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4/22 | 方格子vocus

清末中國也打過一場類似「土豆=馬鈴薯」的語言認知戰,結果尷尬又值得借鑑

筆者出身語文科系,相當清楚語言並非中性的工具,而是實實在在制約著使用者。但縱然是從文化認同的角度看,要從語彙選擇過渡到政治認同與政治體制的改變,乃至生活方方面面的轉換,那是極大的跨越。

2022/06/27 | 精選書摘

《版權誰有?翻印必究?》導讀:中國盜版是結構性問題,移植自西方的版權觀念百年後仍難生根

作者試圖從知識體系、文化產業結構、政治法律權威等不同面向探討中國近代的版權發展脈絡,引領讀者深思在這趟影響東亞內部的跨文化交流與知識概念的全球史之旅中,對中國的書籍出版產業帶來甚麼樣的撼動與影響!

2021/08/31 | 精選書摘

《胡適的頓挫》:1962年後《文星》雜誌由李敖接棒,這一轉型無疑地深受胡適思想之激勵

本書將對「胡適」抽絲剝繭,重新探討其在思索政治問題、面對政治權威的態度、思想,並且作為一位極少數能涉足政治,最後能「得君行道」或全身而退的例子,對比1949年留在中國的知識分子,讓我們更了解近現代史的面貌。

2021/03/09 | 精選書摘

《王汎森:近世中國的輿論社會》:黃克武回應〈輿論社會、國家性質與未來危機〉

誰能成功地影響風向、操控民意,誰就能影響選舉(或罷免)而決定誰是老百姓的主人。這樣看來輿論社會的動向,不只是歷史議題,而密切關乎人類之未來,如何因應這些危機值得吾人仔細思索與討論。

2020/08/03 | 精選書摘

汪浩《借殼上市》推薦序:蔣介石開啟了「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史進程

作者認為一九五○年三月,蔣介石建立了一個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國家」,他是一個「意外的國父」。這個論斷涉及「意內」與「意外」的區別。

2020/03/26 | 精選書摘

《思想史9:五四百年專號》:蔣介石認為五四運動所主張的民主與科學「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口號」

蔣檢討失去大陸的各種原因,指出奸匪教師與職業學生煽動、破壞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他說五四的民主與科學與反傳統的觀念「結果適以促成我們被打出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