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鯨豚

鯨下目(學名:Cetacea)舊稱鯨目,是偶蹄目的一個演化支,包含現存約90種體態似魚、外觀裸露的水生哺乳動物和它們已滅絕的早期親族,統稱鯨類或鯨豚類,習慣上體型大者稱鯨(英:Whales),小者稱豚(英:Dolphins)。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13 | 精選書摘

郝明義《臺灣的未來在海洋》:故事從《白鯨記》講起,台灣早就透過海洋和世界連接上

郝明義持續八年觀察台灣社會海洋思維的變化,訪問不同領域專家,寫出給台灣的家書。邀請大家告別陸地思維,社會各個層面共同把風浪化為開啟新航向的機會。二〇二四年,不只是總統大選的一年,也是另一個新變動時代的開始。本書希望能和讀者一起穿透選舉的迷霧,看清臺灣社會房間裡的大象,接受海洋的啟示。

2023/08/07 | 陳嘉銘

鯨逝,與香港的生態隱喻

當出現在香港西貢的布氏鯨,被發現死於海上,而身體更有被硬物撞擊造成的新傷口——可以看到,不少人自問愛護動物,甚至遠及海洋生境,卻或是誤會一場。為甚麼在布氏鯨出現之後,環團與官方屢勸人們不要大舉出海埋身緊追鯨魚,但不少人依然趨之若鶩?

2023/05/25 | 環境資訊中心

海洋科學家呼籲:賞鯨指南除了保持距離,應盡速納入船隻噪音管制

研究人員發現,使用汽油引擎的船隻明顯干擾到短肢領航鯨的行為,並且讓幼鯨休息時間減少,呼籲賞鯨指南應管制船隻噪音,若長期受到噪音干擾,可能導致鯨豚族群數量下降或離開原本棲地,對鯨豚不利,對賞鯨業也不好。

2023/01/24 | 明日科學編輯群

科學家在擱淺鯨豚的大腦中,觀察到類似人類「阿茲海默症」病徵

大規模鯨類動物擱淺的證據在我們有記錄的歷史之前就已存在,但為什麼海豚和鯨魚成群結隊擱淺,這是一個長久的謎團。有科學家在三種不同種類的海豚科動物大腦裡發現了阿茲海默症的病癥,而這些海洋生物的共通點,是牠們都因擱淺在岸上而死亡。

2020/11/02 | 環境資訊中心

除了建設和技術,離岸風電的「環境調查」也該本土化

現有的生態環境影響技術規範寫得太粗略,各風場的環境調查都發包給不同的生態調查公司進行,導致大家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做,調查方法也不盡相同,再加上引用國外標準,等於是用國外數據保護台灣鯨豚。

2020/08/08 | TNL 編輯

小艇連續2天高速衝撞嚇鯨豚,與宜蘭外海賞鯨船業者衝突醞釀中

宜蘭外海近日有衝鋒艇蓄意驚嚇鯨豚群,高速衝撞可能導致鯨豚受傷,也可能影響賞鯨船的生意。鯨豚是保育類動物,騷擾行為可能導致開罰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金。

2020/06/06 | 環境資訊中心

水下噪音與「海洋聲景」監測:從小虎鯨再度迷航,思考鯨豚擱淺的預警系統

在目前無法可管、無能力監督的情況,保育主管機關、研究單位或民間團體難以掌控水下噪音的源頭,僅能眼睜睜看著鯨豚受到水下噪音干擾而迷航、擱淺,然後再讓野生動物救援組織援救。

2019/12/11 | 精選轉載

【插畫】觀賞被囚禁的鯨豚表演,算是施虐者嗎?

許多成功的商業模式背後,對環境與生物非常殘忍,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很難知道,但現在不同,未來這幾年,該是消費者對廠商施壓,回頭檢討其生財之道的背後,犧牲了多少我們換不回的自然生態。

2018/03/11 | 羊正鈺

迷航高雄港的小虎鯨胃裡拉出18個塑膠袋,「整個胃都塞滿了,吃不下卻很餓。」

許多網友感到心痛,紛紛表示「人類對不起你們」,認為人類不斷在破壞美麗的海洋卻不自覺。王建平也呼籲,大家應減少使用塑膠袋,也別再亂丟垃圾。

2018/03/11 | 羊正鈺

「整個胃塞滿人類垃圾,吃不下卻很餓」──高雄港小虎鯨胃藏18個膠袋

許多網友感到心痛,紛紛表示「人類對不起你們」,認為人類不斷在破壞美麗的海洋卻不自覺。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平也呼籲,大家應減少使用塑膠袋,也別再亂丟垃圾。

2017/08/26 | TIME

動物面對日蝕會有什麼反應?依牠們的聰明程度而定

專家表示,8月21日月亮暫時擋住太陽所造成的瞬間黑暗會使部分動物產生一系列的反應,包括混亂、驚嚇和興奮。

2017/08/26 | TIME

動物面對日蝕會有什麼反應?依牠們的聰明程度而定

專家表示,8月21日月亮暫時擋住太陽所造成的瞬間黑暗會使部分動物產生一系列的反應,包括混亂、驚嚇和興奮。

2017/08/18 | 動物當代思潮

海豚也捕不到魚的枯竭海洋,我們吃什麼?

研究人員除了在擱淺死亡的鯨豚身上發現傷痕,在牠們的胃裡發現塑膠袋、漁網,對於那些仍活著的海豚,他們也在牠上升吸氣的瞬間,拍攝到牠瘦得一根根肋骨突出的模樣。而且,這樣的案例還在持續增加中。

2017/06/27 | 精選書摘

「平克.佛洛伊德」──在墨西哥旅客總在尋找的鯨魚陰莖

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很多鯨豚類的交配行為,但是可以想見:睪丸大小很可能與精子競爭的程度有關,就像其他動物的情況。科學家假設,這些擁有最大型精子製造工廠的動物,或許是因為要面對其他雄性的激烈競爭;換句話說,族群裡的性活動很多,而雄性無法真正掌控是否能擁有雌性。

2017/06/27 | 精選書摘

《海裡的那檔子事》:在墨西哥,遊客總是在尋找「平克.佛洛伊德」(鯨的陰莖)

雖然我們還不清楚很多鯨豚類的交配行為,但是可以想見:睪丸大小很可能與精子競爭的程度有關,就像其他動物的情況。科學家假設,這些擁有最大型精子製造工廠的動物,或許是因為要面對其他雄性的激烈競爭;換句話說,族群裡的性活動很多,而雄性無法真正掌控是否能擁有雌性。

2017/03/12 | 動物當代思潮

黑潮解說員:讓阿伯認同海豚「真古錐,袂使呷」,一切就值得了!

四面環海的台灣真的離海不遠,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過一片海洋,而我們對海洋的關懷可以從海洋生物開始,哪怕只是「好可愛」,也能成為一種與海洋連結的方式;當你喜歡牠、愛牠,就不忍心傷害牠、破壞牠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