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鹿鼎記

《鹿鼎記》是香港作家金庸(查良鏞)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作品。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0/05/01 | 方格子vocus

為什麽金庸會說他最喜歡的人物是令狐沖和喬峰,最討厭韋小寶?

金庸在《鹿鼎記》之後便停筆,說自己寫不出來了,同時至此自我終結了「武俠」的概念,這種無法再繼續下去的狀況,其實很像是一則人生寓言。如果夢清醒了,前方已經看不到跟生存無關的東西,書寫只能複製實際的生活,我們幹嘛還要寫它呢。我們可以多想一下,為什麽金庸會說他最喜歡的人物是令狐沖和喬峰,最討厭的韋小寶這樣的話。

2019/10/31 | 德尼思化

非我族類彭浩翔,由本土情懷到中國護旗手

大中華的思想有句名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彭浩翔的出身,早就注定彭浩翔的宿命,任誰都改變不了。

2019/09/17 | 精選書摘

《漫筆金心》:韋小寶「連挑了三指甲藥粉」要怎麼畫出來?

除了場景、道具、服飾,質感還來自人物的「演出」。就以主角韋小寶為例,全書沒有一句指出韋小寶的性格與人格特徵,林政德透過人物的言行舉止,直接把個性演出來。

2019/03/25 | 樂天Kobo電子書

金庸小說的「江湖」: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當「江湖」一旦上升成為某種概念,則連廟堂上的官場鬥爭都可視為某種江湖,這時隱喻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是不分黑白兩道、官場民間的,所以才說「人就是江湖」。

2019/03/24 | 樂天Kobo電子書

金庸小說的「江湖」: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當「江湖」一旦上升成為某種概念,則連廟堂上的官場鬥爭都可視為某種江湖,這時隱喻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是不分黑白兩道、官場民間的,所以才說「人就是江湖」。

2018/12/31 | 精選書摘

《翻牆讀金庸》:金庸會議學——開會重要性和人數成反比

不妨看看金庸小說裡那幾場真正震動天下、扭轉乾坤的會議,無一例外都是小會;而那些所謂的「群雄大會」、「武林大會」,不管再怎麼開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也幾乎無一例外都成了過場乃至鬧劇。

2018/12/30 | 精選書摘

《翻牆讀金庸》:金庸會議學——開會重要性和人數成反比

不妨看看金庸小說裡那幾場真正震動天下、扭轉乾坤的會議,無一例外都是小會;而那些所謂的「群雄大會」、「武林大會」,不管再怎麼開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也幾乎無一例外都成了過場乃至鬧劇。

2018/12/28 | 精選書摘

《小群效應》:金庸小說是最好的社群經營教科書

社群成員之間互相模擬關係,毫無疑問可以迅速消除陌生感,使相互關係更加緊密。不過,這僅僅是最基礎的運用,模擬關係還能協助社群爆發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2018/12/27 | 精選書摘

《小群效應》:金庸小說是最好的社群經營教科書

社群成員之間互相模擬關係,毫無疑問可以迅速消除陌生感,使相互關係更加緊密。不過,這僅僅是最基礎的運用,模擬關係還能協助社群爆發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2018/11/09 | 余杰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

2018/11/09 | 余杰

鄧小平是《鹿鼎記》的康熙帝,韋小寶正是金庸自己

金庸的作品傳達的仍是儒家大一統觀念、君臣父子倫理,是《三俠五義》傳統之延續,俠儒合一,俠道互補,不是顛覆乃是維護既有的帝國秩序。

2018/11/07 | 芬多經

告別金庸:跨世代的江湖傳奇,武俠界的登峰造極(下)

金庸小說也可以當做成長小說,書中的男主角在成為英雄前的過程,多半命運多舛,他們都得歷練許多磨難與挫折,最終才能成為一代大俠。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會有恩怨,生命總是在百般無奈處硬是求得一點解脫。

2018/11/07 | 芬多經

告別金庸:跨世代的江湖傳奇,武俠界的登峰造極(上)

1956年金庸連載《碧血劍》,1958年又連載《射鵰英雄傳》,造成一股普羅大眾瘋迷武俠的旋風。於是,合稱「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的金庸、梁羽生、古龍為代表,開啟了「新派武俠小說」。

2018/10/31 | 羊正鈺

9句最「虐心」的金庸經典語錄,都出自於哪裡?

金庸的文壇好友倪匡當年率先提出「金學」,1986年台灣及海外華文文學研討會也首次把金庸學端上學術論壇;1994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更開設金庸學選修課。

2017/10/23 | Louis Lo

粉筆灰跑到眼睛怎麼辦?醫生:千萬別學《鹿鼎記》裡用「菜油洗去」

不論酸性或鹼性的物質,在噴到眼睛的當下就會產生燒灼損傷,建議不要揉眼睛,避免表面異物跑到角膜深處,並且以生理食鹽水等乾淨的水沖洗至少30分鐘,儘速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