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鄉工作徵稿】我只想當個「日本社會」裡「有用的人」,但真的好累
「日本應該薪水很高,過很爽吧?」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些想家的人在夜裡流的淚、濕潤的枕頭套,還有滿員電車裡令人窒息的安靜。人與人之間靠得很近,心卻離得很遠很遠。
東京唯二僅存路面電車:東急世田谷線之旅
從東京都內唯二的路面電車「世田谷線」的三軒茶屋站出發後,下一個最主要景點是「松陰神社前站」。大部分關於此沿線風光的介紹,多半都是這樣規劃的行程。不過對我來說,其實還有個私心必訪之處。
讓孩子長出他們最獨特的模樣—常春藤名校教授三寶媽,許雅寧的快樂教養術
哥倫比亞大學雙語教育博士、同時也是三個孩子母親的親子作家許雅寧,認為唯有快樂的學習才是有效的學習。身為父母該怎麼提供好的工具與環境,讓孩子自然而然擁抱學習?
《鍛鍊思考力的社會學讀本》:心儀的女孩答應赴約卻放鴿子,我該繼續死纏爛打嗎?
她已經答應跟我見面,卻沒有告訴我「為什麼無法赴約」,或者該說「為什麼選擇不赴約」。正因如此,我對她熱烈的愛慕之情才一直無法冷卻下來。
【動畫】改善刷牙流血,你的漱口水選對了嗎?
刷牙流血是因為牙菌斑滋生造成牙齦問題,而使用漱口水雖然口腔清新,但不等於有效清潔牙菌斑。牙周適牙齦專業護理漱口水的「穿透式除菌」效果,能滲入牙菌斑內部,打擊牙刷清潔不到的死角。
《東京小路亂撞》:東京唯二僅存路面電車,東急世田谷線之旅
從東京都內唯二的路面電車「世田谷線」的三軒茶屋站出發後,下一個最主要景點是「松陰神社前站」。大部分關於此沿線風光的介紹,多半都是這樣規劃的行程。不過對我來說,其實還有個私心必訪之處。對於喜歡路面電車之旅的人來說,或許是不可錯過的東京一景,這地方叫做「若林踏切」。
北海道地震後第五天:搜救任務結束,全民自主節電恢復正常生活
北海道幾乎完全恢復供電,但臨時供電仍不夠尖峰期所需,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Hiroshige Seko)呼籲商家和530萬名居民減少約2成用電量,以防再度發生停電。
台灣綠色能源時代來臨,解析風電發展3大關鍵要素
在能源取得不易的台灣,風力發電更是目前政府積極發展的發電方式之一。如今離岸風電三大關鍵因素:「投資商機」、「人才就業」及「技轉國產化」皆已到位,只待時間發酵。
日本鐵道公司慎重發道歉聲明,因為列車「提早20秒」離站
日本鐵路系統以獨步全球的準時聞名。就算是發生最些微的誤點,站務人員也會盛情道歉,因為只要稍有誤點,就可能造成整個系統擠滿人潮。
北海道地震後第5天:搜救任務結束,全民自主節電恢復正常生活
北海道幾乎完全恢復供電,但臨時供電仍不夠尖峰期所需,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Hiroshige Seko)呼籲商家和530萬名居民減少約2成用電量,以防再度發生停電。
大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蹲點台灣,用行動與創意服務偏鄉與部落
「蹲點‧台灣」活動由中華電信基金會和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共同主辦,至今第十一年,每年邀請大學青年以15至20天期間,至台灣鄉鎮、部落蹲點進行「一手服務、一手記錄」,至今已有超過40校80系500多位大學生投入,為自己也為全台70多個鄉鎮角落帶來改變的契機。
你所不知道的台灣公路傳奇:「交通宅」的環島之旅
從小就被標準交通迷爺爺與愛開車四處兜風的父親耳濡目染,余風在不知不覺間也開始追逐起馳騁的火車、電車、捷運、機車、汽車與飛機,將所有公共交通工作的細節研究個透徹。
薛國強提全面取締電車 地球之友圖解塞車「原兇」
薛國強日前表示電車是中環塞車的元兇,認為電車應被取締。然而,被問到有沒有相關數據支持,他就表示靠觀察所得,每年搭電車更少於一、兩次。
核能問題大全:重新解放被壟斷的話語權(中)
缺電和空污兩大支持核電的理由其實並不充分。透過能源配比改善空污問題,關鍵不是單位發電方式上的兩相比較,而是整體供電配比的加總。
侯孝賢電影鏡頭背後的秘密:山水畫般的風格不單單因為長鏡頭而已
《戲夢人生》理應是侯導在藝術形式上登峰造極之作,但不只是《戲夢人生》,幾乎所有侯導的作品都透露出的一種如山水畫般淡然的風格,而這樣的風格並非單單立基於長鏡頭遠鏡頭空鏡頭而已
掌握數位創新商機,AWS雲端服務助攻企業邁向區塊鏈時代
區塊鏈在商業上的落地應用有許多可能性。為幫助企業更快進入區塊鏈的世界,AWS 推出「託管區塊鏈」服務。透過12月18日 的線上研討會,冷颼颼的天氣不用出門,就能在線上觀看AWS分享技術服務內容,並以實際應用案例為企業指引方向。
細節中見證熱情,跨界音樂職人柯宗佑點評 VOLVO 車用音響系統
柯宗佑從吉他手起家,經驗跨足演唱會音控、錄音師、混音師與母帶後製,多元的職涯使他培養出對聲音敏銳的直覺。原以為車用音響難滿足專業人士,但VOLVO打造的兩套車用音響,似乎使他找回那個愛嘗試不同可能的大男孩。
「18種香港」首站》何韻詩電車演唱會:係咪無野改變到,就乜都唔做?
「這個時候,挑剔和推翻別人太容易,係咪怕俾人話,係咪無野改變到,就坐係到乜都唔做?在歷史和紀錄已經難以保存的時候,尤其需要各式各樣的人和方法,將事實記錄下來。」
黑盒電車上讀劉以鬯《對倒》: 藝術家反思時間與香港社會矛盾
藝術電車《二十五分鐘後》正式在香港開動,伍韶勁希望藉作品向劉以鬯致敬,創作理念由《對倒》啟發而成,反思香港社會矛盾及時間。
智慧醫療突破界限 預見生醫大未來
由科技部主辦的「2019未來科技展」於12月5日至8日登場,以AI、AIoT等如何擴大滲透在生技醫療領域,六大技術中「生技與新藥」、「醫材」二大主題,囊括28項前瞻科研成果,共同見證臺灣在全球生醫競賽中的絕佳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