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7 |
看見宇宙:為什麼黑洞照片總是拍不清晰?
許多人好奇或抱怨為什麼不能將黑洞拍得更加清晰,甚至因此衍生無數改圖meme。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探討以下問題:為甚麼能「看」到黑洞?
2022/01/04 |
終極黑洞:人類怎樣開始思考黑洞,今天又對它有何認識?
黑洞不是會防止光線離開才稱為「黑洞」嗎?人類是怎樣開始思考黑洞,今天我們又對它有甚麼認識呢?本集紀錄片會為大家介紹大有關黑洞的種種。
2021/10/12 |
《反叛的科學家》:身為科學家、管理者及詩人的奧本海默
1964年諾貝爾物理獎提名、2012年龐佳萊獎得主、量子電動力學巨擘弗里曼.戴森,他是傑出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位多產的作家,他的這些文章提供了看待科學歷史的知性見解,以及對當前有關科學、道德與信仰爭議的全新觀點。
2020/10/13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廣義相對論與宇宙最黑暗秘密
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頒給了彭羅斯(Roger Penrose),以表揚他「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嚴謹預測」。在彭羅斯之前的研究,大都對黑洞的特性作出了一些假設,例如球狀對稱;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許多物理學家疑惑:會不會是因為額外加入的對稱假設才使黑洞出現?
2020/10/06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研究宇宙最黑暗秘密,英德美3國學者同獲獎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公布,由研究黑洞的3名學者獲獎。其中英國學者潘羅斯透過數學方式證明黑洞的形成可以驗證廣義相對論,可獨得一半獎金;德國學者根策爾和美國學者吉茲觀測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兩人將平分另一半獎金。
2019/04/25 |
從臆測到接受︰科學家發現黑洞之旅
黑洞是個大多數人都相信,卻沒有人見過的存在。那過去科學家是如何知道黑洞的呢?《新科學人》雜誌主編便在《萬物視覺化》介紹了歷代研究者如何推論黑洞。
2019/04/25 |
「黑洞」從何而來?科學家百年來的推論歷程
黑洞是個大多數人都相信,卻沒有人見過的存在。那過去科學家是如何知道黑洞的呢?《新科學人》雜誌主編便在《萬物視覺化》介紹了歷代研究者如何推論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