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韓國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大韓民國 Daehan Minguk),簡稱韓國(한국/韓國 Hanguk),港臺民間亦有稱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則稱南朝鮮(남조선/南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共和制國家,首都為首爾特別市。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30 | 陳慶德

北韓修憲將「擁核」列為國策,最頭痛的應該就是習近平

中國要如何重拾韓半島主導權呢?且面對著於亞太地區美國、韓國、日本乃至臺灣、菲律賓等盟友圍堵中國紅色勢力下,習近平如何重拾亞太話語權?而此點已成為習近平現今最苦惱之點。

2023/09/30 | 蕭如芯

BLACKPINK不續約是否會解散?這四組偶像團體打破「七年魔咒」,成員分道揚鑣也能繼續發行專輯、辦演唱會

世界各地的歌迷都在關心BLACKPINK究竟會不會續約?有沒有可能解散?其實就算離開原經紀公司,團體依然能回歸舞台、出專輯,甚至是舉辦演唱會。例如Super Junior部分成員不與SM娛樂續約,團體依然繼續活動,另也有團體成功從原經紀公司手中取得商標權,像GOT7、iKON、INFINITE都是值得借鑒的案例。

2023/09/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新生代棋王在台灣!22歲許皓鋐奪圍棋亞運首金,戰勝世界前3中、韓名將

9月28日,代表台灣出賽的22歲圍棋選手許皓鋐,一連擊敗世界前三名的韓國選手朴廷桓、申真諝和中國選手柯潔,最終為台灣摘下本屆亞運第4金。許皓鈞:「每一盤都是全力去拚搏,對方實力都比我好,很高興最後有好的結果。」

2023/09/28 | 德國之聲

習近平主動提議訪問韓國,意在制衡蠢蠢欲動的北韓

韓國官員24日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晤韓國總理韓悳洙時,表示將認真考慮訪韓事宜。韓方也積極和中方進行協商,希望能促成習近平自2014年至今的首場訪韓行。學者向《德國之聲》表示,習近平主動提及訪韓,或許是想藉由打出「韓國牌」,隔空向北韓展現態度。

TNL+ 2023/09/28 | 許劍虹(Samuel Hui)

韓國、台灣為何對日本殖民的態度大不同?從「大韓民國的郝柏村」白善燁談起

台灣人本質上並不比韓國人親日,韓國人本質上也並不比台灣人反日。導致雙方對待日本態度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在於南韓1945年以後成為了獨立的國家,需要建構自身的民族主義,那麼殖民過朝鮮半島的日本也就成為了韓國人同仇敵愾的目標。

TNL+ 2023/09/27 | 黎蝸藤

從勾結建商到國際開發密約,韓國在野黨魁李在明涉貪連黨內同志也不挺

不少分析家都指出,李在明的絕食,除了是反尹、反日、反美運動的一部分之外,還有很強的私心。一來是為了向政府施壓,讓政府不要因為貪污腐化的控罪而逮捕自己,二來是挽救自己在黨內怨聲載道的不利地位。

2023/09/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中日峰會時隔4年有望召開,分析:俄朝峰會後,中國欲修復與日韓兩國關係

韓中日3國峰會自2008年首次單獨舉行以來,數次因歷史、政治、國防等問題發生齟齬而影響會議時程安排。報導分析,中方自2019年以來對參與韓中日峰會並不積極,但在北韓與俄羅斯進行雙邊峰會後態度明顯轉為積極,可能是對與俄朝的合作關係感到棘手,認知到有必要改善與南韓政府關係。

TNL+ 2023/09/26 | 貓心(龔佑霖)

林凱威遭疑「詐傷」缺席亞運,背負臭名的味全龍就算拿到冠軍,未來也會被嘴很多年

昔日,味全龍因為為了洗白頂新集團的臭名,才重回中華職棒,花了三、四年的時間,如今成了能夠爭冠的佼佼者之一,但今天遇到這樣的事件,除了有損球隊形象之外,對於林凱威這位球員而言,也得背負逃兵的臭名,我想即便靠著這一步拿到冠軍,未來也會被說嘴很多年。

2023/09/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國會史上頭一遭,表決建議總理撤職、拘捕最大在野黨魁

針對共同民主黨領袖李在明的拘捕同意案也在149票贊成、136票反對、6票棄權、4票無效的狀況下通過,以一票之差越過148票的通過門檻。《韓聯社》報導推測可能有29票來自共同民主黨籍議員。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脫北者指控北韓核試驗場污染地下水,周遭居民感染結核病、皮膚炎等輻射病患增多

北韓人權國際合作大使李信和20日也出席記者會,指出北韓發展核武及飛彈的計畫受到國際關注,但北韓人權現狀也與這些問題同樣重要,「豐溪里核試驗場流出的放射性物質對吉州郡一帶居民健康威脅就是一個代表性案例」。

2023/09/19 | 精選轉載

美韓加黃海軍演痛踩「甲午國恥」傷疤,共軍動員史上最多軍機擾台洩憤

9月15日至29日,美軍聯手韓國和加拿大在黃海展開大規模的海上軍演,讓中國備感威脅與羞辱。更深層的原因是:黃海是中國京畿首要之地的門戶。戰略位置非常敏感。美軍演習地點,最近距離北京僅500公里。「一劍穿心」的當面威懾意味深長。

2023/09/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金正恩結束6天訪俄行,官媒稱兩國關係進入「嶄新鼎盛期」,韓媒:中俄北韓可能舉行峰會

《韓聯社》報導,目前正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訪問的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有可能以將開幕的杭州亞運為契機,在亞運後訪問中國,並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報導引述專家看法指出,不能排除中俄及北韓三國領導人舉行峰會的可能性。

TNL+ 2023/09/16 | 陳慶德

在韓國住過10年的我為何捨棄「自由行」,特別挑選「跟團旅行」遊首爾?

我本著考察動機,挑選的多是自己不曾去過的許多新景點。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現今不少韓國旅遊團,皆曾安排位於京畿道金浦的「漢江新都市Laveniche March Avenue」的「金光水路」(금빛수로),而此地號稱是韓國的「小威尼斯」(儘管跟團導覽的韓籍導遊,對此稱號不以為然),但此處值得一記。

2023/09/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脫北潮再起5:從地獄北韓逃到地獄中國,脫北者差點死於非法器官買賣

過去在北韓接受20多年洗腦教育,又曾在軍隊工作的崔瑜真原本不打算逃到韓國,「總會有種叛國的感覺」,但買下他的殘疾男子在一年後過世,婆婆以「看到你就想到兒子」為由要求她離開,沒想到她卻被放高利貸的黑道抓走,還打算直接把她賣給非法器官販賣業者。

2023/09/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脫北潮再起4:北韓「集市世代」年輕人盼投奔資本主義,不再挨餓

「我聽說現在定居韓國的脫北者大約3.1萬人,但在中國的脫北者多上好幾倍」。朴寶映說,每個人機運不同,有些人在中國生活得很好,有些人則像她當年一樣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他們活在人權死角地帶,這些人都需要國際社會更多的關心與支援」。朴寶映說:「希望未來有一天,想留在中國的人都能得到身分證、真正做為人生活;在中國過得不好的人,也有投奔韓國的自由。」

2023/09/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普亭會晤金正恩約2小時,暗示俄羅斯可協助北韓打造衛星;美國批准對韓國50億美元F-35戰機軍售

金正恩在開場致詞時強調「北韓與俄羅斯關係在外交政策占有最優先順位」,這點顯得意味深長,因為北韓實際在經濟上極為依賴中國,此時特別強調與俄羅斯關係的重要性,很有可能是暗示將更投入軍事及核武發展。13日會談前,北韓也向東海發射兩枚短程彈道飛彈示威。前韓國駐俄大使朴魯璧指出,這次會談顯示北韓與俄羅斯討論的不只是單純的武器問題,而是打算改變兩國關係。

2023/09/12 | BBC News 中文

美越升級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拜登否認要遏制或者孤立中國

這一伙伴關係當中最大的贏面在於它是發生在北京的後院。拜登政府為了將河內爭取過來是付出了很大努力。在過去2年裡,拜登派過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以及其他人極力游說越南。美國的航母也不時停靠到越南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