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黃克先

黃克先 (1980年—),台灣社會學者,現為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2 | 讀者投書

監控檔案公開:本土且具民主精神的長老教會,在威權時代成為政府提防的對象

監控檔案公開,或許可幫助了解一些真相,但檔案中很多資訊並不準確,還常見監控者對被監控者充滿惡意的評析。這些資料某種程度就像八卦新聞,有些人藉著傳言製造成見,形成定論,當事人該如何為自己辯白?即使有機會說出不同檔案所寫的事實認知,恐怕也只能被視為平衡報導的意見之一。當這些資料公開,是否會再一次造成傷害?

2021/12/08 | 精選書摘

《危殆生活》:有著「值得被幫助的貧者」的外型,他們這樣的人在公園的艱苦人裡位階很高

本書以在艋舺公園從事的民族誌為素材、從連帶分析的角度切入,呈現無家者在工作、休閒、親密關係、社交上,如何運用豐富且多樣的連帶,滿足精神與物質上的需求。但是,因為不確定性高的露宿環境、不穩定的經濟生活、社會汙名及歧視、制度性支持的缺乏,使得無家者之間這些豐富的連帶較一般人更顯脆弱。

2021/12/08 | 精選書摘

《危殆生活》導論:「好吃懶做、拋家棄子、孤離悲慘」等刻板迷思外,綿密且立體的社會世界

本書呈現無家者的生命歷程與社會生活實況,更交織了一位研究者的反身性思考,除了描繪無家者的社會世界,也點出善意提供協助的一方應有的反思,同時試圖提出面對臺灣無家可居問題的政策建議與行動方案。

2018/09/12 | 精選書摘

《人行道》導讀:「還好,有這樣一條人行道」,一本可讀性極高的民族誌

杜尼爾在《人行道》一書裡帶我們看到,看似失序的環境其實自有一套道德秩序運行其中,規範著過往生命不盡順遂的人們持續以正派的方式活下去,形成一個相互支持、指引生活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