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4/28 | 賴明君

新加坡公布2023第1季房地產數據:房價漲幅3.3%、空屋率創5季以來新高點

新加坡政府在28日公布2023年第1季度的房地產統計數據,房屋交易量、房價與空屋率皆有所成長。而在公布房產數據之前,新加坡也於27日,開始實施新的打房政策,將外國人的買房印花稅,從原先的30%,調高至60%,希望能夠有效打擊過熱房市。

2022/12/22 | 《思想坦克》

少子化衝擊下,台灣房市最後的狂歡或許將在兩三年內結束

2020年後這波房價上漲,或許是最後的狂歡。現在要促進生育,扭轉趨勢已經來不及,就算真的能立刻改變,現在的新生兒要成為社會中堅也是20年後的事情。

2022/05/14 | TNL 編輯

第5波打炒房蠢蠢欲動:央行可能限縮30年房貸,針對4類對象「首購族」不受影響

對於外界指限縮20或30年貸款年限,將衝擊首購市場,令年輕人負擔更重,更買不起,央行澄清首購族不受影響,未來若限縮貸款年限,會是針對目前管制的「受限房貸」,限縮其貸款年限。

2022/03/25 | 精選書摘

Sway《買房勝經》:中古屋的定價當然是屋主的開價,但黑心房仲的開價就有貓膩了

《買房勝經》係由《黑心建商的告白》三部曲彙整增修,剖析業界代代進化的手法,並加入Sway近年的觀察與提醒,從預售屋、新成屋和中古屋等各類物件提綱挈領、查找重點如:建商話術、黑心建材、賞屋功課、黑心投客屋包裝術、房仲對應、屋況觀察、公設點交、殺價與合約指南……

2021/06/20 | 丁丁

晚買不如早買,年輕人如何克服不足的資金、靠自己購屋?

首購買房不用過度擔心,購屋不難,最難的是人的決心毅力跟自律,當你願意為了這件事而積極付出的時候,其實說穿了,就只不過是要不要犧牲生活品質來換一間房子、一份資產、一份儲蓄而已。

2021/04/02 | julia

【小資的煩惱】以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到底租房好還是買房好?

曉姿心想,如果能用「哪個長期下來比較划算」的概念來分析買房與租房,何嘗不是個思考的切入點呢?

2021/04/02 | julia

【購屋五大元素】請問張金鶚教授:如何成為「屋主」而不變成「屋奴」?

經由馬妮引薦,曉姿認識了張金鶚教授,在與他討論之後,曉姿懂得如何評估自己該不該買房、買房如何成為「屋主」而非「屋奴」,以及相當重要的購屋「五大元素」。

2021/02/09 | 鄭紹鈺

新加坡「住者有其屋」政策(下):台灣應向新加坡學習,盡可能減少首購族門檻

我認為新加坡模式當中,真正最為可取之處 — 除了大規模興建社宅之外,就是盡可能減少首購族門檻,讓年輕人在30來歲,至少能繳得出第一棟房的頭期款。

2020/12/07 | TNL 編輯

央行總裁楊金龍今臨時召開記者會,宣布貸款4大新規打炒房

央行今天宣布推出4項不動產貸款針對性審慎措施,限制公司法人、自然人購屋和餘屋貸款成數。央行強調,這些措施針對的是高風險投資客,不會影響到首購族和換屋需求。

2020/11/08 | 丁丁

近幾年建案常見的「新加坡式建築」有哪些特色?

因為開挖與基礎成本高,也因容積不夠用,所以只好犧牲公設空間與店面,來滿足住家與車位的需求比例。所以有這稱呼的建案,普遍都會有著相同的特性。

2020/07/30 | 方格子vocus

除了「板橋門牌」自帶流量,為什麼「江翠北側重劃區」這麼火紅?

江翠北目前的房價是否有泡沫,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從自住的角度出發,符合自身的居住需求、滿足口袋預算,多做一些準備功課,就可以有效規避購房的風險。

2017/12/27 | 好房網

建商拋燙手山芋:小心買屋送裝潢假好心,「灌水實價」虧更大

其實,要判別很簡單,因為這類「燙手宅」都已交屋,只要趁晚上觀察點燈率,就能知道空屋是否過多,如果都沒有人入住,賣壓自然沉重,建商價格相對好殺。

2017/12/04 | 好房網

房市差為什麼還是挑不到好房子?「價跌量縮」之後的變化

當房市好的時候,大家是在「價格」的層面「不好買」;可是當房市差的時候,則是在「標的」的選擇上面「不好買」。

2017/05/17 | 好房網

建商「買菜送蔥」藏陷阱,小心實價登錄灌水抓交替

最近的建商都已經窮途末路、狗急跳牆,這種招數只會越來越多,甚至推陳出新,如果消費者只因為以為貪到便宜的表面蠅頭小利,讓市場秩序崩盤,最後也難逃被實價黑洞反噬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