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音樂

電子音樂,亦簡稱電聲,是使用電子樂器以及電子音樂技術來製作的音樂;而創作或表演這類音樂的音樂家則稱為電子音樂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3 | 歪脑|WHYNOT

為什麼這個世界會如此悼念坂本龍一?這一切大概要從60年代説起

根據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的導演Stephen Nomura Schible稱,2012年他在紐約一場關於福島核災難的活動遇到坂本龍一,他覺得坂本龍一變了,不單年紀變大,也似乎懊悔對科技的錯信。從YMO對新科技的自信滿滿,到地球一體人類愚味,「教授」的憂傷形象也成形了。那也是坂本龍一音樂的另一成熟時期。他終於把自己的人生、音樂與關注的議題結合在一起了。

2023/05/13 | Taiwan Business TOPICS Magazine

美國商會:開枝散葉的地下電音——Techno在台北夜生活找到專屬一片天

相比於台北信義區的主流夜店,Techno夜店為顧客打造出更加自由奔放、無拘無束的氛圍,隨著活動發起人在每個周末尋找於從種種音樂活動脫穎而出的方法,藝術家及聽眾正在證明,這種經常出現於歐洲派對的小眾類型音樂表演,也能在台灣獲得大眾認可。

2021/11/21 | 芭樂人類學

今晚,我想來點「原電音」:談原住民音樂創作的貼撕標籤行動

新世代原住民音樂人在創作時貼上「文化斷裂」標籤,就是因為理解了原住民族經歷的長久殖民歷史,也明白了這個世代在語言、文化和土地環境的斷裂,既然斷裂產生了,那麼我們就正視因為斷裂而產出的音樂。

2018/12/17 | DIGILOG聲響實驗室

從合唱團到電子音樂:奧地利藝術家Wolfgang Dorninger淺談創作歷程

來自奧地利林茲的音樂家Wolfgang Dorninger長期致力於廣播,推動前衛音樂,曾當過「無線電海盜」焊接了小的無線電放大器,但那些負責看管頻率的政府人員擁有更好的技術,播放20分鐘後就會發現有人在某個頻率區搗亂,會用宗教音樂把覆蓋過去⋯⋯

2018/08/10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女孩與機器人:融化你耳朵的電氣浪漫

女孩與機器人成軍超過十年:他們擅長將電氣、搖滾精神與跳舞節拍融入曲風。甜美的女主唱搭配生硬機器人,搖滾和柔美的反差感,使原本冰冷的電子搖滾樂變得柔軟,意外地形成一股臺灣電子音樂新風格。

2017/07/08 | KKBOX

點一杯「法式奇異果汁」:揭開FKJ讓耳朵微醺的秘密

常被視為「新法國浩室」(New French House)這一潮流的先鋒人物,對此讚譽FKJ覺得過獎,畢竟法國音樂或電子音樂均非他的初衷,倒是從黑人音樂吸取許多養份,無論爵士、靈魂、藍調或福音。

2017/06/13 | 葉郎

【恐怖好聲音】《靈病》配樂:在第一秒就緊緊揪住觀眾,丟進另一個風格獨具的時空

電影開場的配樂(原聲帶的第一首〈Heels〉)更證明了Disasterpeace雖然是第一次為電影作曲,卻深知恐懼的本色。

2017/05/04 | 黑狼黃大旺

豈只是MIDI:MIDI教父梯郁太郎的人生

梯郁太郎的離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由熱愛音樂、相信音樂的修理師傅建立的企業王國,一度享有風光歲月,卻因為一直吃老本而江河日下,不斷在我們眼前下沉,但是這場秀仍得繼續下去。

2017/04/26 | TNL Brand Studio

電音派對不再只是狂歡:Looptopia,一場精緻而且有自己文化的音樂祭

電子音樂節正開始調整和轉型,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可以接受音樂節不跨夜,晚上11點結束還可坐車回家或After Pa。樂托邦這盤棋一開始選定埔心農場就是個聰明的決定。

2017/04/23 | KKBOX

《攻殼機動隊》原聲帶:靈魂底層的幽暗之旅

作為Cyberpunk傳奇作品的配樂,《攻殼機動隊》原聲帶成功烘托了原作的反烏托邦沈淪氣氛。在精心編排曲目後,這張原聲帶即使作為專輯獨立欣賞,也相當動聽。

2016/10/22 | 貓飯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如何述說台灣電子音樂和派對文化?

電子音樂=搖頭音樂=嗑藥派對?當你相信了危險的單一故事,就再也看不到客觀的事實。

2016/08/20 | 馬棋朵娛樂

從《蓋世英雄》看華人世界能否誕生DJ巨星?

《蓋世英雄》的出現,默默推翻了情歌一定悲情的公式,換了編曲,也可以展現全新態度,炒熱了方興未艾的電子音樂潮,讓人見識到華語音樂更多的可能性。

2016/06/18 | 小日子

李英宏聊《台北直直撞》:即使不能靠音樂糊口,我仍然戒不掉它

做過工地主任與MV製片,人生轉了幾圈後決定走自己最愛的音樂路,復古戀舊,覺得90年是最美好的年代,新專輯《台北直直撞》。

2016/01/28 | 紅酒佐派

啟新於舊:fish.the首張專輯《宮》製作後記

那種「啊,電子音樂的標籤就要抓不住了」的溢出感,恐怕比早已溢出框架的赤裸噪音更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