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飛行員

飛行員(英語:pilot)或稱機師。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6 | 精選書摘

王立楨《飛行線上》:尾翼中彈——李鉅滔中尉敵區偵巡遇埋伏

本書集合12名不同世代的空軍飛行員的遭遇,當中有戰鬥機飛官,參與救援任務的水上機機組,從敵後歷險歸來的電戰機,還有跳傘救生待援的飛行員,大家都有一段驚心動魄的經歷。作者王立楨多次的訪談與整理,親自傾聽當事人的口述故事,經過各方的查證與確認之後,撰寫成「飛行員的故事」系列作品。

2023/03/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盛頓郵報》:台灣戰機飛行員不足,需要更多「捍衛戰士」因應台海衝突

台灣須補進約100名新飛行員來駕駛這些即將於3年後交機的戰機,但根據台灣立法院數據,台灣空軍2011至2019年一共僅新增21位飛行員。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揭仲說:「要在未來3年補足這個短缺,難度會非常高。」他說:「台灣資深飛行員的人數將更加不足,他們負擔會更加沉重。」

2023/02/22 | 德國之聲

F-16 vs 米格29:戰鬥機性能大比拚,哪款更適合烏克蘭?

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烏克蘭利用各種機會強調西方軍援的重大意義。無論是F-16,還是米格29,都具備改變戰爭走向的超強實力。烏克蘭方面迫切希望獲得這類戰鬥機。那麼,這兩款戰鬥機究竟有哪些特性呢?

TNL+ 2022/10/31 | 許劍虹(Samuel Hui)

西方飛行員訓練中國空軍除了受高薪誘惑,是否還有其他更低劣或者高尚的政治動機?

不過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中共能透過這些退役的西方飛行員口中瞭解美國和北約國家空軍的發展情況,這些退役的西方飛行員又何嘗不能瞭解到,甚至於間接掌握中共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的第一手態勢?

2022/10/19 | Abby Huang

中國以年薪864萬利誘英國退役飛行員協訓解放軍,澳洲也傳有退役飛官遭吸收

中國正在試圖吸收擁有駕駛西方戰機經驗的飛行員,英國政府表示,目前約有30名前英國飛行員前往中國為解放軍訓練軍人,我國國防部表示,因為自由市場,我方飛行員仍有到中國民航任職,但目前未聽聞中國招募我國離退飛官協助訓練解放軍的計畫。

2022/08/28 | BBC News 中文

COVID-19疫情與航空旅行:乘飛機出行究竟何時才能恢復正常?

工資是航空公司和機場運營商的最大成本之一。疫情期間,許多僱員和承包商離開或被解僱,現在沒有足夠的員工來滿足需求。事實證明,說服人們回來是困難的。許多人找到了受疫情經濟影響較小的工作。

2022/08/17 | BBC News 中文

人工智慧讓未來戰鬥機更「善解人意」 ,實現與飛行員「人機一體」

設計人員希望暴風戰鬥機中的人工智慧發揮守門員的作用,避免出現飛行員面對海量的輸入訊息應接不暇的情況。

2022/08/04 | 精選書摘

《特種部隊專用的心智鍛鍊課》:這一切表明,當目標是成為最頂尖,「回饋」是多麼的重要

回饋需要發自真心的好奇,以瞭解剛剛發生了什麼。幾乎總是有一門技術課和一門心理課需要學習。你是否無法集中注意力?你是否全身心投入?過度自信?不耐煩?被別人嚇到?疲憊不堪?

2022/07/06 | 精選書摘

《飛行的樂趣》:一般人都認為,速度越快,花費越高,但在航空業情況可能正好相反

《飛行的樂趣》可說是一部熱情且鼓舞人心的精采作品。愛蜜莉亞.艾爾哈特透過親切幽默的筆觸,娓娓道來她處處充滿探險的童年、有點反骨的青少年時光,以及為了追求遨遊藍天的飛行夢想,勇於挑戰社會價值、傳統規範的無畏與堅持。 

2022/06/26 | 方格子vocus

從《捍衛戰士:獨行俠》學商管思維:不是飛行機的問題,是飛行員

面對敵方先進百倍的軍機,要如何勝利?成功與否其實不是飛行機的問題,是飛行員。(雖然這段我覺得是有點太絕對了,但不可否認的是人才的重要性。)

TNL+ 2022/06/25 | 許劍虹(Samuel Hui)

【趣史鑑定團】美國空軍英雄二戰最後一次瘋狂任務:讓阿爾卑斯山的白朗峰放屁

參戰兩年的安德森與葉格知道戰爭即將結束,自己也準備要被調回美國,相約要一起執行最後一趟任務。不過執行最後一趟任務的目的不是為了擊落更多德國戰鬥機,兩人此刻最不缺的就是戰果。他們仿佛變回了大男孩,要做一些看起來瘋狂的事情。

2022/06/09 | 精選轉載

Maverick、Iceman、Wolfman⋯⋯《捍衛戰士》最不真實的部份,就是角色的無線電呼號「太酷了」

曾經在某個戰鬥機飛行員的訪問影片裡聽到,他覺得《捍衛戰士》最不真實的部份其實是角色的無線電呼號「太酷了」。真實的呼號(callsign)大多會跟飛行員幹過的蠢事有關,不然就是在開他們名字的玩笑。

2021/12/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19歲少女獨駕飛機環球,來台讚珍奶「裡面東西有點怪但我超愛」

擁有英國、比利時雙國籍的羅瑟福德,8月18日從比利時西部庫特萊-威弗爾哲機場啟程,開啟5萬1000公里旅程,途經飛越5大洲52國,包括美國、俄羅斯和哥倫比亞等,她說,自己現今大概已經完成了全程的五分之三。

2021/04/11 | 精選書摘

《我們必須去》:詭異的棺材超買記,多出來的那具原來是為他準備的!

本書都是當事人親口講述的傳奇史蹟,透過作者親切易懂的文字、完全正確的飛行術語及名詞加以呈現。這是真正的「駕駛艙視角的飛行故事」,彷彿就像發生在眼前。

2021/04/01 | 許劍虹(Samuel Hui)

與共軍米格機的空中周旋:犧牲自己掩護長官撤退的「偵察英雄」施龍飛教官

犧牲自己掩護長官撤退,又平安將受傷的飛機飛回基地,讓施龍飛獲頒第九屆國軍克難英雄的殊榮,得到全國軍民同胞的敬仰。

2020/10/29 | TNL 編輯

服役逾40年「F-5E」戰機失事飛行員重傷不治,專家籲:勇鷹號快生產投入空軍

學者分析,F-5E機型老舊,發動機已30年沒生產,都是不斷翻修。飛機飛在空中飛了40年,在不斷翻修的過程中,可靠度會降低。

2019/03/08 | Abby Huang

【影音】捍衛飛行員的「幕後功臣」:女航醫張簡芝穎同乘IDF戰機

航醫對於飛行員來說,等於是他們的「家庭醫師」,除了生病感冒會碰面,航醫平時也必須掌握飛官生理、心理健康狀況,做飛行員健康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