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體重

體重指的是人體(有時也指動物體)的質量,嚴格地說不是重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0/20 | TNL國際編譯

研究:禮來糖尿病用藥「Mounjaro」減重效果佳,受試者12週體重下降18.4%

減重計畫「MyJourneyMD」的醫學主任克里斯汀威廉斯(Kristen Williams)指出,它雖然不是減肥藥,但藥效卻非常適合拿來作為治療肥胖的藥物。威廉斯表示,通常能減掉10%體重就已經算成功,但看到肥胖者84週能減掉超過25%的體重,實是十分驚人,「我們終於能進一步解決引起肥胖症狀的代謝問題。」

2023/08/30 | 袁齊

登機前請先站上體重計:大韓航空為什麼要求乘客量體重?

韓國大韓航空宣布將從28日開始,在乘客登機前測量其體重,雖是以飛安問題為由,但卻引起了韓國公眾極大的反彈。然大韓航空並非要求乘客秤重的首例,各界專家也對乘客的體重究竟和飛安相關與否持多種看法。

2023/06/10 | 《科學月刊》

熬夜追劇的副作用:睡眠不足會改變體內食慾激素,讓身材越來越胖

當睡眠時間受到限制,但飲食控制在標準一天所需的能量時,由於醒著時間增加,導致消耗能量也增加,進一步使促進食慾的飢餓素增加、造成飽腹感的瘦體素減少,從而導致飢餓感增加。

2023/05/01 | 精選書摘

《瘦身的100個祕密》:對於每週運動時數不超過6小時的人,每個月減2公斤是合理目標

身體儲存碳水化合物的方式,是將碳水化合物轉化成糖原的形式,而每克的糖原會攜帶3~4克的水一起儲存。一般正常人身體含有大約近500克的糖原,因此當你不吃碳水化合物或是正在進行生酮飲食,體內的糖原會快速減少,當身體的糖原耗盡,與糖原一同儲存的水分也會流失掉。這就是很多人在減肥第一、二個禮拜快速減去數公斤的原因。

TNL+ 2023/04/21 | TNL國際編譯

英國研究: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湯和奶昔」低卡飲食減重2年後,25%症狀有效減緩3年以上

這群嘗試此飲食方法的患者,除了在五年內體重平均減輕了9公斤外,原須仰賴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才能生活的他們,也終於無需再靠藥物控制血糖。英國糖尿病協會則指出,部分患者甚至在第一個月,就已經瘦了7.2公斤,三個月後更瘦了13.4公斤,並在後續幾個月都持續維持在相同的體重。

2023/02/13 | 精選書摘

《不只存活,還要樂活》:連我90歲的阿嬤都能減肥19公斤,你沒有理由做不到!

「水喔!阿嬤!從82公斤瘦到63公斤了!」網路上人氣營養師Sunny,2020年開始帶著阿嬤、媽媽一起透過均衡飲食減重,三代同堂一起實踐營養的做法,也跳脫一般人對營養衛教影片的想像。「連我阿嬤都能成功,你一定也可以!」一番話鼓勵許多網友重新正視飲食習慣,揪全家一起健康吃。

TNL+ 2023/01/29 | TNL國際編譯

美最新研究:未發現「間歇性斷食」與減重間的關聯性,有效控管餐食份量更重要

間歇性斷食是減重常用的方式,透過限制進食時間來達到降低熱量攝取的功效。而美國最新研究顯示,間歇性斷食所限定的進食時段與減重之間並無關聯性,攝取的食物份量才是真正造成體重改變的主因。

2023/01/14 | 精選書摘

《21天代謝回正飲食》:好記好執行,而且能長期使用的飲食法「211餐盤」

湘寓是許多外食族的寫照,大家都和她一樣有共同心聲―美食誘惑好難抵擋,所以忍不住就吃了,但久而久之卻換來自己不喜歡的身材。面對許多類似的個案,我會建議用「211餐盤」或「哈佛餐盤」飲食法來協助調整飲食內容及份量,對大多數人來不僅好記好執行,而且是能長期使用的飲食法。

2022/10/19 | BBC News 中文

降低日後癌症風險,年輕人現在就應該做的五件事

說到癌症,雖然有些事我們無法改變,例如我們繼承的某些基因,但多達一半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這意味著我們早期生活方式的選擇對以後患癌風險有重大影響。以下是你現在能做的幾個最重要的生活方式改變,以幫助減少癌症風險。

2021/09/23 | 讀者投書

台灣低及極低出生體重兒占十分之一,應配置專責人力全面強化追蹤

根據國健署108年出生通報統計,我國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新生兒,佔總出生人口的0.95%(1,667人)、介於1,500-2,499公克的新生兒,佔總出生人口的9.29%(16,353人),等於約10名新生兒中就有1名體重過輕問題。

2021/06/19 | Louis Lo

【圖輯】過度肥胖恐怕活不過18歲,墨西哥青少年深陷垃圾食物誘惑與糖尿病危機

墨西哥的死亡率資料顯示,截至6月15日,超過23萬人死於COVID-19,其中大約45%患有高血壓、37%患有糖尿病、22%患有肥胖症。高熱量的誘惑無處不在。

2021/03/13 | NOW健康

別相信「速效瘦身」廣告:非法減肥藥可能含安非他命、利尿劑或瀉劑

減重沒有捷徑,宜透過緩慢且長期地調整生活習慣,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對於想尋求藥品減重之民眾,宜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2021/03/03 | 臺大科教中心

為什麼抗精神疾病藥物,會使得病人貪食而體重大增呢?

分泌多巴胺與血清素的神經元是管控食慾的中間砥柱,臨床上也一直懷疑抗精神疾病藥物是因為連帶影響到了這些神經元,而使得病人變得貪吃,研究人員於是直接利用基因突變的線蟲,來研究哪一種神經元才是造成嗜食的元兇。

2020/12/20 | SuperFIT團隊

一到冬天就不敢量體重?營養師教你天氣冷也能打造「不易胖體質」

其實就算是冬天,只要我們掌握幾個飲食原則,冬天也能夠減肥,跟著SuperFIT一起打造不易胖體質吧!

2020/11/26 | TNL 編輯

擴大兵源?國防部預告加嚴「免役標準」:身高155公分以下、BMI值35以上才不用當兵

國防部表示,本案是因應作戰型態改變,視力、BMI值及身高已非服兵役限制條件,以及廣儲後備的需求,須重新檢討兵役限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