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青少年

青少年(英語:adolescence,為拉丁文「adolescere」的變體,意指成長。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27 | TNL國際編譯

TikTok被非洲多國封殺,除了阻絕色情暴力與仇恨言論,更多是出於政治動機?

索馬利亞人權倡議家加拉德(Elham Garaad)亦認為,塞內加爾及索馬利亞對TikTok施加禁令的決定缺乏民主素養,本質上就是政府在審查言論及打擊異議份子。加拉德稱:「在網路社群媒體活躍的現在,不同的觀點形塑了公眾多元的輿論,然而政府封殺TikTok的行為恐削弱人民對當局的信任以及阻礙民主的進步。」

TNL+ 2023/09/23 | TNL國際編譯

社群平台KOL獲利驚人,81%美國Z世代「夢幻工作」是成為網紅、YouTuber

當網紅或成為KOL所能獲得的利益驚人,不少從事相關行業的年輕人可輕鬆賺到百萬,且即使是很小眾的網紅,也能撐起自己的一番「斜槓事業」。況且許多KOL可以拿到免費的贈品或贊助品,從產品、食物、活動入場券,甚至是旅遊住宿機會等。

2023/08/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健署:青少年性侵通報情侶關係最多,七夕情人節約會5招護身

農曆七夕情人節來臨前夕,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發布新聞稿分享「護身5大招」,保護青少年約會安全,提醒浪漫約會固然幸福,但也可能潛藏危險,應保持清醒與警覺,千萬別被愛情沖昏了頭,希望少男、少女們做聰明的約會者。

2023/08/17 | 德國之聲

紐約市宣布公發裝置禁用TikTok,全美民調近半數成年人支持推全國禁令

美國紐約市決定加入許多地方政府行列,禁止在公務設備上使用TikTok。有民調也顯示,近半數美國人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禁用TikTok。究竟美國各地政府為何會禁用?

2023/08/13 | 精選書摘

黃揚名《你們就是不懂我!》:如果哪天你跟我說要當YouTuber,或是電競選手,我一定不會禁止你

來看看「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黃揚名老師和他兒子的對話,他用32個青少年關心的問題,或是提供建議,或是真心聆聽,也不怕丟臉的寫出自己青春年少時的懵懂無知和尷尬故事,或許可以給你一點新的想法,找到你自己想要的方向,讓你知道青春期也是值得期待的!

TNL+ 2023/08/11 | TNL國際編譯

嘻哈音樂50週年:從音樂風格到街頭潮流,已像馬賽克般鑲嵌在當代流行文化之中

嘻哈後續的發展,證明了事實並不如當時的家長和外界人士想的如此曇花一現,反而不斷地壯大、演化。布朗表示:「嘻哈現在已經征服了世界,你可以在生活的各個角落看到它的蹤影,這絕對不單只是一時的狂熱。」

2023/07/12 | 王昱晴

BBC主播醜聞風暴:第二位受害者聲稱收到威脅訊息,社群平台出現主播的獵巫行動

英國廣播公司(BBC)去年創設滿100週年,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廣播集團,也是世界公廣集團的標竿媒體。今年三月,才因主持人在私人社群刊登政治性言論備受爭議,事隔四個月,《BBC》再度被八卦雜誌《太陽報》踢爆男主播的性醜聞。

2023/07/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BBC明星主持人被控向青少年支付金錢,換取色情露骨照

這名母親還說,她很愛看那個主持人的節目,「所以看到他穿著內褲坐在他家沙發上的照片,我很震驚」,「我一眼就認出他了」。「他身體前傾準備好看我的小孩為他表演。……我的小孩告訴我,『我露了一些東西』,這是視訊通話時的照片』」。

2023/06/28 | 洪瑩霏

美國緬因州眾議會表決通過「性別肯定照護」法案,造福青年跨性別者

美國國內對性別肯定照護的反對聲浪不斷,許多州制訂禁令限制相關醫療行為,LGBT青少年族群的權益恐遭剝奪。美國主流醫療協會紛紛表態支持性別肯定照護,認為此項醫療行為在臨場上適合成年人與兒童。對此,未來美國政府的後續政策與權衡,將影響全美跨性別者的權益。

2023/06/01 | 精選書摘

《島國毒癮紀事》:大學生批貨、中學生當下線,電子煙次文化一路向下衝擊校園

歷經六年的追蹤與田野,採訪了數百位受訪者,《報導者》記者群透過多重面向,為讀者們立體呈現這個被毒品沁染的島嶼,及流竄其上的多樣性毒品;深入用毒╱用藥者的人生,瞭解他們的成癮之路與掙扎,並採訪了第一線的警察、律師、醫師、法官、檢察官、調查員、毒化檢驗員、社工等專業人士,他們如何看待台灣毒品蔓延的現象?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韓國作家李琴䬁:20年來撫慰無數兒童性侵受害者與親屬,也包括她自己

「雖然我一直跟女兒說『不是你的錯』,但其實心裡不停地在想『是不是我的錯』,是我沒照顧好女兒」,李琴䬁直到動筆寫這部小說後,才慢慢放下對自己的自責,「我已經做到我能做的所有事,那時候的社會對兒童性暴力事件並沒有那麼關注,我們受到的教育也是『要聽大人的話』」。

2023/05/27 | 張博丞

【國際新聞圖輯】英國警方成為殺害青少年的頭號嫌疑犯、紐西蘭綿羊人口比首次降至5:1

西班牙皇家馬德里球員維尼修斯,於5月21日的比賽中遭遇種族歧視,被對手球迷辱罵「猴子」。由於維尼修斯是巴西國腳,因此事件引發巴西群情激憤,除了巴西政府親自向西班牙關切此事之外,5月23日,大批巴西民眾也聚集在西班牙駐巴西領事館前,為維尼修斯抗議。里約熱內盧的救世基督像也熄燈以示聲援。

TNL+ 2023/05/13 | TNL國際編譯

聯合國報告:消滅童婚需花300年,每年有1200萬名女孩成為「兒童新娘」

早婚的女孩通常有較高機率遭受親密伴侶的暴力,或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及愛滋病毒(AIDS),且她們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也更高。此外,青少年孕婦比成人孕婦更容易在懷孕及生產期間出現併發症,進而使胎兒生命面臨更大風險。

2023/05/02 | 精選書摘

《睏世代》:高中停止過早上課是正確做法,這個問題沒有模糊的空間

科學家、臨床醫師、教育工作者、家長開始意識到青少年不是魔術師,他們沒辦法用區區六到七小時的睡眠滿足外界對他們所有的要求——他們需要九小時左右的睡眠,而現實中的他們是被逼入了極端的睡眠匱乏。

2023/04/07 | 精選書摘

《擲彈兵》:就在史達林格勒災難之後,成立一個由青少年組成志願師的計畫出現了

台灣首次出版的黨衛軍少將「裝甲麥爾」的自傳。本書不僅帶給我們前線上火爆的氣息,也反映了其麾下部隊的戰鬥過程與發展沿革,更是中下階指揮官在裝甲戰術與領導統御上的實用寶典。這應該解釋了本書為何在德國國內外所引起的巨大關注。

2023/02/26 | 《思想坦克》

為什麼各種爭議「挑戰」在其他社交媒體上很少,但卻在TikTok上常常看到?

TikTok常常因為許多「挑戰」而引發爭議。為什麼這樣的現象在其他社交媒體上很少聽到,但卻在TikTok上常常看到?其中一個原因,在於TikTok所設計的機制。

2023/02/24 | 《思想坦克》

滿13歲就適合擁有抖音帳號嗎?美國國家醫務總監說「不」

這些對於社群媒體戕害下一代身心的焦慮,並沒有簡單的解決之道。因為,全面禁止兒童跟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是不可能成功的,但以現狀來說,完全假裝這不是個問題也不可能。

2023/02/18 | 方格子vocus

【影評】《藍色大門》:我是女生,我不能喜歡女生

畫面中的青澀模樣,是張士豪對於自身的情慾也仍然懞懂不知如何掌握,但隨著劇情我們也知道孟克柔也是一樣的。那個晚上她遇上體育老師也問:「那老師想不想吻我?」對於我們來說當然感到驚駭,畢竟這觸及的是師生戀的禁忌問題,但是對於孟克柔來說,也是在探索自己的情慾到底是指向何方。因為實際上她喜歡的是林月珍,但她卻明明確確地知道她不能喜歡她,她只能喜歡「他」,任何一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