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

颱風(英語:typhoon,見名稱由來)屬於熱帶氣旋的一種。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颱風瑪娃及梅雨鋒面雙重影響:日本已釀1死2失聯29傷,5300人留宿新幹線車廂

這場大雨也打亂日本這兩天的陸空交通。往來東京大阪的東海道新幹線,從6月2日下午開始停駛東京站到名古屋站區間列車,直到3日中午才依序復駛。營運這條路線的JR東海公司表示,2日到3日分別在東京站、名古屋站及新大阪站開放新幹線車廂,供行程受阻的旅客在車廂內住宿,總計有約5300名旅客使用。

2023/05/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颱風瑪娃龜速移動,宜蘭雙北7縣市防豪大雨,綠島蘭嶼31日停班停課

氣象局表示,今天持續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半部地區都容易出現間歇性陣雨,隨著颱風北上,環境逐漸轉偏北風,今天清晨4時許發布豪雨特報,警示宜蘭等7縣市防豪雨或大雨。其中,大雨地區為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台中市、花蓮縣;豪雨地區,為宜蘭縣。

2023/05/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颱風瑪娃海警發布留意強風長浪,中南部紫外線達危險等級

氣象局指出,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今天迎風面降雨會增多,預估北部、東半部會轉為局部短暫陣雨的天氣,其中宜、花雨勢最持續、明顯,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會,請注意天氣的變化做好準備。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颱風瑪娃轉中颱最快29日發布海警,台灣各地留意強風長浪

目前瑪娃位置約在鵝鑾鼻東南東方910公里海面上,現在強度減弱,行進速度又變慢,未來就算是增強,大概也是中颱上限到強颱下限之間;預估路徑仍然會是在30日或31日期間向北迴轉,往日本方向移動。

2023/05/28 | TNL 編輯

颱風瑪娃轉變為「大眼颱」:白日高溫炎熱,宜蘭、花蓮、大台北地區晚間提防陣雨

今(28)日台灣各地受到瑪娃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各地白天天氣晴朗穩定,中午高溫炎熱,各地高溫都有30-34度,尤其是台南高雄,氣象局發布了高溫黃色燈號,不過這種穩定天氣,到了晚間將會有所改變,氣象局不排除週一有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機會。

2022/12/28 | If Lin

【2022熱門關鍵字回顧】9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過世,台東發生規模6.8地震

【2022年9月熱搜回顧】本月國際大事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辭世,享耆壽96歲。網球名將費德勒也在本月宣布退休。而台東則發生兩次規模超過6的內陸強震。

2022/10/28 | 梁敏萱

【圖表】颱風遇到台灣就轉向?為什麼過去3年未有颱風中心登陸

今年第22號颱風奈格有可能北轉直撲台灣,有機會成為近3年來第一個中心登陸台灣的颱風。然而,2020年起就無颱風中心登陸台灣的情形,是上天保佑、還是氣候變遷惹的禍?颱風未登陸又會帶來什麼問題呢?

2022/10/24 | TNL 編輯

連日大雨沖刷,汐止工建路路面下陷,3公車路線改道、部分路段交管中

汐止工建路因為連日大雨沖刷,路面下方有土石流失,造成路面下陷,因此馬上進駐進行路面搶修。目前先採低壓灌漿穩定地盤,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修復路面。

2022/10/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颱風尼莎釀全國災情268件:汐止伯爵山莊土石流、康樂隧道口土石崩塌、北橫多處坍方逾200民眾受困

颱風尼莎帶來豪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6日晚間表示,統計全國災情共268件,多為積淹水和路樹災情,其中北市災情多達208件,宜蘭縣台7線仍有88車、254人受阻。指揮官、內政部長徐國勇會中和宜蘭縣進行視訊會議連線,以瞭解災情、掌握相關救災進度和所需支援,他表示,目前災情並無傷亡,是不幸中的大幸。

2022/10/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颱風尼莎持續西進:氣象局估晚間8:30解除海警,宜蘭縣4校明日停班停課

氣象局預報員徐仲毅在颱風記者會中表示,尼莎在過去3小時強度變化不大,仍然維持輕度颱風上限,不過往西過程中有增強的可能,暴風半徑還會擴大;若尼莎路徑無特殊變化,預計晚間8時30分將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2022/10/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輕颱尼莎來襲:擎天岡累積雨量逾600毫米,北宜山區防超大豪雨

颱風尼莎暴風半徑有擴大趨勢,今天白天是相對離台灣較接近的時候,雨勢最大為今、明兩天。由於迎風面北台灣、宜花降雨明顯,昨天凌晨到晚間11時30分,台北擎天崗累積雨量已達601.5毫米。

2022/10/16 | 李芯

輕颱尼莎來襲: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今明雨勢最明顯

氣象局預報員徐仲毅表示,雨勢今日比較集中在北部、東半部,明日花東雨勢可能減緩,但是桃園以北和宜蘭的雨勢會持續,甚至在東北季風持續吹拂的影響下,也不遜於今天。

2022/10/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輕颱尼莎發布海警:陸警機率低 ,北台灣嚴防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帶來豪大雨

受到尼莎影響,北台灣跟東北部的降雨會持續,尤其16日雨勢會比今天更為明顯,17日尼莎進入南海後,北方高壓會帶來東北季風,屆時颱風外圍跟東北季風將在東北部形成共伴效應,北台灣迎風面將會降雨明顯,桃園以北及東北部要提防豪大雨發生機率。

2022/10/02 | 《科學月刊》

中央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微型浮標,觀察海面「白帽」覆蓋率可預測颱風強度

白帽是指海浪破碎後,在波峰周邊形成白色浪花,是由大洋中波浪破碎時將把空氣捲入水體所造成。中央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微型浮標,可觀測波浪的頻譜與海表面的傾度,以推算白帽覆蓋率。理解白帽的覆蓋特性,將對颱風強度的預測有所幫助。

2022/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有紀錄以來首次:2020年至今尚無颱風登陸,專家分析罕見現象可能原因

過去已有不少研究都提到,聖嬰(反聖嬰)現象對於颱風的生成位置有明顯影響,但是對於侵台颱風個數是否有顯著影響,則沒有定論。

2022/09/13 | TNL 編輯

(更新)颱風梅花緩慢北上估計傍晚解除海警,豪雨影響台鐵平溪線單日兩次落石撞擊事故

今(13)日清晨台鐵平溪線列車煞車不及,撞上比人高的巨石,列車上並無旅客,司機也無受傷,但列車車頭用來排除路面障礙的排障器受損。不料中午後另一列車又在平溪線發生相同事故,幸無人傷亡。

2022/09/10 | 《思想坦克》

為什麼古早時代颱風的名字不只洋味十足,還清一色都是女性的名字?

1950年代前後開始,由於有關當局堅稱99%的人民支持用女性名字稱呼颶風,所以在往後的十幾年裡,每一個在海上自然生成的熱帶氣旋,都被理所當然地冠上女性的名字,直到1970年代,事情才開始慢慢轉變......

2022/09/02 | TNL 編輯

中颱軒嵐諾逼近、氣象局發布海警,專家指移動路徑猶如伸卡球,3階段有不同外力影響

彭啟明提醒,2-3日會是軒嵐諾最接近台灣的時候,目前仍存在的兩個變數,是北轉的路線是否會偏移、軒嵐諾是否還可能會再「變胖」;氣象局今天已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至於是否會有陸警,仍要看這兩個變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