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 精選書摘 《當頑童遇見動物》:蝙蝠運用雷達的歷史長達五千萬年,而人類發現這個祕密僅僅二十年 本書集結全球暢銷自然生態作家傑洛德・杜瑞爾在BBC的廣播稿精華。當時他才從非洲西海岸、南美洲北端等世界各地闖盪探險後回國,就受到BBC國家廣播電臺邀請,錄製一系列以他的冒險旅程和動物生態為主題的廣播節目。 當頑童遇見動物 Gerald Durrell More... 科學發明 雷達 蝙蝠 電鰩 發電 麻醉 狩獵蜂 水蛛 2022/12/31 | 精選書摘 《手術的發明(上)》:如果希波克拉底是「醫學之父」,那麼這樣的父子關係還真是啟人疑竇 本書是一部宏觀的外科手術史,由大衛・史耐德醫師撰寫,內容從古希臘醫生對人體的危險猜測說起,一路寫到改變世界的20世紀植入物革命。再加上自己接受醫學訓練的過程,以及與病患之間難忘的回憶,讓這本書更加引人入勝。 手術的發明 人體解剖 More... 細菌理論 抗生素 麻醉 現代醫學 David Schneider The Invention of Surgery 外科手術 希波克拉底 蓋倫 物性論 大轉向 盧克萊修斯 血液循環 亞里斯多德 四體液理論 科學革命 亞歷山卓 2022/12/09 | 環球生技 醫療保健系統是意想不到的碳排大戶,因疫情所興起的「遠距醫療」可減排51% 根據Health Care Without Harm發表的一份報告,如果將醫療保健系統視為一個國家,它將是全球第五大碳排放國,佔全球碳排放量4.4%。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直指,「最直接、有效的降低碳排解方就是遠距醫療,可大幅降低交通過程所造成的碳排放。」 陳瑞杰 遠距醫療 More... 台北醫學大學 碳排 碳排放 麻醉 碳足跡 2022/10/29 | 吳象元 《受困13人:我們的泰國洞穴生還錄》:藉由「野豬足球隊」口述,回到生死交關的救援時刻 根據《受困13 人:我們的泰國洞穴生還錄》這部紀錄片的內容,透過採訪13名當時受困泰國清萊省睡美人洞中的「野豬足球隊」成員和教練,以及當時參與救援的國際潛水好手的現身說法,透露出當時新聞報導未被透露的救援過程,以及足球隊員受困期間內心的糾葛。 泰國 睡美人洞 More... 東南亞 Netflix 清萊省 潛水員 麻醉 洞穴 救援 2022/06/06 | 問8 胃癌初期症狀像胃病,亞洲國家發生率又比西方高,「胃鏡檢查」該注意哪些重點? 做胃鏡前有一些注意事項,首先要至少空腹8小時,因為胃鏡就是要看食道、胃壁有沒有病態的變化,要是胃裡有食物,胃鏡進去以後的鏡頭會被食物殘渣擋住便會影響判讀。 胃鏡 胃癌 More... 檢查準備 麻醉 幽門螺旋桿菌 切片 2022/03/23 | 照護線上 剖腹產「手術低體溫」除了影響寶寶,產婦也可能增加失血量等併發症 手術低體溫會帶來許多併發症,避免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低體溫,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麻醉 生產 More... 剖腹產 手術 低溫 冷 低體溫 早產兒 手術低體溫 2021/10/17 | 精選書摘 《麻醉真相》:為何靜脈麻醉法時,容易發生「術中甦醒」? 一般麻醉醫師預防「術中甦醒」的方法,是針對高危險群的病患,例如執行較長時間的手術,或是知道家人曾有「術中甦醒」的病史時,便預先給予安眠鎮靜劑Midazolam做為麻醉前給藥,並在術中使用麻醉深度儀器(Entropy 或BIS)監測麻醉深度。當然,如果可能的話,理應避免對高危險群病人使用全靜脈麻醉,這是最不得已也是釜底抽薪的預防方法。 麻醉 手術 More... 術中醒覺 靜脈麻醉法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麻醉深度儀器 2021/07/20 | 鳥科學先生 十個關於男性結紮的QA:舒眠結紮可以做到無痛嗎?結紮後反悔怎麼辦? 結紮的理由有百百種,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今天我們就針對最有效的避孕方式之一-男性結紮 這個議題來深入跟大家聊聊。到底結紮的好處有哪些?最常見的迷思誤解又有哪些呢? 男性 結紮 More... 避孕 疑問 自費 麻醉 2020/12/25 | 鳥科學先生 割包皮的淡淡哀傷:手術時眼睛一閉就過,但是術後就像失戀需要時間度過 不少男性對於割包皮手術很擔憂,其實以現今技術和麻醉方式,術前和術中通常不會太痛,重點在於術後勃起和龜頭敏感問題,比較需要悉心呵護。 割包皮 手術 More... 麻醉 術後照護 勃起 龜頭 陰莖 2020/08/20 | Hello醫師 手術用麻醉劑「牛奶針」依賴性強易上癮,濫用嚴重可致死 牛奶針能帶來醉意和高潮,若遭濫用容易產生依賴性,並上癮,最後愈服愈兇,變得無法自拔。一旦癮頭無法滿足,就容易變得焦慮和激動。 牛奶針 異丙酚 More... 麻醉 毒品 濫用 2019/06/22 | 健康醫療網 酒量太好會否不能麻醉,手術到一半醒來? 若是因酒量好,長期喝酒,甚至有酗酒習慣,對肝臟是很大的損害,可能對麻醉藥反應比較激烈,反而更容易麻倒。 麻醉 手術 More... 台灣麻醉醫學會 楊承憲 酗酒 酒精 2019/06/22 | 健康醫療網 酒量太好會麻醉不倒嗎?手術到一半會不會醒過來? 若是因酒量好,長期喝酒,甚至有酗酒習慣,對肝臟是很大的損害,可能會導致肝功能不正常。這種情況下可能對麻醉藥反應比較激烈,反而更容易麻倒。 麻醉 手術 More... 台灣麻醉醫學會 楊承憲 2019/05/20 | 照護線上 夢魘般的「惡性高熱」:一個全身麻醉就會死的家族 千萬不要以為只有麻醉會導致惡性高熱喔。愈來愈多的研究證實,帶有這類基因的人若在大熱天運動,亦容易使疾病發作而喪命。 單挫林 惡性高熱 More... 麻醉藥 麻醉 麻醉科 手術 2019/05/14 | 照護線上 夢魘般的「惡性高熱」:一個全身麻醉就會死的家族 1966年,關注「家族性麻醉死亡事件」的幾位醫師首度於加拿大多倫多舉行會議,這時的案例已累積至13個家族,這些家族的成員接受全身麻醉時死亡率非常高,大約有7成左右。與會醫師普遍同意,患者出現「體溫失控」和「肌肉僵硬」這兩點很不尋常,應是主要死因,於是將此病稱為「惡性高熱」。 單挫林 惡性高熱 More... 麻醉藥 麻醉 麻醉科 2018/03/08 | 精選書摘 《上癮五百年》:在掃興的致癌證據出爐前,已經有上億人靠菸草業維持生計 大規模的生產與所得,給了跨國菸草公司籠絡吸收的力量。他們也很樂意運用這種力量來作公關、賄賂媒體、提供政治捐獻、贊助藝術與體育活動,以及收買遊說者、專門作證的人、律師。 菸草 藥物 More... 大麻 酒精 麻醉 2017/11/30 | 精選書摘 四千多年來醫師與外科醫師的對決:後者經常被視為熟練的人體技工 四千多年來,運用醫學(經常還有符咒)的醫師和執行手術的外科醫師之間一向有明顯的區別。醫師祭司的地位通常高於外科醫師,外科醫師則經常被視為熟練的人體技工,多動手而手動腦。 外科醫師 外科手術 More... 妙聞本集 重建鼻子 希臘文化 阿拉伯世界 理髮外科醫師 蕭利亞克 麻醉 希波克拉底 武器 大人的醫學課 2017/09/13 | 蔡國淦醫生 面對頑固痛症,應找甚麼專家? 醫學進步,對各種痛症的了解亦加深,亦發現痛症其實十分複雜。它可以有根可尋,亦可以出於無形;可以出於生理,也可以出於心理。 痛 痛楚 More... 痛症 止痛藥 止痛 麻醉 疼痛醫學 疼痛 麻醉科 醫學 醫療 醫生 惡性腫瘤 家庭醫生 2017/09/13 | 蔡國淦醫生 面對頑固痛症,應找甚麼專家? 醫學進步,對各種痛症的了解亦加深,亦發現痛症其實十分複雜。它可以有根可尋,亦可以出於無形;可以出於生理,也可以出於心理。 痛 痛楚 More... 痛症 止痛藥 止痛 麻醉 疼痛醫學 疼痛 麻醉科 醫學 醫療 醫生 惡性腫瘤 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