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體育

體育可以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28 | Abby Huang

「我們永遠不會與俄羅斯人握手」:烏克蘭擊劍選手拒絕向俄運動員握手,比賽資格遭取消

在擊劍比賽結束後,烏克蘭選手卡蘭走向俄羅斯對手,伸出她的佩劍——而不是她的手——不過俄羅斯選手卻將手放在胸前,似乎等著要與卡蘭握手,兩名擊劍選手以不同的姿勢站了幾秒鐘,最後卡蘭走下了賽台,稍後她得到了一張被取消資格的「黑牌」。

2023/07/27 | 李秉芳

台中柔道教練連續重摔7歲童致死不認罪,高院判9年定讞

何姓教練從一審到二審期間都主張自己並非故意傷害黃童,且訓練方式並無不當,應判無罪,也沒有和黃童家屬達成和解,法官則認為教練忽視黃童的拒絕和痛苦持續重摔倒致其死亡結果,依兒少法令加重判9年,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定讞。

2023/06/07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體育賭博合法化」蠢蠢欲動,社會觀念與假球疑慮成最大障礙

像歐美一樣,體育賭博合法化運動在日本也暗流湧動。其中引人矚目的是,體育賽事串流媒體轉播公司正虎視眈眈地尋找機會。而對於體育賭博解禁持慎重態度的論調,在日本國內依然根深蒂固。日本也終於要迎來粉絲通過手機賭球的時代了嗎?

TNL+ 2023/04/15 | TNL國際編譯

英國人嗜賭成性,英超禁止各隊球衣正面露出博弈贊助商名稱

根據英國投注博弈委員會(Betting and Gambling Council)統計,英國每個月至少會有2250萬人參與博弈活動,但該委員會也強調,相關資料內出現「賭博成癮」(即病態性賭博)的比例偏低,約僅有0.3至0.4;然而英國輿論調查單位YouGov研究卻顯示,相關數量在2021年應為2.8%左右。

TNL+ 2023/04/09 | TNL國際編譯

拜登欲修法保障跨性別學生參與校園體育競賽,為何支持與反對方都不看好?

因美國境內多個由共和黨領導的州,已通過或提出禁止跨性別運動員參加校園運動的法案,這也使得拜登現在提出的規定修正若成功生效,將有機會強化1972年開始實施的Title IX,同時在促進性別平等教育上發揮積極且有力的作用。

2023/03/24 | 溫偉軒

跨性別女性將被完全禁止參加女子田徑賽事,世界田徑總會:女性運動員的公平性是第一考量

世界田徑總會宣布,儘管現行已有針對女性田徑賽事的睪固酮濃度限制,但還是有數起跨性別女性案例引起公平性爭議,因此未來將完全禁止跨性別女性參加女性田徑賽事。世界田徑總會主席Coe在聲明中這樣說道。「這是個艱難的決定,但我們認為,我們必須將對女性運動員的公平置於所有其他考慮之上。」

2023/03/23 | 李芯

行政院會通過「青春動滋券」方案,16到22歲年輕人每年免費領500元,6/1開放登記

青春動滋券發放額度為每人、每年500元,凡是16至22歲國民(90年1月1日至96年12月31日出生)皆可領取,領用時間是今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方案合作店家為做運動、看比賽相關業者。

2023/03/02 | 李芯

台師大合作富士通,運用AI感測技術輔助體操選手訓練,多鏡頭3D回放提升觀賽體驗

透過科技輔助體操訓練,得以辨識體操運動員的骨骼動作和體操技術,建立運動員動作的即時三維資料和高精確度的運動員肢體動作資料,即時回饋給運動員及教練做修正調整,能減少技術偏差所導致的運動傷害。

2023/02/07 | 李芯

500多天等不到新任體育署長,教長潘文忠:盼2月確定人事案

體育署長懸缺的500多日以來,潘文忠多次被問到體育署長一事,最新回應指出,近期會把適合人選報給行政院,確定後向各界說明,同時坦言體育署長的資格限制高,希望能在2月確定人事案。

2023/01/02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天生不愛動》:偷懶本來就是人的天性,為何會有人真心喜歡體育運動?

要能直面問題,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我們首先得承認和認識問題,《天生不愛動》非常科學地暢談了運動的好處和風險,並一一破除各種迷思,讓我們自己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鍛鍊方案,這才是真正能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好書!

2022/12/30 | 詹湘淇

台北馬拉松跑者分析:女性全馬參賽者漸增,3.5小時內完賽比例增加一成

今年的台北馬拉松甫於12月18日落幕,回顧這場國際路跑盛會的歷年紀錄,參與全馬的女性選手正逐漸增加,而全馬、半馬的整體完賽成績也有顯著提升。

2022/12/30 | 詹湘淇

台北馬拉松跑者分析:女性全馬參賽者漸增,3.5小時內完賽比例增加一成

今年的台北馬拉松甫於12月18日落幕,回顧這場國際路跑盛會的歷年紀錄,參與全馬的女性選手正逐漸增加,而全馬、半馬的整體完賽成績也有顯著提升。

2022/12/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足球夢難圓(上):家長觀念重課業輕體育,「舉國體制」踢鐵板

一名在運動餐廳外等待入場看球賽的民眾告訴《中央社》,中國隊10年來就是這個樣子,沒有辦法改變,腐敗醜聞一堆,「我作為中國人,不一定要支持自己的球隊吧,這個隊伍太爛了」,看球只是個興趣。他的口氣從激憤、沮喪,轉為哀莫大於心死。即使有舉國體制助力,習近平的足球夢尚未實現。

2022/11/26 | 德國之聲

人口超過13億的中國,怎麼就找不到11個厲害的足球選手?

除了軍事和經濟之外,習近平還有另外一個野心:讓中國成為足球強國。任職中國足協的德國教練和德國漢學家分析了妨礙中國足球發展的社會文化因素。

TNL+ 2022/11/19 |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

卡達世足賽即將登場,細數世界盃史上著名的公眾外交案例

今年的世足賽即將在卡達舉行,作為第一個主辦世足賽的阿拉伯國家,卡達表現得十分自豪。然而卡達本身人權紀錄堪虞、內政問題重重,隨著賽事逼近,也傳出世足賽聘用東南亞與非洲移工、卻數月未支薪的醜聞,質疑卡達也在利用足球洗白國家形象的聲浪四起,為四年一度的世足賽蒙上一層陰影。

2022/09/24 | 運動視界

交易換得Kevin Durant是否利大於弊?農場養兵 vs. 巨星抱團,NBA球隊總管的休賽季難題

球隊的精神領下是NBA中常常被忽略的一環,因為他們的價值無法被量化,個人產生的化學效應是無法用數字來評估,然而有方法可以衡量團隊化學效應和氣氛:球隊名單的穩定性。Basketball-Reference中有一項經常被忽略的指標,即去年名單上球隊佔新賽季例行賽時間的百分比⋯⋯。

2022/08/27 | nippon.com 繁體字

少子化衝擊日本學校體育,運動社團能否成功轉型為社區俱樂部?

少子化問題導致學校社團人數減少,甚至合併或解散,兼任社團教練的老師負擔過重也成為問題。因此,日本體育廳決定從明年起,用三年時間開展「向社區移交體育社團活動」。將在日本紮根已久的學校社團活動轉型為像歐洲那樣的地方社區俱樂部,這種嘗試能否成功呢?

2022/08/12 | 讀者投書

瑞莎帶隊出賽獲得媒體大幅報導,更高級別的亞錦賽奪牌卻沒有人在乎

亞錦賽銅牌比邀請賽金牌的純度更高,但是沒有人在乎,甚至有人調侃台灣的韻律體操教練素質低落,帶不出國際賽成績。多數網友不知道的是,在2017年世大運和2022亞錦賽,台灣皆有奪牌紀錄,賽事級別遠遠超過瑞莎帶領的邀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