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靈魂

靈魂,亙古至今的宗教、哲學和神話中,被描述為決定前生今世的無形精髓,寄居於人或其他物質軀體之內並對之起主宰作用,是一種超自然現象;靈魂亦可脫離這些軀體而獨立存在,也有認為靈魂是永恆不滅的。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02 | 精選書摘

《巫者的世界》:在童乩治療的220個病例中,病因歸納為「鬼魂」占了41%

作者林富士透過考察史料及人類學、心理學、民俗學等各方觀點,加上實際田野調查,辨析童乩的儀式結構、裝扮形式與社會角色,由多面向梳理童乩百年來的發展脈絡,帶領讀者穿過奇幻詭譎的迷霧,一探巫者的世界,重新認識這群人類文明中最古老卻鮮活的角色。

2023/07/15 | 精選書摘

【小說】蔡崇達《命運》選摘:人要死的時候,第一個登門拜訪的,是記憶

全球暢銷480萬冊《皮囊》作者蔡崇達,推出以家中長輩阿太、也是《皮囊》裡首篇人物的人生故事《命運》,她帶給作者許多人生啟發——提出「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觀點,即使是失去阿爸的孤兒,又被神婆預言「無子無孫無兒送終」,她仍用一生來證明「我們的命運終究會由我們自己生下;我們終究是自己命運的母親。」

2023/06/22 | nippon.com 繁體字

從青森縣女通靈師Itako,看日本人「靈肉二元論」的生死觀

青森縣女通靈師「Itako」通過讓亡者靈魂依附在自己身上代為傳達消息,來溝通陰陽兩界。她們原本是為身邊的部落女性提供建議的一種「諮詢師」。 Itako需要通過修行獲得通靈術。但如今,這種師徒相授的傳統Itako文化正面臨絕跡之危。本文將對Itako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及日本人的靈魂觀做一考察解析。

2023/06/18 | 精選書摘

《第三眼:喚醒你的真我》:唯靈主義根本上與兩個特定字詞有關,那就是「覺知」與「意識」

剝除一般對「靈性」眩目而不實的包裝,引領真正的靈性尋求者直達「靈性」的核心。穿透各種宗教與靈性教派的層層詮釋,指出成為「個體化的靈魂」的必經之路。

2023/06/02 | 精選書摘

《謝謝,讓我照顧你》:母親脱去了肉體的軀殼回歸到宇宙空間裡,她的靈魂則加入了我的群組

我母走後,我才真正領悟到:事無好壞,衹是一個轉折而已。死亡也不是一個多麽特別的、突如其來的事,而是一個早就知道的、一定會發生的事。就像果核早就安置在果肉裡面,剝開果肉就一定會看見它的存在。

2023/02/26 | 精選書摘

【小說】閻連科《聊齋本紀》選摘:「朕終有一死,這畫師倒永遠活著了。」

閻連科承蒲松齡《聊齋志異》文氣,最幻惑纏繞、多重映照,穿梭於古今、真實與虛幻、故事與故事之間的問鼎之作。華麗神異的角色、顛覆閱讀體驗的敘事,一個故事的終結,是另一個故事的起始;讀者最初跟著康熙帝一同聽故事,不知不覺中,竟發現自己也變成了故事當中的故事。

TNL+ 2022/11/10 | TNL特稿

鬼同你住:家居鬧鬼很常見,但人們開始不怕了?

在1000名受訪美國人中,44%表示曾經住過「鬼屋」,這比例相較2020年同類調查的22%顯著增加。但有說法認為,受到媒體的影響,很多人似乎不再那麼怕鬼。

2022/09/02 | 精選書摘

《不馴的異端》:斯賓諾莎對被猶太教會驅逐一事處之泰然,他對教派宗教產生嚴重的懷疑

對阿姆斯特丹葡萄牙裔猶太社區的成員來說,這是有史以來所發出之最嚴厲的宗教和社會驅逐令。那時猶太領袖們在委員會裡深入研究許多文獻,只為了在譴責斯賓諾莎時找到適當的文字。此外,不同於當時所頒布的其他禁令,這個禁令從未被廢止。

2022/04/17 | 精選書摘

《創傷與靈魂》導讀:犯「科學」大忌,以「靈魂」為名推開深度心理學的靈性大門

幸運的是,療癒的方式在本書中被指出了,且不管你對靈魂的假設是什麼,對創傷的恐懼有多深重,請趕緊翻開本書,跟隨作者廣博的學養與無盡的同情進入黑暗之神統治的地獄吧!

2022/03/17 | 精選書摘

《宇宙記憶》:自從獲得目前的男女兩性形貌之後,人性便在愛與智中得到了平衡

《宇宙記憶》為「人」的生命提供了一個真切的基礎,讓我們認知到自身的價值、尊嚴和真正本質,並啟示了人與周圍世界的關聯,揭露了我們的最高目標以及真正的命運。本書也收錄〈主禱文的奧義研究〉,引領我們領略史坦納對宗教與生命的深刻洞見。

2021/09/27 | 精選書摘

《生命的一百種定義》:生命從何時開始?受精卵是活著的,但這是細胞活著,而非人活著

想要探究生命的邊界這件事,卡爾・齊默做了極其迷人的深入調查。他在書中探索了各種試圖重新創造生命的奇特實驗,遍歷目前已有的一百多種生命定義,發現沒有任何一種定義能脫穎而出。這本書必能讓你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生命型態是在生命邊界活著,也帶領我們探索了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

2020/12/07 | 精選書摘

《哲學家的學佛筆記》:科學「唯物論」未必正確,那麼靈魂與輪迴是否可信?

佛學有很多學習方法,號稱八萬四千法門。如果你想要「離苦得樂」,卻在「理性思考」和「修行方法」上無法理解佛學,哲學教授與佛學院院長,在本書提供一個學習的方便法門!

2020/12/03 | 精選書摘

《死後的世界》:聖經、柏拉圖與《西藏度亡經》如何談死亡?

這是一本探討死亡與瀕死經驗的智慧書。在本書中,穆迪博士表示,瀕死體驗是指一個人的生命處於重病或突發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歷經九死一生又恢復意識後所訴說的不可思議體驗。

2020/09/15 | 精選書摘

《落葉:威爾・杜蘭的最後箴言》:可以永遠活下去的想法(那怕是在天堂裡)讓我怕怕

隨著我年踰九旬,我的雄心退減了,我的生之熱情式微了。不久之後,我將會呼應凱撒之言:「我活夠了。」當死亡按時來到,當一個人已經把一生充分活過,那死亡就是可原諒的,就是一樁好事。

2020/06/21 | 精選書摘

蔣揚仁欽《為什麼學佛?》:déjà-vu與前後今生——靈魂與心識究竟存不存在?

佛教典籍中針對死亡過程所產生的不同現象做出說明,而修行者每天都會練習死亡的過程。以我的根本上師達賴喇嘛尊者來說,他每天都會觀修死亡數次,這種訓練就像是在戰事未發生前實行軍事演習一樣。

2020/02/25 | 精選書摘

痛苦將你的心鑿出一個洞,也為你的靈魂挪出一個空間

作為有情感的受造物,我們的喜樂與痛苦,幫助我們的生命向下扎根,使我們活出精采的人生。如果我們選擇想方設法去忽略或逃避這些痛苦,我們將漸漸變成冷漠無感的人——拒絕任何情感與感受,寧可對任何事都不聞不問、毫不在乎。

2019/11/24 | 精選書摘

《印心・超生》:對妙天禪師而言,什麼是「禪」?

生命的秘密就是一個人的魂、魄和靈性,尤其靈性特別重要,靈性來自於宇宙天,將來可以回到天堂、佛國,而魂魄本來就住在地球上——如果魂魄能與靈性成為一體,就有機會隨著聖靈一起到天堂、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