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餐飲業

飲食業又稱餐飲業,是指負責在家以外的地方提供餐點的企業、商家或服務,包括餐廳、飯店、飲料店、外燴等各種形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9/19 | 胡芩

為什麼店家被打「一星負評」就會暴走抓狂?消費者反映意見一定是充滿惡意嗎?

店家選擇使用Google商家,勢必要有能接受消費者負評的度量,有時對方留下一顆星,評價的文字未必是很糟糕的,就像這次消費者只是表達芒果不熟,並沒有做多餘的謾罵,其實就是店家的反應過激,才會造成其他網友的反感。

2023/09/09 | QSearch

大數據看缺工:餐飲、旅遊、觀光、航空業怎麼討論「人力荒」問題?

後疫情時代到來,觀光餐旅產業正逐步邁向復甦,然而民眾對於美食、旅遊、娛樂等需求的爆炸性增長,亦使人力資源供不應求,使「缺工」議題日漸浮出檯面,隨著各國湧現報復性旅遊人潮,航空業也陸續傳出缺工潮,甚至引爆航班停飛、地勤罷工、行李堆滿地等事件。結構性的「缺工」挑戰,大家怎麼看?

2023/08/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疫後餐飲業復甦店面難尋,多品牌集團捨百貨商場轉「包棟開店」成新趨勢

餐飲高層分析,過去餐飲業者喜歡進駐百貨商場,雖有包底抽成、成本較高,但商場自帶人流,公共空間和消防措施都有業主規劃,為餐飲業省去許多麻煩;但本土疫情爆發時期,商場人流歸零,餐飲業者苦不堪言,生意不夠好還會被「趕出去」,導致疫後餐廳進駐商場的意願日趨保守,業者自主「包棟」開店成為趨勢,且在疫後更為明顯。

2023/03/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住宿、餐飲業受疫情影響擴大男女薪資差,女性得多做58天才與男性同酬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受僱員工薪資調查,台灣女性平均時薪314元,為男性373元的84.2%,兩性薪資差距為15.8%。勞動部表示,2021年受疫情影響,住宿餐飲與製造業景氣差異擴大男女薪資差,2022年維持相同差距,女性需比男性多工作58天才達整年薪資相同。

2022/12/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積電設廠帶動鳳凰城房價飆漲,台灣餐飲品牌搶搭「淘晶熱」插旗,「小台北」可望成形

半導體大廠台積電赴美設廠,前進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近千名的台積電工程師及家眷揭開「淘晶」熱潮,該投資案及相關產業鏈的板塊移動,都將為鳳凰城周邊帶來龐大經濟效益。不少台灣連鎖餐飲品牌已搶先台積電布局鳳凰城周邊、瞄準民生商機。

2022/10/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疫後消費新生態:餐飲業加速邁向「電商化」重新擁抱商機,百貨業需找回習慣電商消費的民眾

餐飲業高層分析,員工薪資福利、食材採購議價,都得仰賴規模經濟,集團化才能發揮綜效,未來「大者恆大」趨勢更加確立,餐飲市場上除了「連鎖餐飲集團」之外,恐怕只剩就近服務消費者的小吃攤,中型業者幾乎很難有生存空間。

2022/09/15 | 518職場熊報

空班時間(兩頭班)雇主不給薪是否違法?踏入餐飲業前不可不知的班表秘辛

在中餐與晚餐之間,出現空班導致兩頭班(兩段班)的出現是餐飲業的常態,老闆不願意支付休息時間的薪水,許多在餐飲業的兼職打工者,只能被迫回家休息。導致產生一整天都有被綁在店裡的感受,薪資卻不成正比。

2022/05/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行政院拍板新一波振興經費345.6億,餐飲、服務、運輸、觀光等產業89.9萬人受惠

2022振興措施總經費為345.6億元,其中包含特別預算127.5億、公務預算50.3億,以及就安基金約167.8億元,將對餐飲業、服務業、運輸業、觀光業、減班休息勞工等提供振興補助,估計受惠人數達89.9萬人。

2022/04/07 | 精選書摘

程天縱《創新有理》:對服務業來說,顧客是「上帝」,還是「資產」?

本書聚焦於「創新」。可以說,從「想像力」開始,激發了「創意」,動手做出新的「發明」,加以商業化之後,創造出新的產業,這就是整個「創新」的過程與結果。

2022/04/07 | 518職場熊報

招募員工設定「徵才條件」注意三地雷,避免觸法人財兩失

企業店家從招募員工到僱用,需耗費許多時間與心力才能找到一位適合的員工,如果員工做不久,前面所花的力氣就白費了。而招募新員工時,從刊登徵才、邀約面試、篩選人才直到僱用,老闆、人資們又該注意哪些重點以免違法受罰呢?

2022/01/22 | 潘柏翰

本土疫情升溫加強防疫:宗教團體即日起停辦遶境、搶頭香,大眾運輸內23日起禁止飲食

徐國勇也提醒,民眾至宗教場所,務必全程佩戴口罩、落實實聯制、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另外,也請民選公職人員及政府官員在春節防疫期間勿到宗教場所跑攤,以為民眾表率,共同努力團結對抗疫情。

2021/11/28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尋味台灣80年:從麵粉美援、傅培梅到麥當勞,21世紀台灣美食也隨著全球化名揚國際

1980年代,由於台灣經濟發展迅速與國際貿易發達,在政府有意藉外國的新觀念來刺激國內餐飲業,美國政府要求我國應開放外資來台,以及國內社經結構轉型、外食人口大幅增長的情況下,乃開放國際連鎖服務業進入台灣市場。

2021/09/17 | TNL 編輯

foodpanda要求平台刊登價格需與餐廳店面一致,公平會重罰200萬

公平會認為,餐廳本可依各種服務成本採取不同定價,是否接受「顧客自取」也應自由決定,但是foodpanda限制合作餐廳於平台刊登價格與實際店內價格一致,野限制合作餐廳不得拒絕「顧客自取」訂單,構成公平交易法第20條第5款「以不正當限制交易相對人之事業活動為條件,而與其交易之行為」。

2021/08/06 | 廣編企劃

王品集團IT升級轉型——數位化體質對抗疫情衝擊,遠傳雲端化服務成餐飲業靈活致勝關鍵

看臺灣餐飲龍頭王品集團如何善用遠傳的雲端服務打造 IT 升級轉型,找到抗疫的關鍵能力,打造靈活致勝關鍵。

2021/08/04 | TNL 編輯

紐約市要求進入室內場所出示接種證明成全美首例,餐飲業者盼有明確指引避免員工涉險

美國COVID-19疫苗供給無虞,卻面臨疫苗質疑者堅持不打的難題。白思豪強調疫苗是保護民眾與確保經濟復甦的關鍵,「如果你想完整參與我們的社會,你就必須接種疫苗。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