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

高雄氣爆可以指:

1997年高雄氣爆事故:1997年9月13日上午8時,於鎮興橋附近發生液化石油氣管線爆炸。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09/25 | 法操FOLLAW

高雄氣爆案定讞,為何榮化董事長李謀偉等九廠商都獲無罪判決?

高雄高分院認為負責驗收管線的3位公務人員因為監工與驗收不實才導致氣爆發生,依過失致死罪判處有期徒刑。但榮化董事長等9廠商則因法院認定沒有過失責任,皆獲無罪判決。為什麼法院認為廠商都沒有過失責任?

2020/09/12 | TNL 編輯

高雄前鎮區發生乙烯外洩,源頭為曾釀「高雄氣爆」的華運倉儲

高雄市前鎮區昨日下午發生乙烯外洩事件,源頭為曾釀高雄氣爆的華運倉儲管線。市府相關單位緊急因應,封路、疏散無障礙之家機構人員及周邊住民等百餘人。

2020/04/24 | TNL 編輯

高雄氣爆二審宣判:12名被告,剩3名公務員有罪,9名廠商全無罪

高雄氣爆案,今日二審宣判,原本12名被告,高市府官員3人仍被判2年6個月~3年6個月,但原本9名「李長榮化工」和「華運公司」的被告都被判無罪。

2018/09/26 | 精選轉載

【圖輯】修法搶救消防員:敬鵬大火修法懶人包

自102年以來,已經連續五年均有消防員殉職,據「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統計,殉職的消防員共達26名,而本會從此次敬鵬大火以及基層消防員不斷殉職的事件中,提出修改《災害防救法》、《消防法》,是台灣消防史上第一次基層、殉職消防員家屬推動修法改革。

2018/06/22 | 李秉芳

高雄氣爆案:法院認定高市負最大責任,榮化、華運判賠2.4億

高雄巿政府、榮化及華運負過失責任比例分別為40%、30%、30%;被判最重的高雄市政府認為榮化、華運負擔比例過低,將上訴。

2018/05/11 | 李秉芳

釀32死高雄氣爆案歷時三年一審宣判,榮化董事長、高市府官員判4年以上

2014年7月31日深夜發生的高雄氣爆造成32人死亡、321傷,榮化、華運及高巿府12名官商被起訴,歷時三年多今終於一審宣判。

2018/03/17 | Abby Huang

【花蓮震後】20億民間捐款,四成拿去補助石材業、觀光業合不合理?

花蓮地震後,花蓮縣政府獲得來自民間近20億的賑災費用,卻被質疑沒有「專款專用」有絕大部分的捐款被拿去紓困石材業、觀光業。其實「產業紓困」不是首例,只是資助比例問題。

2017/02/07 | 巷仔口社會學

災難後的遺緒、重生與照顧工作: 從一名高雄氣爆後重傷女性的家庭生活談起

當災難發生在勞工家庭的女性身上,面對的災難經驗是交錯著經濟、母職、照顧工作、長期照顧、身體復健等多重交織的災難經驗與災難難題。

2016/08/02 | TNL 編輯

地球公民執行長 李根政:台灣的產業發展再不轉型,簡直就是要錢不要命!

台塑的上游裂解是把汙染最嚴重留在台灣,「然後生產的原料再賣給人家,去做附加價值比較高的東西,我們付出了水電汙染,還讓別人賺,豈不是把台灣當作是凱子嗎?」

2016/06/18 | Kenzo

高雄氣爆後市府強力要求 中油等七家石化業者確定總部南遷

石化業者年底前若不把總公司設在高雄,就會被斷管。高市府強調,要求業者總公司遷到高雄是希望他們在地做好安全管理,財政收入非市府考量。

2016/06/06 | Shih Yuan

中油年底前確定設籍高雄 總部仍將留在臺北

高雄市經發局表示,除了李長榮、國喬、台塑三家公司已設籍高雄,另有兩家已在5月股東會決議南遷,七家將於6月股東會上提出,還有一家也預定7月中設籍,加上中油也將設籍,等於14家業者都可能落腳高雄。

2015/12/23 | Zou Chi

石化管線何處過?高雄市推線上查詢系統

查詢系統的圖表細緻到1:2500,包括廠區出入端位置都有標示,民眾可查詢到管線所屬公司、輸送內容等資訊,也可運用路口定位設定等,查詢居住地是否有工業管線經過及分布。

2015/11/09 | 精選書摘

張淑芬談台積電志工社:如果你總用社會眼光看自己,永遠做不出任何東西

我做我的,你要也好,不要也好,我就是走我的路,這樣才能當志工,若是你用社會的眼光看自己,平衡自己,就會做不出任何東西。

2015/10/28 | Kenzo

中央不甩高市「管線自治條例」 陳菊:要求安全過份嗎?

對於中央遲未對高市管線自治條例備查,陳菊痛斥,給高雄一個正義很難嗎?她身為市長想保護市民的基本安全,「這樣過分嗎?」,她盼中央可以正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