠痛地從床上起來⋯⋯

2020/10/09 | 50+(Fifty Plus)

當代傳奇劇場創辦人吳興國:我以前夢想當一棵樹,過了50歲,覺得沒有什麼比人更有價值

《李爾在此》是吳興國自編自導自演的登峰造極之作,「創作這齣戲,是想跟世人證明,我可以是一個很剽悍的演員。我被傳統派說成是叛逆,是革命者、毀滅者,講話的都是內行人,面對這些內行人對我的評判時,我可以重新再做一齣戲,告訴他們,我會的比你還多!」

2020/09/21 | 精選書摘

《看不見的台前幕後》:「哇系啊,哇系啊……」林懷民老師來回走動不斷自言自語著他的焦慮

我總覺得不管在這條路上的你我是不是正步履蹣跚,但光像是大小鮭魚死命往上游掙扎,能夠繼續堅持停留原地的就已經是種進步了,而最後的最後,還能夠保持優雅姿態的那個,就足以成為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