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閒導致懶散?這只是菁英分子不想讓你擁有個人自由的掩飾心態
你問任何人1星期工作多少時間,他們都一定可以精確回答出來。然而,要他們回答1星期休閒時間的多寡,卻要困難許多。其中一個理由是休閒時間是不規則的,另一個理由是休閒的認定因人而異。對某些人來說,為草坪除草是個苦差事,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怡人的消遣。
美國星期六日休息的原因:1929年經濟大蕭條
最後,相當弔詭地,讓兩天制周末得以落實的並非利他主義或激進行動,而是經濟蕭條,也就是爆發於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大家認為縮短工時是緩和高失業率的方法——每個人都做少一點,那就會有更多人有工可做。
大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蹲點台灣,用行動與創意服務偏鄉與部落
「蹲點‧台灣」活動由中華電信基金會和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共同主辦,至今第十一年,每年邀請大學青年以15至20天期間,至台灣鄉鎮、部落蹲點進行「一手服務、一手記錄」,至今已有超過40校80系500多位大學生投入,為自己也為全台70多個鄉鎮角落帶來改變的契機。
建築思想家黎辛斯基的城市再思考:法蘭克洛伊萊特與「逐漸消失的城市」
美國人喜歡獨棟房屋更甚於公寓,「每戶一英畝」的想法,在一九三○年代當時似乎遙不可及,如今卻幾乎是正道,儘管那一英畝地往往是草坪而非玉米田。
讓兩天制周末得以落實的原因,是1929年經濟大蕭條
最後,相當弔詭地,讓兩天制周末得以落實的並非利他主義或激進行動,而是經濟蕭條,也就是爆發於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大家認為縮短工時是緩和高失業率的方法——每個人都做少一點,那就會有更多人有工可做。
核能問題大全:重新解放被壟斷的話語權(中)
缺電和空污兩大支持核電的理由其實並不充分。透過能源配比改善空污問題,關鍵不是單位發電方式上的兩相比較,而是整體供電配比的加總。
建築思想家黎辛斯基的城市再思考:都市文明的我們,想要哪種城市?
該去問的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想住在城市。顯然有愈來愈多美國人想住在城市裡,否則我們不會建造這麼多城市。真正該問的,乃是我們想住在哪種城市?緊湊型城市還是分散型城市?舊城市或新城市?大城市或小城市?
掌握數位創新商機,AWS雲端服務助攻企業邁向區塊鏈時代
區塊鏈在商業上的落地應用有許多可能性。為幫助企業更快進入區塊鏈的世界,AWS 推出「託管區塊鏈」服務。透過12月18日 的線上研討會,冷颼颼的天氣不用出門,就能在線上觀看AWS分享技術服務內容,並以實際應用案例為企業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