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義大利小島3天湧入8500名難民,總理梅洛尼籲歐盟減輕「無法承受」的壓力

拉姆培杜薩島與突尼西亞沿岸相距僅145公里,長期以來一直是北非移民船隻的登陸點,但本週最多可容納400人的移民中心不堪負荷。根據聯合國難民署數據,9月11日到13日,約有8500人搭乘199艘船隻抵達拉姆培杜薩島,人數超過當地所有人口。

2023/09/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歐洲政壇普遍支持、業界跳腳,北京促對話磋商

Politico.eu認為,馮德萊恩對中國電動車啟動調查確有爭議空間。直到近期福斯汽車(Volkswagen)在中國銷量仍穩居第一,BMW與賓士則穩坐中國的高檔汽車市場。這也代表中方若報復,德國車企受的傷會比其他歐洲車企更重。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CPCA)的統計,法國車在中國市佔率到今年8月底已掉到只剩0.4%,德國車則還有高達17%。

2023/09/05 | 袁齊

歐洲狼8年增加6000隻:農民抗議威脅家畜與人類,歐盟擬重審狼受保護地位

狼群在歐洲多處地區回歸,對家畜及人類造成威脅,引起農民的反抗。農民認為狼群數量已有顯著成長,不再是需受保護的對象,要求歐盟執委會重審狼現今受保護的地位,並希望享有獵殺狼的權利。然而也有反對聲浪認為狼仍然瀕臨絕種,比起直接獵殺,更應以電網等預防措施為佳,而歐盟預計將在未來6個月內根據新數據決定新提案。

2023/08/06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為泰黨排除前進黨另組執政聯盟|緬甸軍政府減輕翁山蘇姬刑期6年遭批「毫無意義」|歐盟執委會主席首次訪菲雙邊重啟FTA協商

為泰黨於8月2日宣布將組建一個新的政黨聯盟,該聯盟將不包括本屆大選取得最多席次的前進黨,以利為泰黨總理候選人賽塔。然而,泰國國會原預計在8月4日投票決定新任總理,因國會限制前進黨總理候選人皮塔被二度提名,疑似有違憲之虞,憲法法庭將在16日做出判決。

2023/08/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執委會主席:不會容忍對烏克蘭、印太地區侵略;俄軍飛彈攻擊澤倫斯基故鄉,至少6死75傷

馮德萊恩沒有指名道姓提到中國,但她重申了歐盟對於聯合國常設仲裁法院一項裁決的認可,這項於2016年發布的裁決認定,中國基於歷史因素對近乎整條南海水道的主權主張無效,中國的「九段線」主張沒有法律依據。北京則拒絕承認上述裁決,不予理會。

2023/07/25 | 蕭如芯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反移民」態度軟化:增發合法工作簽證,推「羅馬進程」金援窮國

為了因應歐洲日益嚴重的非法移民問題,義大利23日領導20多個國家開會討論人口走私、偷渡等問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一改過去強硬反移民的態度,表示願接納更多合法移民,並承諾開放更多工作簽證。

2023/07/21 | 王昱晴

歐盟-拉美峰會聲明寫下福克蘭群島別稱「馬爾維納斯」:英國強烈抗議、阿根廷取得外交勝利

7月17、18兩日,在布魯塞爾睽違8年的歐盟-拉美高峰會。會中針對區域與全球和平有諸多討論,特別是針對烏俄戰爭一題,兩聯盟對於「俄羅斯入侵」的說詞陷入僵局。拉丁美洲大國阿根廷協助遊說,取得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的談判籌碼,首次將此議題寫入雙方會談記錄中。

2023/07/21 | 王昱晴

歐盟-拉美峰會聲明寫下福克蘭群島別稱「馬爾維納斯」:英國強烈抗議、阿根廷取得外交勝利

7月17、18兩日,在布魯塞爾睽違8年的歐盟-拉美高峰會。會中針對區域與全球和平有諸多討論,特別是針對烏俄戰爭一題,兩聯盟對於「俄羅斯入侵」的說詞陷入僵局。拉丁美洲大國阿根廷協助遊說,取得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的談判籌碼,首次將此議題寫入雙方會談記錄中。

2023/07/18 | 賴明君

匈牙利書店未將同志文學《戀愛修課》封膜,被政府以《兒童保護法》開罰百萬

《兒童保護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分享任何含有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跨性別等多元性別的內容。政府表示此舉是為了保護兒童,並打擊戀童癖。不過性別相關倡議組織則認為,政府將同性戀、多元性別與戀童癖作不當連結,目的是為了打擊其國內的LGBTQ群體。

2023/07/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拉美高峰會:與中俄脫鉤結交新盟友,「全球門戶」計畫加碼投資拉美4年450億歐元

俄烏戰爭已對歐洲的地緣政治經濟戰略帶來重大影響,為了擺脫對俄國能源和中國關鍵原物料的依賴,天然資源豐富的拉美地區成為歐盟的經營重點。尤其西班牙正輪值下半年度的歐盟主席國,以西班牙與拉美的殖民淵源背景,在安排歐盟議程時更著墨於此區。

2023/07/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與突尼西亞簽諒解備忘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持續在北非事務發揮影響力

報導說,期待已久的雙方備忘錄終於到來,梅洛尼為簽署這個備忘錄花了很長時間,目的是讓薩伊德承諾阻止移民繼續前往義大利。這是歐洲團隊在幾週內第3次飛往突尼斯,希望簽成備忘錄。雙方一個月前似乎將達成協議,但談判過程不順,因此到今天才簽署。

2023/07/14 | BBC News 中文

美歐對中政策從「脫鉤」轉換為「去風險」 ,中國罵歸罵但也該覺得慶幸

從「脫鉤」到「去風險」,雖然中國反應很大,但其實一定程度上中國也該慶幸,在中國威脅成為西方社會難得的共識之時,用「去風險」作為一種務實的態度,雖然還在強調中國是個「風險」,但也承認了與中國脫鉤脫不起,在這個語境下,中國就和西方有博弈的空間。實際上,中國也在「去風險」。

2023/05/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脫鉤」刺耳, 「去風險」成為各國對中政策熱詞,專家:顯示G7擔心把北京逼過頭

如今,「去風險」用法的變化,凸顯了民主國家面臨的挑戰:即如何與中國保持足夠的距離,以減少遭脅迫的風險,同時又不鼓勵造成不必要傷害的猜疑或任意行為。為實現「去風險」目標,美國及其盟友將需要為一些企業進行更多的考量和監管設計,同時允許另一些企業留在中國。為此,中國自身也在摸索方向,努力實現「自給自足」。

2023/04/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盧沙野「戰狼」言論掀波,習苦心修復中歐關係恐受挫,彭博記者:反使他國同情台灣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學者唐安竹(Drew Thompson)說,盧沙野質疑包括波羅的海國家在內的前蘇聯國家主權地位,潛台詞是中國對台灣的關切。唐安竹說:「盧沙野這番言論的潛在含意是強調台灣在國際法下也欠缺主權及合法性。他力挺政府政策和執政黨。這番舉措雖帶有民族主義色彩,但就北京角度看來依然無可挑剔,因此他可能不會招致任何後果。」

2023/04/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卸任後光環褪色,仍獲頒最高榮譽「大十字功績勳章」

梅克爾執政期間大多廣受愛戴,卸任後光環卻開始褪色。批評人士特別指責她對俄羅斯總統普亭的政策,並讓德國有了過於依賴俄國能源的弱點,自俄國去年2月開始侵略烏克蘭後,此一弱點徹底暴露了出來。

2023/04/17 | 德國之聲

當中國持續擴大亞洲影響力,歐盟該以多大力度表達他們的擔憂?

迫於美國的壓力,歐盟需要對中國在東南亞的戰略擴張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然而歐洲領導人表示,他們希望避免被視為華盛頓的傳聲筒。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期的評論就是一個案例......

2023/04/10 | BBC News 中文

馬克宏、馮德萊恩訪中調解俄烏戰爭幾無成果,莫斯科冷嘲熱諷

俄羅斯媒體對法歐領導人的成果冷嘲熱諷。國家電視台《第一頻道》(Channel One )表示,馬克宏「以適當的風格得到了滿足」,但是「習不動聲色,馬克宏聽到的話以前都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