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3 |
為什麼這個世界會如此悼念坂本龍一?這一切大概要從60年代説起
根據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的導演Stephen Nomura Schible稱,2012年他在紐約一場關於福島核災難的活動遇到坂本龍一,他覺得坂本龍一變了,不單年紀變大,也似乎懊悔對科技的錯信。從YMO對新科技的自信滿滿,到地球一體人類愚味,「教授」的憂傷形象也成形了。那也是坂本龍一音樂的另一成熟時期。他終於把自己的人生、音樂與關注的議題結合在一起了。
2018/12/17 |
從合唱團到電子音樂:奧地利藝術家Wolfgang Dorninger淺談創作歷程
來自奧地利林茲的音樂家Wolfgang Dorninger長期致力於廣播,推動前衛音樂,曾當過「無線電海盜」焊接了小的無線電放大器,但那些負責看管頻率的政府人員擁有更好的技術,播放20分鐘後就會發現有人在某個頻率區搗亂,會用宗教音樂把覆蓋過去⋯⋯
2018/08/10 |
女孩與機器人:融化你耳朵的電氣浪漫
女孩與機器人成軍超過十年:他們擅長將電氣、搖滾精神與跳舞節拍融入曲風。甜美的女主唱搭配生硬機器人,搖滾和柔美的反差感,使原本冰冷的電子搖滾樂變得柔軟,意外地形成一股臺灣電子音樂新風格。
2017/07/08 |
點一杯「法式奇異果汁」:揭開FKJ讓耳朵微醺的秘密
常被視為「新法國浩室」(New French House)這一潮流的先鋒人物,對此讚譽FKJ覺得過獎,畢竟法國音樂或電子音樂均非他的初衷,倒是從黑人音樂吸取許多養份,無論爵士、靈魂、藍調或福音。
2017/06/13 |
【恐怖好聲音】《靈病》配樂:在第一秒就緊緊揪住觀眾,丟進另一個風格獨具的時空
電影開場的配樂(原聲帶的第一首〈Heels〉)更證明了Disasterpeace雖然是第一次為電影作曲,卻深知恐懼的本色。
2017/04/26 |
電音派對不再只是狂歡:Looptopia,一場精緻而且有自己文化的音樂祭
電子音樂節正開始調整和轉型,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可以接受音樂節不跨夜,晚上11點結束還可坐車回家或After Pa。樂托邦這盤棋一開始選定埔心農場就是個聰明的決定。
2017/04/23 |
《攻殼機動隊》原聲帶:靈魂底層的幽暗之旅
作為Cyberpunk傳奇作品的配樂,《攻殼機動隊》原聲帶成功烘托了原作的反烏托邦沈淪氣氛。在精心編排曲目後,這張原聲帶即使作為專輯獨立欣賞,也相當動聽。
2016/06/18 |
李英宏聊《台北直直撞》:即使不能靠音樂糊口,我仍然戒不掉它
做過工地主任與MV製片,人生轉了幾圈後決定走自己最愛的音樂路,復古戀舊,覺得90年是最美好的年代,新專輯《台北直直撞》。
2016/01/31 |
DJ Mykal a.k.a.林哲儀:成為樂評、DJ或是唱片行老闆,分享喜歡的音樂是我的唯一動機
攤開林哲儀的音樂之路,上面踏滿無數自我鍛鍊留下的腳印,說明著他如何從樂迷成長為一個受大眾信賴的Taste Maker。
2016/01/31 |
DJ Mykal a.k.a.林哲儀:成為樂評、DJ或是唱片行老闆,分享喜歡的音樂是我的唯一動機
攤開林哲儀的音樂之路,上面踏滿無數自我鍛鍊留下的腳印,說明著他如何從樂迷成長為一個受大眾信賴的Taste 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