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零售是商品供給鏈的最後一站,上游的所有供給商都是為商品増值的參與者,而零售顧客是消費者。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6 | 廣編企劃

全家便利商店推全新自取服務「FamiNow」,全家你家都能取!

為了便利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作息,全家便利商店結合線下4000家實體店舖優勢,推出全新自取服務「FamiNow」,結合便利商店、FamiSuper與聯名商品,24小時都能多元取貨,從自取、跨店領取、外送到家取,讓全家不只是你家,更是生活中的好管家。

2023/02/17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實體店與非店面誰的業績好?

2022年台灣整體零售業成長幅度創下近18年新高,實體零售業復甦力道強勁,其中百貨、免稅店、服飾專賣大幅反彈,但電子商務與3C家電零售成長回落。其中,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成長16.9%,傢俱家庭用品、服飾專賣、綜合商品零售業,也位居網路銷售額增幅的前三名。

2022/12/16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台灣零售雙雄:統一 vs. 全聯「零售生態圈」產業地圖

「統一超商+家樂福+三商家購」對決「全聯實業+大潤發+全家便利商店」,台灣零售業政形成產業生態圈共生風貌,而在疫後OMO全通路、電子支付、數位會員、自有品牌形成新戰場的同時,外部科技業者也在零售科技、數位工具整合的領域,加入了戰局。

2022/12/14 | 莊貿捷

泰山出售全家股權,國泰歡喜接手:市場傳將以金融結合電商支付,不讓富邦媒momo專美於前

國泰金控旗下的萬寶開發入主全家便利商店,躍居全家第2大股東,外傳國泰金看好全家獲利穩定,且能和旗下業務配合產生綜效,藉以追趕富邦集團。

2022/10/28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比較2019-2021年疫情前後,全球與台灣的「電商滲透率」如何改變?

雙11將至,回顧2019到2021年全球和台灣的電商,在疫情下除了滲透率顯著提高,大型電商領導企業規模也快速擴張,根據推估,2030台灣電商有機會新增5100億台幣的網路零售額。

2022/08/12 | 莊貿捷

美國通膨仍在高點造成「實質薪資倒退」,三分之一民眾動用儲蓄支付開銷,甚至靠信貸維生

美國人儲蓄率從去(2021)年12月的8.7%降至今年6月的5.1%,顯示入不敷出的情況,今年第2季度信貸餘額總計增加到8900億美元,將較去年同期成長13%是20多年來最大的年度增幅;新增信貸帳戶是2.33億個,也創下2008年以來最高。

2022/08/11 | 財訊

統一買下台灣家樂福:從食品製造龍頭到零售版圖霸主,羅智先有「不能輸」的壓力

統一買下台灣家樂福,著眼於更長遠的戰略思維,是為了擴大包括實體與電商的零售版圖;但在明年正式完成收購之後,隨即也將面臨三大挑戰。

2022/07/28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併購大戰重塑版圖,2021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發生哪些變化?

台灣零售龍頭影響力持續提升,目前百貨、超商、量販、超市前兩大企業市佔率已達35%至77%,同時,電商產業也邁入高集中化階段。而在可能重塑產業風貌的併購大戰之後,統一集團也描繪了台灣OMO生活的全通路藍圖。

2022/05/30 | 莊貿捷

歐美大型零售商陷入高庫存窘境,為緩解倉儲成本發動折扣促銷大戰

中國疫情對全球零售運費成本仍具有關鍵的影響力,尤其在中國大舉復工的情況下,當地政府下令拼經濟,已經開始追貨量,未來運價成本是否成為全球零售的負擔,還需要持續觀察。

2022/05/20 | 莊貿捷

葉倫示警全球面臨「停滯性通膨」風險,呼籲取消中國商品部分關稅、緩解經濟危機

美國民眾已經從「購買非必需商品開始轉向必需品」。在可自由支出方面,雖然消費仍在緩慢增加,但在花錢上越來越挑惕,包含Target等多家企業表示,家具類銷售都顯著下降。

2022/03/27 | 創新拿鐵

Trader Joe's創辦人如何被蛋農啟發,把雜貨店經營成精品店,成為美國人的心頭好?

從滯銷雞蛋找到獲利密碼,原本只是雜貨店的Trader Joe's開始學習精品店的飢餓行銷,而幾乎不砸錢打廣告的他們,「單位面積營收」卻總能超越Walmart、Target等對手。

2022/03/07 | TenMax ADTech Lab

數位廣告第三波浪潮:零售媒體2022年成強勢主角,分別面臨五大機會與挑戰

目前台灣對於零售媒體聯播網RMN的討論仍處於起步階段,然而,美國作為行銷先行者,已向全球預示,零售媒體將是下個十年的市場重點。透過Google與eMarketer的線上講座精華,掌握此一重要的數位廣告浪潮!

2022/03/01 | 創新拿鐵

「散步在小店發現好產品」的經驗無可取代,法國獨角獸組「抗亞馬遜聯盟」幫小蝦米鬥大鯨魚

Ankorstore相信雖然自己沒有任何能力阻止亞馬遜繼續變大,但是在地方小店家購物也是無法取代的體驗,因為它能夠提供更有「特色」的產品,於是他們設計出一套讓小店家延遲付款,卻又馬上付錢給品牌廠的模式,並快速晉升成為「獨角獸」。

2021/11/13 | 《思想坦克》

台灣零售業進入「大者恆大」態勢,應儘速修訂《公平交易法》避免壟斷危害

排除競爭、壯大自己,是企業的本能,但民主社會對這類「大者恆大」甚至「贏者全拿」的局面具有制衡機制,當全聯併大潤發、統一宣布買進家樂福股權時,兩大零售業併購案也正進入公平會作審理中。

2021/11/12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2021台灣綜合零售&電商產業趨勢地圖,誰是第一大通路?

在2019至2020間,台灣的電商產業超越超市與量販,成為規模第3大綜合零售通路,而隨著零售產業界限模糊化,多角化跨業布局也成為企業共通性策略,當跨業併購與聯盟競合加劇,台灣的綜合零售害電商產業地殼又是如何變動的呢?

2021/11/02 | 莊貿捷

台灣零售業大洗牌:全聯併購大潤發,統一、遠東競標家樂福

隨著全聯併購大任發成定局,未來台灣零售量販即將大洗牌,外界多揣測由統一拿下家樂福股權,但今(2)日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對外證實,遠東已進入家樂福競購程序的第2輪,家樂福經營權將有更多變數。

2021/08/27 | 引客數據

被關在家更需要開喝:疫情期間台灣「啤酒消費」發生哪些變化?

從數據可以推估,雖然5月到7月疫情最嚴峻的時候,零售啤酒常客減少貢獻,但有新客流入的跡象產生,量販通路購買啤酒的消費者,單次購買金相對其他通路高出10倍之多。

2021/08/20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momo領頭、寶雅超車,2020全台零售&電商產業市占率發生哪些變化?

端看2020年台灣零售業產業數據與領導企業市佔率變化,可發現市場競爭態勢不僅呈現出零售業大者恆大的產業風貌,更反映出2020年疫情下業者間數位競爭優勢的差距鴻溝,然而部分數位布局程度較低的中小型零售業者,也將成為疫情下台灣零售產業中受創最重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