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

韋伯可以指: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德國作曲家
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國作曲家,以創作多部音樂劇聞名
馬克斯·卡爾·威廉·韋伯(Max Wilhelm Carl Weber),德國-荷蘭籍動物學家和生物地理學家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德國法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
大衛·韋伯(David Michael Webb),香港股票投資評論員
馬克·韋伯(Mark Webber),澳洲著名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車手
克里斯·韋伯(Chris Webber),美國NBA的著名球星
霍華德·韋伯(Howard Melton Webb),英國知名足球裁判,曾經是一名警長
阿爾弗雷德·韋伯(Alfred Weber),德國經濟地理學家、社會學家
威廉·愛德華·韋伯(Wilhelm Eduard Weber),德國物理學家
韋伯 (單位),磁通量單位Wb。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03 | 方格子vocus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窺探台灣民主選舉文化的絕佳窗口,「中國因素」卻被刻意隱形了

台灣民主化三十年來的選舉,最大的主旋律被刻意隱形了,不論是統獨,藍綠,或是親中反中的選舉動員口號,中國才是台灣選舉最重要且歷久不衰的背景因素,特別是總統大選。本劇卻很刻意地讓中國消失了,原因當然不言而喻......

2022/05/11 | 精選書摘

《想像「聲辯才博」》:孔子所謂的「君子不器」,就是不拘泥或堅持工具性的理性或知識

孔子講的「不器」,基本上是從道德的立場來講的,認為人生命的根本意義乃在於參與創造一個道德完整的世界(或社會),思考這一類的問題的人應該是社會的領導者,而其他的人從事專業的工作,其目的是解決我們生存的衣食住行或柴米油鹽的日常需要。這一類的知識不是君子需要追求的。

2021/02/09 | 戲言

韋伯與現代社會(二):現代社會經過工具理性洗禮,令人失去自由與意義

德國哲人韋伯認為官僚化是理性的產物,人倫社會實際上變成了純粹的因果機制,人類的活動純粹是自然現象,沒有價值意義可言。回到香港的脈絡,韋伯對現代社會批判對我們有何意義?

2020/07/30 | 精選書摘

葉啟政《從因果到機制》:以韋伯命題闡述「機制」作為理念型概念

韋伯指出,自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以來,理性帶來的不只是對既有(宗教)信念的除魅與知性化,更引來了一個未預期的結果:意義流失現象,並造就了許多「沒有精神的專家」。

2020/06/17 | 《思想坦克》

韋伯逝世百週年:他的慧眼能否看透今日的國際變局?

1877年,當韋伯未滿14歲時,他以兩篇論文作為送給父母的聖誕禮物,題目就相當驚人:〈以皇帝和教皇立場為著眼點的德意志史的開展〉,以及〈從君土坦丁到民族大遷徙的羅馬帝國〉。試想潛伏在這位少年腦海中的「歷史問題意識」,已經多麼地恢弘巨大?

2019/05/05 | 精選書摘

《邊緣的自由人》:「為自己負責」這種近代概念,如何在日本生根?

上帝已死的概念,指的是過去那種「上帝來替人決定安排一切」的神意慢慢消失,人必須自己負起責任。西方近代化發展的背景是如此,可是日本沒有這樣的神,那西方這種近代概念是否有在日本發展呢?

2019/05/05 | 精選書摘

《邊緣的自由人》:一手資料才有價值?那馬克思和韋伯都不算合格的研究者

《當代》引進了台灣前所未知的思潮,將許多艱澀的理論學說整合起來論述,為台灣打開了新的視界,對當時封閉的知識界帶來一定的衝擊。而《當代》就是歷史學家李永熾發表論文最重要的地方,但不是1990年代後學術界要求的那種只注意格式的論文。

2019/04/05 | 精選書摘

《交互比較視野下的現代性》:馬克思、韋伯與黃仁宇的中西文明史比較

如果說馬克思與韋伯對傳統中華帝國的認識受到價值關聯指引下的問題意識與時代條件所限,那麼黃仁宇毋寧是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影響,基於對傳統中華帝國體制運作的深入認識,真心認為西歐發展出來的那套現代性制度才是中國該走的道路。

2019/03/29 | 精選轉載

學姐抱怨「統獨議題每兩年就要出現一次」,這就是韋伯所說的「諸神戰爭」

除了學姐和柯文哲,2008年狂勝的馬英九和2018年成神的韓國瑜也都告訴我們:專心庶務就好、專心賣菜就好,不要談價值、不要談理念,尤其不要談統獨;經濟一百分、政治零分。而零分還能炫耀,可見部分台灣人對政治理念之爭帶有很大的排斥。

2017/09/10 | 精選書摘

韋伯說近代資本主義是基督新教的貢獻,這恐怕是缺乏史實的誤解

韋伯命題是「非」歷史的(a-historical)。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並不是基督新教的貢獻。任何宗教信仰的族群,只要具備當時的有利條件,又碰巧站在西歐北方那個歷史潮流與位置上,任何勤奮的社群都會有類似的成就。

2016/11/15 | 癮翅

給川普上一堂「政治現實主義」課:政治不是為了實踐夢想,而是為了避免災禍

把政治的運作簡化為是商業的談判邏輯、交易原理,這或許是一種省掉不少麻煩的理解。但是如何評價這種簡化的方式、不經大腦的類比,也真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政治到底是什麼?川普需要上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