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6 | 謝子涵 用藝術行動服務基隆:城市博覽會之後,海港青年的地方扎根該如何持續? 書豪移居基隆的這幾年,觀察到基隆改變最有感的三件事:路燈讓時常下雨起霧的基隆街道變明亮、青年創業的氛圍和風氣提升了、而原先都不敢靠近的老空間,也都被打開...... 基隆 地方創生 More... 基隆城市博覽會 城市博覽會 觀光 青創 2022/01/09 | 讀者投書 青創在社宅3:悉心呵護社造種子,「青創計畫」幕後團隊如何推動延續與傳承? 「青創計劃」就是一個在社宅內的大型社區營造,而原典創思團隊接下了主持這個計畫的沉重棒子,如何組織制度、人員培力、計畫執行,分秒鐘都考驗著這個「只准成功」的幕後團隊。 原典創思 青創 More... 社會住宅 專訪 傳承 輔導團隊 接班 在地文化 社會設計 2022/01/08 | 讀者投書 青創在社宅2:一場「從零開始養」的居住文化,台北市社宅青創戶的集體焦慮與反思 青創戶固然是想帶給社區更多能量與活力,讓居民能形成更緊密的交友網絡,但要能與住戶「交心」,首先要先撕掉青創戶身上所貼的標籤。 社會住宅 青創戶 More... 集體焦慮 青創 好厝邊 居民 2019/01/12 | 果殼 學生創業者的告白:拜託,請不要鼓勵學生創業 我時常被問到自己的創業故事,才驚覺原來我也曾屬於學生創業者,以下,是我想說說走過的內心話,提供一些「失敗組」的經驗。 創業 學生創業 More... 青創 共享空間 天使基金 育成中心 果核 2018/02/21 | 余宛如 【余宛如專欄】終結「創業一言堂」,解決資源壟斷與分布不均問題 走遍全台的新創聚落,共同的問題就是不能回應在地和缺乏務實目標方向,造成有如「一言堂」情況,產生很多「裙帶關係」。其實政府真正該做的不只是補助,更應該鬆綁法規促進競爭發展,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 新創 創新創業 More... 青創 青年創業 創業聚落 法規鬆綁 政策 青年返鄉 賴清德 余宛如 2018/02/13 | 余宛如 【余宛如專欄】南部青年創業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支持網絡 行政機關對青創常有「北部先行,帶動南部」的傳統印象,但青創應該要重視適地性,南部往往不一定比北部沒有能力,給他們一樣的資源,他們可能會比北部更搶眼,我們才能夠藉此達到地方創生、縮短城鄉差距。 新創 青創 More... 青年創業 成功大學 成大 育成中心 以色列 產學合作 余宛如 2018/01/19 | 余宛如 【余宛如專欄】先釐清「青創」與「新創」的差別,再談青年返鄉政策 政府與民間不約而同大談創業的同時,許多人卻不會分辨「新創」和「青創」兩概念的差異,以六都外青年返鄉人數最高的屏東為例,可見只有結合觀念培養、課程培訓以及成果展演三位一體的概念,才能真正促使青年返鄉創業的發展。 屏東 青年返鄉 More... 創投 青創 創業 屏東青年學院 屏東青創聚落 新創 余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