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高行健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江蘇泰州人,江西贛州出生,南京長大,法籍華裔劇作家、小說家,1980年代末前往歐洲,現為法國公民。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9/12/28 | 精選書摘

高行健諾貝爾文學獎得獎演說:文學的理由(上)

回顧我的寫作經歷,可以說,文學就其根本乃是人對自身價值的確認,書寫其時便已得到肯定。文學首先誕生於作者自我滿足的需要,有無社會效應則是作品完成之後的事,再說,這效應如何也不取決於作者的意願。

2019/12/28 | 精選書摘

高行健諾貝爾文學獎得獎演說:文學的理由(下)

文學,不論就作者的寫作而言,還是就讀者閱讀而言,都只在此時此刻得以實現,並從中得趣。為未來寫作如果不是故作姿態,也是自欺欺人。文學為的是生者,而且是對生者這當下的肯定。

2016/06/15 | Jesse

高行健個展:呼喚誰的文藝復興?

但願他所呼喚的文藝復興,並非只是喚起屬於貴族的、資本的、確立經典式的「文藝復興」,若是這個新的復興沒有任何階級思索,與市民、勞工、無產階級無關,那麼這個文藝復興恐怕只會在政商名流、收藏家們之間到來。

2016/06/06 | 精選書摘

高行健的書和展覽:以文學、藝術呼喚文藝復興

文學與藝術在政治與市場雙重擠壓下,往往喪失了原本具有的審美判斷,以政治正確來附庸權力,以文化消費來投合市場。文藝復興的呼喚恰恰要回歸審美,回到人性與人的情感,回到生命,回到人的本真,回到性靈,回到精神。

2016/06/06 | 精選書摘

高行健的書和展覽:以文學、藝術呼喚文藝復興

文學與藝術在政治與市場雙重擠壓下,往往喪失了原本具有的審美判斷,以政治正確來附庸權力,以文化消費來投合市場。文藝復興的呼喚恰恰要回歸審美,回到人性與人的情感,回到生命,回到人的本真,回到性靈,回到精神。

2015/04/23 | 吳象元

高行健:創作者的自由,不是哪個政權或哪個人可給你的

來自江西南昌的台師大歷史系陸生提問高對現今大陸文壇的評價,高行健表示大陸現在明顯富裕了,卻也發展出貪腐等負面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