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雷根

隆納·威爾遜·雷根(英語:Ronald Wilson Reagan,/ˈreɪɡən/ RAY-gə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美國共和黨籍政治家,第40任美國總統(1981年-1989年),第33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67年-1975年)。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1 | 精選轉載

台灣好不容易走出《八一七公報》的陰影,可悲的是郭台銘「反對跟美國買武器」

想選台灣總統的郭台銘,竟然曾不知天高地厚的說出:「我反對跟美國買武器,因為你手上很多武器的時候,人家專門打你武器的地方」如果真讓如此「天真幼稚」的人當選台灣總統,那美中《八一七公報》不就滿血復活,台灣國防安全更不攻自破了。

2023/04/19 | 精選書摘

《衝突的力量》:為衝突而衝突,在任何領域都是一種無效的策略,川普就是個好例子

作者喬恩・塔弗從小生活在躁鬱症母親的陰影下,為了生存,他學會了如何在警報大響的憤怒之人面前,藉由察言觀色、轉移話題來平息戰爭,並利用衝突將結論導向期望目標。而後,他也在自己所主持的節目《酒吧救援》與《婚姻救援》中,運用這套建設性衝突技巧,協助人們面對真相、展開溝通。

TNL+ 2023/04/13 | 許劍虹(Samuel Hui)

雷根總統圖書館傳奇(下):任內重振美軍成為世界最強軍隊,建構全球「一超多強」格局

美軍哪怕是到了今天,都還在吃1980年代初期雷根總統擴軍的老本,包含當年在雷根總統建議下一口氣打造的133條軍艦。接著是蘇聯在1991年解體,使世界格局從美蘇的兩極對抗走上今日美國領導下一超多強的局面,共產主義被正式宣告失敗。

TNL+ 2023/04/12 | 許劍虹(Samuel Hui)

雷根總統圖書館傳奇(上):「蔡麥會」選在此地,源於雷根曾是對台灣最友善的美國總統

為什麼蔡英文與麥卡錫選在雷根總統圖書館?首先在國人的印象中,雷根是尼克森以來對台灣態度最為友善的總統。雷根雖然沒有恢復與中華民國的邦交,而且簽署《八一七公報》,但是最後又提出《六項保證》,避免台北在華府壓力下與北京政治談判。

2023/03/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前德州副州長揭43年秘辛:曾傳話伊朗不要在選前釋放美國人質,助雷根在大選擊敗卡特

下月將滿85歲的巴恩斯受訪時表示:「史書必須知道發生過這件事。我認為它的意義如此重大,而且我猜,得知卡特日薄西山,讓我愈來愈掛心此事。我就是覺得得把它以某種方式記錄下來。」

2022/09/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蘇聯改革推手碰到帝國野心家,戈巴契夫對普亭態度曖昧、愛恨交織

在許多人擔憂冷戰可能永遠不會結束時,戈巴契夫因為支持自由與改革而受到西方的推崇。相形之下,他在國內成為許多俄羅斯人唾棄的對象,他們認為曾經強大輝煌的蘇聯帝國瓦解,是戈巴契夫一手造成的。

2022/06/02 | 精選書摘

《戈巴契夫冷戰回憶錄》:柴契爾夫人覺得一個沒有核武的大不列顛國,在世界排名中將流於二等國家

在這之後,我跟柴契爾夫人又見了好幾次面,我們討論過這件事,也爭論過無數次,每每爭得面紅耳赤,但有一點是我們一直認同的,就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的重任——終結冷戰,而這個使命,我們已經圓滿完成。

2021/02/27 | 精選書摘

《意外的和平》:北京的大屠殺震驚了莫斯科和華府,但美國比蘇聯更在乎中國的巨變

國際政治的變化有時是巨大的歷史潮流緩緩積累、滴水穿石的結果。但《意外的和平》告訴我們,少數領導人透過精心謀劃的運籌帷幄,也是可以發揮重組全球政治板塊的巨大力量。

2021/02/27 | 精選書摘

《意外的和平》導論:冷戰本可輕易以災難收場,這場巨變是如何、為何發生的呢?

牛津大學院士羅伯・塞維斯是享譽全球的蘇聯史專家,《意外的和平》記錄了從1985至1991年之間,雷根、戈巴契夫、美蘇政府官僚、北約與華沙盟邦首領之間的爭執與談判、分歧與妥協。

2021/0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前國務卿舒茲百歲高齡逝世,任內揭六項保證確立對台方針

美國前國務卿舒茲以百歲高齡逝世。舒茲是二戰後任期最長的美國國務卿,在雷根政府時期揭示對台六項保證,奠定美國至今的對台方針。

2020/11/23 | 精選書摘

《當政客都在說故事》:「川普故事」如何針對選民問題建立情感連結?

川普所引發的每一場衝突、所挑起的每一次爭議、所克服的每一道障礙,都是進一步宣傳自己角色的方式。在這方面,引發衝突是敘事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一個被動的主角,只是單純體驗和回應世界,並不能構成吸引人的戲劇。而川普絕非被動的角色。

2020/11/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總統的卸任信:贏得美名或是大肆破壞,決定了卸任總統自身氣度

多年來,卸任的美國總統總會在橢圓形辦公室內留下親筆信為繼任者打氣加油,特別是交接的兩位總統分屬不同政黨時,詞彙溫暖的交接信常被外界視為佳話。

2020/08/25 | TNL 編輯

共和黨正式提名川普彭斯競選連任,黨綱比民主黨多了對台6項保證

美國共和黨本周舉行4天黨員大會,首夜正式提名川普和拜登競選連任,並於前夕發表聲明指出,黨綱維持2016年版本;對台灣而言,這象徵共和黨對台灣立場不變。

2019/09/18 | Abby Huang

短短一頁備忘錄,決定美國對台軍售關鍵 — 美國「雷根備忘錄」曝光

涉外人士表示,美國賣武器給台灣,中共都會抗議美方違背《八一七公報》,但多年來,美國政府依據這份備忘錄,持續對台軍售。

2019/08/27 | 精選書摘

《強勢領導的迷思》:拿破崙喜歡運氣好的將領,美國人也喜歡運氣好的總統

雷根的演員背景讓人懷疑他能否勝任總統職位,他的回應是:「在這個位置上有時我會懷疑,如果沒當過演員怎麼做得來這份工作?」雷根在履行總統的儀式時有股沉著自信,在正式演說上也口才便給,但碰到開放問答的記者會,由於對細節的掌握有限,就會變成一大障礙。

2019/08/03 | 精選書摘

《好好說話,擁抱高情商》:利用「假裝拋硬幣」的小技巧,幫助對方下定決心

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就會覺得這個也很好,那個也不錯,很容易就會陷入猶豫不決的困境。但如果現在沒得選了呢?如果此時對方的第一個反應是試著去接受,那就代表這個選擇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