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09/01 |
《地納於心》:公屋詩系的記憶書寫,獨一無二的地方經驗和場所精神
公屋、街道和飲食,緊扣了香港普遍的共同經驗,三者仔細區分亦有不同之處。公屋和街道同是空間,前者是居住空間,容納的更多是私密體驗,是區隔外界的避風港;後者則為公共空間,像波特萊爾形容人來人往,充斥陌生群眾行走和聚集的大街。而飲食和地方相連,異鄉人最容易因味道彷彿回到故土,既私人又公共的舌尖世界。從篇幅來說,周漢輝顯然最用心於「輯一香港公屋詩系」,接近全書的一半,詩量遠超於其他兩輯,也是詩集最令人驚喜之處。
TNL+ 2023/08/29 |
【香港新文學】詩境與土耳其咖啡的享受——讀鄺健行《摘藝西東:希臘﹒中國》
雖說全書以專欄雜文為主軸,但鄺健行教授從不輕視,他在〈自序〉中明言自己下筆擬稿都用上「正學」文章的態度,寫得十分認真。能融化知識學問,平衡理智與情感的文章,本身都可以歸入學者散文一類。香港的學者散文發展成熟,蔚為大觀,名家輩出。若究其系譜脈絡,自可上追五四時期的胡適、周作人和梁實秋等學者作家。當中,鄺健行教授就多次提到周作人。文章風格有沒有受到影響,這不好說,留待他人研究,但至少深入了解過周作人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