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高鐵

高速鐵路,或稱高速鐵道,簡稱高鐵,是一種比普通鐵路速度更快,使用特別機車車輛與專用軌道的鐵路運輸系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海葵颱風最新動態:氣象局估午後中心台東登陸,7縣市停班停課

風力部分,中央氣象局預計台東(含蘭嶼、綠島)沿海空曠地區將有12級以上強陣風,台灣各沿海空曠地區及澎湖、馬祖將有10至11級強陣風,其他地區及金門亦有8至9級強陣風,請特別注意天氣變化並做好防颱準備。

2023/09/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9/1起高鐵自由座不限於10-12節車廂,滾動調整車廂配置數2到8節不等

高鐵宣布自由座車廂不再限於10、11、12節,持續依旅運需求變化、旅客搭乘特性及平衡對號座/自由座需求等因素綜合評估,滾動檢視自由座車廂配置數,於各車次規劃2到8節不等的自由座車廂,期望充分發揮現有34組列車運能,兼顧旅客需求。

2023/08/30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軌道經濟」與「百貨商場」能否相輔相成?台灣各車站商圈人流誰高誰低?

有賴於疫後復甦,2023上半年整體軌道客運收益創下新高,但人流量與歷史高點仍相距7.1%,而目前單月人流量逾200萬人次的超級站點合計10站、逾100萬人次站點合計59站,高鐵人流量增幅最高,同時冠德、潤泰、日勝生、三井不動產等大型集團領軍下,軌道經濟生活圈將遍地開花。

2023/07/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社會吹起「厭童風」,民眾對公眾場所調皮孩童及家長不滿,官媒緩頰降溫

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浙江宣傳」昨(25)日發文,指要合理看待「厭童」的情緒,並對症下藥。文章說,一些人「厭童」,厭的不是所有的兒童,而是那些在公眾場合因為出格的言行舉止影響到其他人的「熊孩子」。也不能把「厭童」的人群僅限定在年輕人,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心生厭煩情緒。

2023/06/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瘋狂基建地方財政快速惡化,近期相繼暴雷「城投債」瀕臨失控

所謂「城投債」,就是地方政府成立城市投資建設公司,做為基礎建設與公益項目的融資平台而發債產生的有息債務。2023年以來,城投違約事件有愈演愈烈之勢。貴州、山東、雲南等省份多地相繼爆出城投債到期難以兌付事件,或尋求展期重組,或「拆東牆補西牆」。

2023/02/09 | 美國之音

柬埔寨駁斥高鐵項目非中國貸款,洪森將訪中將尋求BOT投資合作

柬埔寨總理洪森今日出訪中國,對於之前《美國之音》報導稱金邊與泰國邊境的高鐵項目建設來自中國的貸款,柬埔寨外交部發言人安速強稱,《美國之音》的報導不實,因為這高鐵項目不會得到貸款的支持,而是採取BOT(建設、運營和轉讓)的模式獲取投資。

2023/01/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15日起恢復往來大陸高鐵,初期只限短途站

香港連接中國大陸的高速鐵路預定15日初步恢復運作。最先將恢復短途服務,途徑福田、深圳北、廣州南站,另外增設廣州東站,初期每日出售車票上限1萬張,香港北上和大陸南下各5000張。

2022/12/23 | If Lin

【2022熱門關鍵字回顧】4月:Omicron疫情開始爆發,東南水泥塔倒塌影響10多萬高鐵旅客

【2022四月熱搜回顧】這個月台灣疫情開始爆發,清零政策結束,簡訊實聯制也結束。月初發生東南水泥塔倒塌,影響10多萬人搭乘高鐵。而馬斯克也在這個月宣布要買下推特...

2022/12/02 | TNL 編輯

高鐵採購新列車因應疫後旅遊回溫,五大便民服務明年上路,手機也可買自由座

疫情漸漸趨緩,國境限制禁令也陸續解除,越來越多人搭乘高鐵南北往來,為因應與日俱增的乘客數,高鐵公司日前透露將增加每日運行的班次,目前也正對採購新列車進行第三次的標案。此外,高鐵預計明年上路五項新措施,未來手機不僅能買自由座、定期票,無障礙座位也能以手機取票,讓民眾方便不少。

2022/12/01 | Abby Huang

日台交流協會成立50週年:泉裕泰強調日本和台灣是「未來100年內,都能一起談論未來的夥伴關係」

日台交流協會成立50週年,台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致詞時感性的說,「環顧全球,不知道有哪個彼此鄰近的存在,有像日本和台灣維持良好關係的例子......日台關係誠如『唇亡齒寒』,如果欠缺其中一方,另一方也無法存在,是無法取代的夥伴。日本和台灣可預期在未來的100年,能一起談論未來的關係。」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12/1起戶外免戴口罩QA一次看:到外面用餐、等公車、搭乘雙鐵要戴嗎?

今日起全台取消戶外全程佩戴口罩,第2階段室內解除口罩規定時程受關注。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昨天說,以防疫立場分析,過年後開放最安全,避免難與其他冬季呼吸道疾病區分。

2022/09/18 | TNL 編輯

台東池上地震規模6.8全台搖晃:各地災情陸續傳出,氣象局:這才是主震(持續更新)

今天下午2時44分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震央位於台東縣池上鄉,全台有感。目前花蓮玉里傳出房屋、國小校舍倒塌,以及橋梁斷裂等災情。交通方面,高鐵12班列車暫時停車,台鐵420次自強號則因雨棚掉落導致自強號出軌,旅客約20人已離開車廂。

2022/09/08 | 讀者投書

從田中高鐵特區談彰化縣政:從托嬰中心到第二預備金,出了哪些問題?

當王惠美縣長的「積極規劃」最後都出現設計中、規劃中等延宕許多建設的角度來看,所謂托嬰中心的「積極規劃」是否可信?又是否會成為下次「允宜檢討改進」的項目之一?此外,歲入歲出短絀的數據,也顯示出財政紀律管理上開源節流之問題。

2022/08/24 | TNL 編輯

「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訪台拜會蔡英文、朱立倫,用台語表示,「台灣有代誌、日本有代誌」

在談到台日關係時,古屋圭司並特別用台語表示,「台灣有代誌、日本有代誌」。他說,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這是前首相安倍晉三真正想要表達的。而在23日的午宴上,古屋圭司表示期待今年10月再度率領「日華懇」國會議員團來台祝賀國慶。

2022/08/20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泰反對黨指帕拉育任期應於本月24日結束|越擬建南北高鐵|菲終止俄軍售合約

泰國總理任期限制為8年,而反對陣營指出帕拉育自2014年發生政變不久後,於8月成為泰國總理,至今已達其任期上限。執政黨則表示,並非對任期上限持有異議,而是在帕拉育正式任職總理的時間點與反對陣營出現爭議。

2022/08/15 | 美國之音

東南亞8國各有盤算,喊了逾30年的泛亞鐵路網仍是空想

1995年,時任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在東協首腦會議上提議修建中國昆明經寮國、泰國、馬來西亞到新加坡的國際鐵路,也就是泛亞鐵路東南亞段的路線,涉及中國、越南、寮國、泰國、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8個國家,但至今只有中寮鐵路段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