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鴻海

鴻海科技集團(英語譯名: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是臺灣的跨國企業集團,亦為世界第四大的資訊科技公司。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15 | 讀者投書

中國對鴻海查稅應非針對郭台銘參選,而是有更具威脅性的目標

透過對鴻海查稅來打壓郭台銘參選,不僅沒必要,時機也不合理,其真正的目標或許在於「規模最大」,因為中共只要對規模最大的台企下得了手,就能對台灣下馬威暗示「我連鴻海都敢出手了,其他廠商更不在話下」、「是你享受我提供的紅利,中斷對雙方都有害,但我能忍」。

2023/11/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台銘有效連署逾90萬過關,取得總統參選資格;侯友宜稱藍白合是聯合賽而非淘汰賽,15日將舉行政黨協商

中選會今天下午舉行委員會議,審定通過並公告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連署結果。其中,郭台銘、賴佩霞提出連署人數為103萬6778人,查核後合於規定的人數為90萬2389人,跨過連署門檻、完成連署,可在20日至24日登記為正副總統候選人。郭辦發言人黃士修表示,百萬連署帶來改變的希望,郭台銘會與所有人一起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經濟繁榮、政府清廉的目標。

TNL+ 2023/11/01 | 楚焱堯

中國查稅要你「知難而退」,郭董會藉藍白合下車嗎?我反而認為他會獨立參選到底

中國在這時候宣布查稅,筆者認為會適得其反,因為更增加「郭董下台」的困難性,同時為了避免被美國歸類為「中國商人」,因此可能反而促使郭董不得不參選到底。但是未來在登記之前,找到「正當理由」退選,筆者認為也還是可能性之一。

2023/1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富士康遭查稅,外資加速撤離中國去風險化

當中國對於在中國投資的幾家大型外國製造商進行一番「敲打」,而且最終被處以巨額罰款,或陷入其他代價高昂的政治或安全困境,這些製造商可能就會加速撤離中國。「隨著外商對中國投資在2023年初驟降,中國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進一步打擊信心」。

2023/10/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台銘連續6日未公開露面,外界猜測與富士康查稅及不法連署風波有關,民進黨籲開除涉事黨員

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遭到中國相關部門調查,加上多個連署站遭調查,郭台銘連續多日未現身公開場合,引發外界關注。同時,民進黨高市黨部曾姓執行委員涉入為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連署不法,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今天召開臨時執評委會,出席執評委一致決議,建議中央開除曾女黨籍。

TNL+ 2023/10/26 | 楚焱堯

趙天麟、鄭文燦連爆桃色風波,民進黨內鬥操作成「中共介選」,現在正是Good Timing

民進黨內鬥,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不像國民黨常常「檯面化」,但私底下暗潮洶湧一點也不少。不過兩黨內鬥的差別,並不在於是否檯面化,而是民進黨的內鬥,會考量到對於民進黨的傷害。

2023/10/25 | BBC News 中文

郭台銘宣布參選台灣總統兩個月後,其創辦的富士康在中國遭稅務調查

郭台銘今年參選總統,中國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也曾經表示,中方希望選舉結果有利於維護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道路。但在北京多年強力支持下,在中國業務快速成長的富士康集團此刻遭到查稅,外界仍多半認為北京並不歡迎郭台銘參選總統大選。

2023/10/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鴻海與裕隆合資「鴻華先進」11月創新板上市,估今年營收年增2倍,Model C國外量產版攻美國市場

在電動巴士布局,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預估,今年Model T電巴出貨可超過百台,國外市場先以印尼等東南亞市場為主,他並透露,鴻華先進會在高雄橋頭規劃第2個電動巴士生產基地,確保在台灣電巴產能。

2023/10/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台銘連署站涉嫌行賄花錢買個資,郭辦稱非官方站點,並全力配合偵辦

在郭台銘近日全力衝連署門檻之時,檢方卻接獲情資,指出郭台銘連署站涉嫌「花錢買個資」,現正依《總統副總統選罷法》偵辦中。郭辦稱「不知道這些人是哪裡來的」,強調官方連署站無任何違法情事,全力配合偵辦之餘呼籲民眾勿把個資交給來路不明人士。正逢富士康遭中國查稅與連署設行賄,郭台銘今(23)日臨時取消行程之舉,也因而引發社會討論。

TNL+ 2023/10/23 | 蕭維暘

注定止步封測環節?曾有晶圓代工強國夢的馬來西亞

回顧馬來西亞本土晶圓廠矽佳(SilTerra)和第一矽(1st Silicon)的發展史,皆是興致勃勃地開始,日後卻礙於無法形成規模效益、入不敷出、技術能力未能與時俱進,而處在不支倒地的邊緣。如今兩家企業都引入了外資,未來馬來西亞晶圓代工產業能否崛起,仍有待觀察。

2023/10/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富士康遭查稅,中國歷來對台企開罰難脫政治因素,鴻海:合法合規配合作業

中國官媒今(22)日報導,中國稅務部門近期依法對富士康集團在廣東、江蘇等地的重點企業進行稅務稽查,自然資源部門對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點企業用地情況進行現場調查。目前為止,中國官方並未說明對富士康查稅與查用地情況的原因,也尚未公布檢查後的結果。不過,大陸當局在敏感時機或因應敏感議題對大型台商出手,已有前例。

2023/10/06 | 莊貿捷

【關鍵專訪】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用企業精神辦理全台規模最大「獎學鯨」平台

鴻海教育基金會在多年的努力下,已經成為全台規模最大獎學金平台,至今共發放新台幣2億元,幫助超過3300名大專與碩博士完成學業。如果,鴻海教育基金是一艘大船,那麼前進的方向很明確,就是要透過教育與扶助弱勢,讓台灣更好。

2023/09/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iPhone 15 Pro Max搶手,部分國家預購可能11月才拿到,台廠掌握高階關鍵技術搶商機

蘋果高階版iPhone 15 Pro系列規格明顯升級,其中A17 Pro晶片、鈦金屬邊框、四重反射稜鏡設計成為矚目焦點,台廠包括台積電、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大立光等,分別在3奈米先進製程、鈦金屬邊框製造、相機鏡頭鏡片等技術占有關鍵地位,持續成為蘋果重要供應商。

2023/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台銘明天上午公布女性副手人選,呼籲重啟兩岸對話「台灣不需要變成烏克蘭」

郭台銘今天宣布,明天早上8點半就會公布副手人選,但不會前往中選會登記。郭台銘也在演講提到,台灣應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為基準,與中國開啟正常對話的溝通管道,讓兩岸走向和平,「台灣不會、不必、也不需要變成烏克蘭」。

2023/09/05 | 張進逸

鴻海集團內流傳的「撞牆理論」:如果郭董要你拆一面承重牆,你該怎麼做?

從這個笑話中,你可以看到一個蠻橫不講道理的董事長。然而,這個故事不是大家偷偷講的故事,而是在鴻海集團可以公開講的故事。難道郭台銘不知道大家已經這樣議論他嗎?絕對不是,那為什麼他還允許大家這樣公開地講他呢?

2023/09/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郭台銘昨宣布辭任鴻海董事,黃士修:郭董4年前就退出經營層,辭任以宣示獨立參選決心

「主流民意大聯盟」發言人黃士修昨(2)日晚間告訴中央社記者,郭台銘理解外界對於鴻海股價和競選影響的說法,雖然郭台銘4年前就實質退出鴻海經營層,但仍決定辭去集團董事。黃士修表示,若郭台銘未來聲勢上升,鴻海股價也上漲,憂心又被指參選是炒股,因此郭台銘選擇辭去董事職位。

2023/08/28 | 梁敏萱

【圖表】郭台銘需通過連署才能參選總統,連署門檻有多高?過去有哪些人成功過?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獨立參選,為2024總統選舉投下震撼彈。除了郭台銘,台灣還有哪些人曾經獨立參選過?獨立參選有什麼門檻?門檻很高嗎?透過圖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台灣選舉史上曾經成功獨立參選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