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

電子菸(英語:Electronic cigarette/VAPE,音譯:威卜),是一種以電池供電驅動霧化器,加熱霧化油艙中的電子液體(俗稱菸油、電子果汁、E-liquid或E-juice;煙油含有1,2-丙二醇、植物甘油、食用香精或尼古丁,而尼古丁可加可不加)。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菸害防制法》修法22日上路,全面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吸菸年齡提高至20歲

《菸害防制法》部分條文修正,今天正式上路,全面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及載具,吸菸年齡提高至20歲。菸品容器警示圖文標示面積增加為50%,另外也禁止使用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禁用之添加物。

2023/03/08 | 楊先驊

大學禁菸行不行(中):另類校園戒嚴,無菸大學對於癮君子根本就是假議題

校園禁菸不是有效引導菸民的方法。大規模校地的東海大學告訴我們,無菸大學對癮君子方根本就是假議題,因為大家只不過躲到你看不見的地方抽菸;小規模校地的世新大學則用增設吸菸區回應我們,倘若學校不進行源頭管理,將會將問題擴散至商圈,徒增管理困難,最後仍須回歸積極管理的吸菸區。

2023/03/07 | 關鍵特務

菸品陳列不納管加熱菸載具,恐成新興菸品管理破口

國健署承諾要處理新興菸品亂象、保護國人健康,但在母法公布之後,各項子法卻草率無章、用詞定義不明,現在加熱菸菸彈與載具又未一致管理,將來稽查恐出現「看得到卻管不到」的問題。

2023/03/06 | 楊先驊

大學禁菸行不行(上):無菸大學是鼓勵癮君子戒菸,還是變相鼓勵電子煙?

在這次的修法過程中,焦點大多在電子煙、加熱菸、加味煙等新興菸品議題,至於禁止校園吸菸這件事,只有支持方的遊說,沒有反對方的聲音。然而沒有臭味只有香精味的電子煙,具有攜帶方便、可隨時收納的特性,加上禁菸的大學,會激盪出什麼火花呢?

2023/02/25 | 李芯

教育部要求大專院校依《菸害防制法》撤除吸菸區,學生團體:不是把人趕到校外就能解決問題

根據教育部所明訂的注意事項,在修訂校內規定方面,大專校院應修正學校人員獎懲、違規吸菸學生輔導、校園菸害防治管理等相關規範,廢止戶外吸菸區設置規定。

2023/01/22 | 讀者投書

大數據看《菸害防制法》修法:「一禁一管」受矚目,取消校園吸菸區有隱憂

相比關注修法爭議,大家更關注新修版《菸害防制法》通過的消息,而針對修法內容的討論將近20%,特別關注加熱菸與電子菸的一禁一管措施。此外,青年學生族群在本議題中的角色,也值得注意。

2023/01/12 | 李芯

《菸害防制法》修正案三讀通過: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大專校院全面禁菸「吸菸區」成絕響

為了保障吸菸者權利,清華大學、中央大學、中正大學與東吳大學等大專校院,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設置吸菸區。此次修法將校園全面納入禁菸場所,沒有任何吸菸區的排除條款,青民協直言立法過於顢頇,也壓縮吸菸者合理的吸菸空間,執行上預見將會遇到問題。

2023/01/10 | TNL 編輯

《菸害防制法》逾15年未修,協商達成共識:加熱菸載具禁止廣告

近年來加熱菸在菸品市場上越來越活躍,但台灣的菸害防制法卻15年沒修,難以跟上菸品變革速度。菸防法修正草案今日終於迎來第5次立院協商,並在5個多小時的討論後,達成關於最具爭議的「菸品載具」是否該管的初步共識。

2023/01/04 | TNL 編輯

加熱菸載具是否納管?《菸害防制法》四度協商引立委林為洲不滿:買載具回家當玩具嗎?

行政院於2022年初提出《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並陸續經過三次的黨團協商,針對「載具」達成兩點共識:可販售但不能廣告、20歲以下不可購買,並將載具列入管理。結果在協商前一天,立委林為洲表示共識遭到推翻,「國健署說柯總召(柯建銘)不同意納管!」

2022/12/25 | 讀者投書

從2022英國電子煙高峰會,反思台灣在「菸草終局」面臨的難題

時至今日,儘管各國在菸草控制和減少吸菸危害做了許多努力,人類與「菸草終局」(Tobacco Endgame)的距離卻令人沮喪。在鼓勵吸菸者轉用危害較低的產品時,也可能造成青少年嘗試,進而增加對傳統菸品上癮的可能。在美國,電子煙的販售就因此陷入了爭議與僵局。

2022/11/11 | 關鍵特務

新興菸品協商大戰,行政院版菸防法三大缺陷一次看

菸害防制法自1997年制訂與頒布,2007年首度完成修法,至今15年多仍在進行二度修法中,隨著時代改變,新興菸品、載具也大量出現,修法之路勢在必行,然而卻仍有諸多風險尚未全盤考量。

2022/09/22 | 李芯

國健署調查:「秘密客」穿高中制服買菸,33.4%店家沒看證件違規販售

國民健康署連續2個月發表與青少年吸菸相關調查,今日最新發佈的調查結果指出,在全台抽測的便利商店、連鎖超市等菸品販賣場所中,有高達33.5%店家違規賣菸給身穿學生制服的購菸者,其中違規率最高為檳榔攤,接著是一般商店、連鎖超市或大賣場、連鎖便利商店。

2022/08/25 | 李芯

國健署調查:青少年紙菸吸菸率下降、電子煙使用率3年內翻倍,因為「朋友都在吸」

國教署表示,無論有沒有使用紙菸,國、高中職生使用電子煙的比例都有明顯增加。這些學生使用電子煙的原因,以「朋友都在吸」為主,再來則是因「口味或味道較好」。

2022/05/04 | TNL 編輯

《菸害防制法》初審:立委提「買菸實名制」,民眾籲紙菸也和加熱菸同標準禁止

網友反駁,認為紙菸跟加熱菸就譬如玉米,一樣是水煮、一樣是用烤的,但本質一樣都是玉米,但都是香菸製品,為何紙菸可以賣,加熱菸不可以。

2022/03/26 | TNL 編輯

《台北市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3月27日上路,禁止電子煙、加熱菸製造及販賣

為了杜絕菸品危害,台北市衛生局制定《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將電子煙等類菸品及加熱式菸品納管。衛生局宣布,條例將在3月27日生效,販賣、展示新興菸品可處最高新台幣5萬元罰鍰。

2022/01/13 | TNL 編輯

《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吸菸年齡提高至20歲,禁電子煙並將大專院校列禁菸場所

如果草案通過,未滿20歲的民眾吸菸,會處以新台幣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同時會按次處罰,而如果違法吸食電子煙,也會處以相同罰鍰。另外,如果違法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及使用包括電子煙在內的各式類菸品,會處以新台幣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罰鍰。

2021/10/24 | 讀者投書

菸商與反菸團體對《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的攻防,像極了《魷魚遊戲》

雖然只是納管加熱菸,但這背後打亂了一個長久以來穩定的利益結構,讓遊戲內的每個玩家都要再次重新博弈。在這場菸草版的《魷魚遊戲》中,我們也來試著為各方玩家,解析他們背後真正的策略:

2021/03/27 | 讀者投書

嚴重威脅菸商利益的新版《菸害防制法》,到選前恐怕都會跟「薛丁格的貓」一樣

14年來管制範圍最嚴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衛福部法案送了又送,行政院把法案退了又退,修法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現在好像處於一個量子狀態,行政院內「謎」之拖延與薛丁格的貓量子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