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食安

食品安全是一門跨學科領域,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食品保存及銷售等步驟中,各方能如何保障食品衛生與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及防範食物中毒,食品中毒定義為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則稱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藍營縣市禁用液蛋陳吉仲籲先從專業了解,食藥署宣布一週內完成輔導全國液蛋加工廠

由於近期發現有液蛋加工廠曾購入巴西等國家進口蛋品,與國產蛋混合成液蛋,涉違法標產地「台灣」,地方衛生局依法開罰並移送偵辦。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本週也會啟動液蛋稽查,約50多家加工廠全部「掃一遍」,全面輔導業者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正確標示產地。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在野批陳吉仲請辭為救賴清德選情,侯友宜:去留不重要人民最關心食安,蘇貞昌:盼為台灣做事者不孤單

正在美國訪問的侯友宜受訪表示,人民最關心的是食安問題,到底有沒有逾期的蛋流入到市面,最主要是把蛋從進口到整個流向跟人民說清楚講明白,個人去留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要不斷去反思,了解整個過程,給人民清楚的交代。

2023/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好市多又出包:自有品牌氣泡水疑混入塑膠異物,2520組即起下架回收

繼先前莓果、乾酪等產品分別被檢出A型肝炎病毒污染、致癌物環氧乙烷農藥殘留,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好市多自有品牌氣泡水疑似混入塑膠異物。因好市多主動通報與回收,若調查未發現違反其他衛生標準或法規,主管機關就不會對其開罰。

2023/07/11 | 方格子vocus

好市多起司檢出含致癌物「環氧乙烷」:吃下肚會如何?其他國家怎麼規範?

環氧乙烷在食品處理和包裝過程中的使用應受到嚴格的控制和監管。目的是確保環氧乙烷的殘留量符合相關的法規和標準,以保護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各國通常設定了相應的限制和監測要求,確保食品中環氧乙烷的殘留不超過安全限制。此外,食品業者也應該嚴格控制使用環氧乙烷的過程和量,以減少殘留風險。

2023/07/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好市多起司檢出含致癌物環氧乙烷,主動聯絡1300名會員辦退貨,食藥署:最重可罰2億元

這並非首次有進口產品被檢出環氧乙烷,去年哈根達斯使用的香草精受污染被驗出含環氧乙烷,包括法國、比利時、台灣等多個國家發布回收警訊;今年4月台北市衛生局則公布「檳城阿來白咖哩麵」及「Indomie特色雞肉風味湯麵」檢出殘留環氧乙烷。

2023/05/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王品董事長陳正輝:新品牌半年沒賺錢就得割捨,餐飲業缺工借鏡日本祭兩大解方

連鎖餐飲龍頭——王品陳正輝指出,日本已邁入高齡社會,服務業面臨的問題可借鏡給台灣,但日本有能力吸引大批求學僑生,台灣在緩解缺工建議可從兩策略下手。第一,善用中高齡人力;第二,研發機器人協助送餐,導入更多自動化設備。

2023/02/07 | 方格子vocus

壽司郎事件與「打工族的恐攻」,愚蠢行為連環爆背後的六大因素

最近網路上流傳一支高中生跑到迴轉壽司連鎖店壽司郎亂舔的影片,導致網友撻伐、壽司郎股價暴跌,重創外界對迴轉壽司營運模式的信賴。不過這類型的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談一下壽司郎的事件,而大家也可以藉這個機會思考迴轉壽司之必要。壽司現做現吃不是比較好嗎?有時候只是看的壽司在轉盤上轉來轉去,也沒看到想吃的種類,有些不那麼暢銷的口味就這樣放著讓食材轉到很不新鮮。

2023/02/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壽司郎不接受道歉,對舔醬油瓶青少年告到底;日本超商也傳「打工恐攻」,店員惡作劇漏尿嬉鬧

日本推特最近流傳一段發生在壽司郎分店的「迷惑行為」(日文迷惑意為使人困惑、為難等)畫面,可以看到一名男性顧客先拿起醬油瓶舔瓶口,又從茶杯放置處拿起一個茶杯,舔完茶杯杯緣後放回原位,最後是把自己的口水抹在轉盤上的壽司上。

2023/01/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醫診所混入硃砂造成民眾鉛中毒,環保署公告列管四氧化三鉛,致人於死最重處無期徒刑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表示,過去曾發生中醫混入四氧化三鉛,造成民眾鉛中毒的事件,昨(12)日正式公告將四氧化三鉛列管,未來若造成人體健康危害甚至致死,則可處無期徒刑、併科最高新台幣1000萬元罰金。

2023/01/05 | 讀者投書

營養午餐讓小學生喝到餿水,該負責的是團膳廠商、校方,還是縣市政府?

原來當上到下、從裡到外層層管理鬆懈而出現食安問題時,教育局和衛生局聯手徹查懲處團膳業者即可,罪不到己!退一萬步,重罰嚴懲可奏效、換一家業者會較好,但怎麼換?換給誰?試問雙北哪一家團膳公司近年來沒有記點罰款的違規情事?

2022/12/23 | 楊士範

【未來大人物】來自馬力歐的一封信,敬你們

回顧2022年,「未來大人物」一路走來,就如同創立關鍵評論網過程類似。做不一樣的事情、不一樣的媒體,跟年輕人對話...至今也在每一年每一批未來大人物身上看到。

2022/11/16 | TNL 編輯

縮短日本福島食品檢驗時間,台南市投入650萬元啟用輻射檢測系統保障食安

今年2月,台灣解除日本福島核災食品的進口限制令,更祭出3項原則與3項因應措施,不過許多民眾仍存有疑慮。台南市市長黃偉哲今(16)日宣布啟用輻射檢測系統,期望增強台南市民對食安的信心。

2022/11/10 | 方格子vocus

農藥就是「毒」?如何讓植保專業的年輕人能夠為自己驕傲?

台灣社會歷經了許多藥劑參入食物的風波「巴拉刈」、「瘦肉精」等,大眾很容易陷入恐慌的情緒中,另一個層面來說,我也意識到這些知識,是出社會後在藥物毒物所的培訓課程「農藥登記」、「農藥代噴」和「農藥管理人員」才進一步了解的,這也反映了過去學術訓練的不足。

2022/08/24 | 法操FOLLAW

哈根達斯下架事件:什麼是環氧乙烷?有農藥殘留就是食安出問題嗎?

哈根達斯在上個(6)月被驗出含有致癌的農藥殘留,但有殘留就代表有危害與食安危機嗎?來看看各國食安法規與容許殘留量的不同。

2022/07/18 | 廣編企劃

【動畫】有些蔬果農藥洗不掉,你還放心給家人吃嗎?全台唯一百分百檢驗電商平台「無毒農」把關農藥殘留0死角

蔬果外觀看不到的「農藥殘留」問題,是最常見的食安危機之一,非常值得留意。「無毒農」是台灣唯一「全產品檢驗」的農產平台,用最嚴謹的態度與決心,為消費者把關平台上的農產品安全。

2022/01/05 | 環境資訊中心

家樂福2025年停售「籠飼雞蛋」,動保團體呼籲政府提出廢籠期程、分級制度  

台灣雞蛋的產銷機制,仍停留在「以數量、重量計價」的邏輯,只在乎產量卻不在乎生產過程。唯有提供消費者透明的資訊與選擇的權力,才能撼動台灣傳統格子籠雞蛋市場,提高非籠飼雞蛋銷售比例。

2021/12/23 | 李秉芳

CPTPP談判「福島食品進口」必定討論,陳吉仲:「核食」是污名化,全世界僅剩台灣和中國未開放

CPTPP會員國都已經解除對日本食品的管制措施,來自日本包括幼鰻、肥料、高接梨、寵物飼料都已經開放。但台灣和中國都還針對福島五縣的9大類食品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