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1/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駐美代表俞大㵢接任蕭美琴可聯美鞏固拉美友邦,駐歐盟代表李淳經貿專才有望拓展台歐關係

前駐美代表蕭美琴請辭參選,牽動台灣派駐歐美兩大重要人事。外交部「拉美戰將」俞大㵢駐美,除接續深化對美關係,也有聯美「固樁」拉美友邦的意味;經貿專長的外交部政次李淳駐歐盟,則顯現台灣「創意拓展」台歐盟經貿關係的企圖心。

2023/11/21 | BBC News 中文

賴清德宣布蕭美琴為副總統搭檔,一文讀懂「戰貓」的從政之路

蕭美琴加入民進黨的時間比現任總統蔡英文早。但她之後被視為與蔡英文合作緊密的幕僚之一,兩人還是出名的愛貓人士。根據媒體報導,留洋背景的兩人,在某些議題需以英文溝通更為順暢。

TNL+ 2023/11/21 | 風恂

蕭美琴在政壇起伏的經歷,頗能與「利益眾人,不計較個人得失」的范仲淹相呼應

立足范仲淹「利益眾人」的心情,既然這是自己真心想做的,那「不求回報」的態度,便很像蕭美琴在擔任花蓮縣立法委員的過往。你說蕭美琴會後悔當初被黨內派來花蓮救援嗎?我相信她在意的應該是「能做什麼事」,而非「在那位子才能做事」,如此而已。

2023/11/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賴清德宣布蕭美琴為副手:接地氣又通國際,曾翻轉花蓮艱困選區,「戰貓」穿梭華府升級台美關係

一路從非政府組織轉戰政壇、從中央到地方、從都會到偏鄉,從政務到選務,自詡為「戰貓」的蕭美琴從說英語到流利的國、台語,從換掉高跟鞋穿上雨鞋,從雨鞋換上平底鞋拚外交。她歷練豐富,沒有傳統外交體系的包袱,淬鍊出既接地氣、又通國際的政治能力。而關於賴蕭配,蕭美琴派系色彩不明顯,加上早年投入婚姻平權等社會議題,兼具改革形象,早已是黨內鎖定的最佳副手人選。,

2023/11/20 | Abby Huang

從駐美代表到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在美國「上架台灣」經驗如何替賴清德加分?

「賴蕭配」在今年8月出現端倪,賴清德今證實,的確趁當時過境美國,徵詢蕭美琴擔任副手的意願,但隔了一段時間,蕭美琴才答應,而且條件是,要等APEC辦完才能公布。多位AIT前官員均認為,在美國國會廣受愛戴的蕭美琴,可以為賴清德加分;兩位國內學者則分別從蕭美琴任內促成的軍事、貿易合作,具體指出她對台美關係的影響力。

2023/04/07 | Abby Huang

「蔡麥會」後,中國宣布制裁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美國雷根圖書館與哈德遜研究所

不只是蕭美琴「第二次」被中國制裁,中國外交部更指出,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雷根根圖書館為蔡英文在美從事台獨分裂活動提供平台和便利,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領土完整,決定對這兩機構和人員實施制裁。

2023/02/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駐美代表蕭美琴將返國述職,駁2024副總統人選傳聞是「無中生有的想像」

駐美代表蕭美琴將於近期返台,這是她在2020年7月抵達華府履新後,首度返台述職。傳聞蕭美琴將是民進黨2024年大選副總統人選。她表示,讓台灣外在環境更和平穩定,更加繁榮,是現在唯一目標,其他政治話題都是「無中生有的想像」。

TNL+ 2023/02/02 | 許劍虹(Samuel Hui)

中共歷經73年發展,外交官素質還是遠遠不如台灣,難以出現第二個沈呂巡大使

何以中共出不了類似沈呂巡大使的外交官?因為沈呂巡大使所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而是1861年3月11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成立以來,從大清帝國開始歷經北洋政府與國民政府歷屆中國外交官的精神。

2023/01/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約時報》評駐美代表蕭美琴:沒有大使頭銜,卻是華府最有影響力外國大使之一

蕭美琴也是國會山莊的公開常客,去年夏天她坐在時任眾議院共和黨領袖的麥卡錫(Kevin McCarthy)旁邊,出席他中國工作小組召開的座談會議。認識蕭美琴多年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蕭美琴「確實有著華府這邊的人帶有的自信」。

2023/01/06 | Abby Huang

前駐美大使沈呂巡辭世:曾投書《經濟學人》為馬平反、雙橡園升國旗震驚華府

2015年,時任駐美代表的沈呂巡在雙橡園舉行兩國斷交後首次的元旦升旗典禮,引發外交上不小風波。沈呂巡當時強調,中華民國國民有權對中華民國國旗效忠,做為中華民國外交官,要能堅持這個權利,「你什麼都要問美國人,這樣不叫外交官,這樣叫做聯絡官。」

2022/08/19 | TNL 編輯

抗北京戰狼外交,蕭美琴7天5專訪爭取國際支持:不會因制裁而沉默

碰上中國外交「戰狼」,台灣「戰貓」蕭美琴積極應戰。駐美代表處表示,為向美國各界人士說明當前台海局勢,爭取國際輿論支持,蕭美琴在5日至11日短短7天內,就接受美國5家主流媒體專訪,說明台灣政府政策與立場,並駁斥中國對台主權謬論。

2021/09/17 | 霧谷晶策

美考慮同意我駐美代表處更名「台灣」,美中台關係將發生哪些變化?

台美並不會因更名一事,馬上就能簽署台美自由貿易協定、雙方正式互稱大使、台美開始聯合軍事演習等。但若我國未來想要以「台灣」兩字走出另一條路,那駐美代表處的改名若成功,或許能有幫助。

2021/01/24 | 新共和通訊

1979年後台灣「首次受邀」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到底是哪一年?

最後,雖然已備妥大禮服的高級別代表──蔣彥士、林洋港、李登輝等都沒有真正出席,蔣彥士還為了顧慮兩方的面子,以感冒為由到華盛頓的一家醫院住了兩天。

2021/01/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從1979年斷交到解除交往限制,美台關係40年來逐步升溫

從1979年美台斷絕外交關係,美國國會隨後通過《台灣關係法》確定美台非官方往來關係,到今日川普政府宣布取消美台交往限制,美台外交關係逐步增溫。

2020/11/21 | TNL 編輯

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成功,確認半導體優先戰略合作

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於美東時間20日登場,雙方在開幕式時簽署合作瞭解備忘錄,就經濟、科學、5G以及供應鏈等議題討論,並確立在半導體領域的戰略合作,將是雙方優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