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音樂

音樂,廣義而言,就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18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伊坂幸太郎《小小間諜合奏曲》:原本夢想肆意翱翔的人,進入社會七年之後變成了什麼樣子?

伊坂在《小小間諜合奏曲》裡想說的,並不是我們應該拋開一切,直接朝追求夢想之路而去的這種常見激勵,而是透過這則甜美可愛的故事提醒我們,再怎樣不同的生活方式,也都將有讓人習慣的一天,所以這才透過角色表示:「不管去了什麼樣的國度,不管在什麼樣的地方生活,當接觸到那個世界最真實的一面,必定得面對一些煩惱與勞苦。」

2023/10/28 | TNL 編輯

【2023金音獎完整得獎名單】:Mong Tong榮獲評審團獎、蘇珮卿拿最佳專輯、露波獲最佳樂團

2023金音獎在本週六舉行,在盧律銘率領的評審團之下,本屆共計有102件作品入圍,將角逐21個獎項,針對本屆的評選標準,盧律銘說:「其實今年非常單純,回到『音樂』這件事本身,討論音樂,不考慮長相、市場性、走紅與否。」至於,金音獎的頒獎、表演嘉賓以及播出資訊,本文也一次整理。

2023/10/01 | 方格子vocus

【專訪】音樂創作人LINION:放棄是一種藝術,但不是「give up」而是「let it go」

於是把大量精力放在放鬆的事情上,比如親近大海、刪減著複雜的編曲,最終甚至刷著一把吉他、一道聲音便誕生一首作品。他是LINION,如果你也是位願意偶爾把時間交給生活的人,聽了會從此愛上他的聲音吧?

2023/09/26 | MÜST 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

一曲〈燃燒吧火鳥〉,是如何讓瓊瑤、高凌風各自有了新突破?

《燃燒吧火鳥》是1980年代瓊瑤的代表作之一,同名電影主題曲節奏感強烈,前衛的快慢有致搖滾曲風,竟是出自寫情歌也拿手的黃仁清。甚至當高凌風後來以模仿秀再度復出走紅電視圈,自唱一首代表作時,每每獨厚〈燃燒吧火鳥〉一唱再唱。一首好歌,讓小說家的電影主題曲有了新的突破,更讓歌者有了事過境遷,再唱仍驕傲的代表作,更是一支可輕易召喚1980年代那美麗又動感的鮮明記憶的時代神曲。

2023/09/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表演藝術先鋒」許博允逝世享壽80歲,一生為台灣音樂、前衛表演藝術開疆闢土

許博允勇於衝鋒闖蕩,為台灣表演藝術爭取許多創作自由,即使在80年代面臨國際現實的挑戰,許博允也要把世界帶進台灣、把台灣帶向世界。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鄭雅麗表示,「如果不狂,如果不是他的衝撞,台灣的文化風景不會那麼精采。」

2023/08/16 | 王祖鵬

「黑人音樂教父」克拉倫斯艾旺特逝世享耆壽92歲,引起Jay-Z、比爾柯林頓等各界弔念

被譽為「黑人音樂教父」的克拉倫斯艾旺特,證實上週末離世,享耆壽92歲,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各界名人悼念,包含前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

2023/08/06 | 方格子vocus

【書評】米蘭昆德拉《玩笑》:對共產極權專制嚴厲批判,對於荒謬人生的絕大諷刺

對於共產專制政權統治的不擇手段,諸如留在國內的人或被迫辭職或下放勞改,遭到跟蹤、竊聽、約談、恫嚇、監禁、入獄等等,米蘭.昆德拉《玩笑》對此有極為詳細之刻畫。

TNL+ 2023/08/06 | 謝宇棻

一首20年前的〈Seven Nation Army〉,為何成為以色列反司法改革示威潮的「主旋律」?

音樂在不少社會運動中,扮演振奮人心的角色,在旋律、節奏與口號的結合下,音樂往往能團結社會運動參與者,甚至用簡易的形式,重申運動的核心價值;有時,在適配的曲風助攻下,還可能吸引像是年輕人、這些常被認為對政治冷感的族群。

2023/07/27 | 王祖鵬

愛爾蘭知名女歌手辛妮歐康諾逝世享年56歲,勇於挑戰權威、對抗不公,多年來飽受精神疾病所苦

愛爾蘭知名女歌手辛妮歐康諾,由家人證實離世,而辛妮歐康諾最廣為人知的音樂作品,當數翻唱美國樂壇傳奇Prince的單曲〈Nothing Compares 2 U〉。不過,除了音樂的表現之外,辛妮歐康諾敢說敢言的「政治」行為,也時常遭致眾人熱議。最知名的事件,就是在電視直播時當眾撕毀教宗的照片。

2023/07/11 | 音音有代誌

電影要如何引起觀眾的興趣?預告片的短短配樂,其實帶有重大的商業使命

如今五花八門的影視產業,要讓人願意進電影院貢獻票房,除了演職人員本身的名氣、改編續作的吸引力之外,就是要透過預告片吊足觀眾胃口,達成「欲知後事如何,請進戲院揭曉」的效果。因此,預告片雖然只有短短的2至3分鐘,卻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先鋒部隊,背負著極為龐大的票房壓力。

2023/06/22 | 音音有代誌

「台灣音樂教父」許常惠:不僅是現代音樂創作先驅,更對民歌田調採集有著莫大貢獻

許常惠不僅在音樂教育界有著傑出貢獻,發起的「現代音樂運動」、展開的「民歌採集運動」更替台灣音樂開拓了更多元的可能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了解有「台灣音樂教父」之稱的許常惠。

2023/06/18 | 音音有代誌

不是音樂電影卻有經典音樂場景?《捍衛戰士:獨行俠》,與另外三部「聽」見場面的電影

有些電影,並非以音樂類型包裝,裡頭與音樂有關的片段卻能讓觀影者心裡泛起無數波瀾,五味雜陳的情緒釀成了經典和回味。今天,我們就嚴選了四部電影擁有名「唱」面的電影,只要憶起這個片段就很容易聯想到該部作品,音樂更具有某種啟示意義!

2023/05/31 | 丁瀚恒

畫說音樂(上):謝赫六法論與西方古典音樂

一個好的樂曲詮釋,永遠不能放在拍子機下對讀,因為無論演奏者抑或音樂自身,也需要一種人性的呼吸。讀出了作品的字裡行間,音樂方能靈動。細心聆聽蘇可洛夫(Grigory Sokolov)彈奏這首奏鳴曲,他巧妙的掌控著音樂的時間元素(例如樂句之間的呼吸、音符之間的斷連)、聲響上的抑揚頓挫,賦予樂曲靈動的氣息以及清晰無誤的方向感。就像中國山水畫那道無形之氣的運行。如此精彩的演奏,不就是氣韻生動嗎?

2023/05/19 | 精選書摘

《skmt:坂本龍一是誰》:我是從約翰凱吉、古典音樂和披頭四的混合開始的啊

1996年,天才編輯後藤繁雄帶著1000個問題前往紐約採訪音樂藝術家坂本龍一,提問過程持續了兩年,後結集為《skmt1》。三年之後,二人又展開了第二次對談,直到2006年結束並收入《skmt2》,整場對話足足進行了十年之久。二書集結成《skmt:坂本龍一是誰》一書。

2023/05/01 | BBC News 中文

俄烏戰爭分裂藝文圈:俄羅斯藝術家要麼支持普亭,要麼面臨審查

尼古拉・拉斯托爾格夫是一個受到國家青睞的表演者的例子。他是柳拜樂隊的主唱,該樂隊常被稱為「普亭最喜歡的樂隊」。他直言不諱地支持克里姆林宮的政策,包括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

2023/04/24 | 音音有代誌

【專訪】古箏演奏家林辰樺:所謂的跨界,其實不一定要Mix在一起

多重音樂元素究竟該怎麼結合?藝術推廣又該怎麼執行,才能走進每個人心中?此刻的你可能有些迷茫,而自小修習傳統樂器古箏、長大卻在英美現代音樂裡闖出一片天,還打造出兩張「她的音樂多重宇宙」專輯的林辰樺老師,要替我們解謎,讓你的腦袋試著跳脫既定思維,還會發現日常生活中的音樂之美。

2023/04/09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我從前認識的某個人》作者臥斧:如果擁有超能力,我要用來多讀點書

「這本書想談的,是一個人如何認識自己?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我們如何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或者,我們真有辦法選擇和決定嗎?」為此,臥斧選擇把主角年齡定在三十歲左右,「年紀還不算太老,人生仍在變化,又身處選擇的十字路口。」

2023/03/19 | 音音有代誌

管風琴身為樂器界的「航空母艦」,音樂家得手腳並用,就像在上面翩翩起舞

身為世界上最老的樂器,管風琴可說是老當益壯,沒有任何樂器能夠蓋過它的聲音,根本就是樂器界的大聲公。最重要的是,它還擁有最廣的音域,最高的聲音甚至可以超出人類的聽力範圍,難怪被稱為「樂器之王」。不過,管風琴究竟是怎麼發出這麼多聲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