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黑鏡

《黑鏡》(英語:Black Mirror)是一部由查理·布魯克創作的英國獨立單元劇,該劇由布魯克和安娜貝爾·瓊斯擔任節目統籌。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7/28 | TNL國際編譯

AI成為「戀愛教練」助單身男女言談更有吸引力,提升交友軟體配對成功率

約會教練達米他(Sal Damiata)創立「Attraction Truth」服務軟體,希望能讓幫助客戶節省時間、力氣並減輕沮喪感,讓單身男女之間的訊息聊天變得更加輕鬆。該服務網站提供的項目主要為「創造具吸引力的個人簡介」、「具特色及有趣的回覆內容」、「增加更多配對及約會的機會」等。

TNL+ 2023/06/25 | 傅紀鋼

Netflix影集《黑鏡》第六季:集集精彩,若能靈活調整結構與時間長度,一定更有看頭

《黑鏡》第六季一共有5集,於6月15日於Netflix上推出,一樣以科技與人性的衝突,帶出許多複雜的倫理問題,及人性糾葛。但可惜受限於迷你劇集的篇幅,許多擁有複雜背景敘事的主題,只能側重其中一面向帶過。

2019/08/28 | 精選轉載

【插畫】私底下的你 vs. IG上的你

穿脫鞋短褲下樓買鹽酥雞的樣子有十個人看到,拍擺姿勢調顏色修修臉的照片能映入一千多人的雙眼,相比之下,哪一個建構出來的才是自己的形象呢?

2019/07/12 | 蕪菁雜誌

「天網」恢恢、信賞必罰:「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將全面上路

中共宣布在2020年,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將全面上路,換句話說,科幻小說裡的天網在真實世界上演,而我們該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2019/06/29 | 傅紀鋼

《黑鏡》第五季:少了「期待看到慘劇」的殘酷感

《黑鏡》第五季一反常態,少了一種大家會期待看到慘劇的殘酷感。這一季簡直是集合前四季當中最沒看頭的作品,用新的故事來做詮釋。

2019/06/29 | 傅紀鋼

《黑鏡》第五季:少了一種「大家會期待看到慘劇」的殘酷感

《黑鏡》第五季一反常態,少了一種大家會期待看到慘劇的殘酷感,也跟過去的冷酷作風很不同。這一季簡直是集合前四季當中最沒看頭的作品,用新的故事來做詮釋。

2019/01/18 | 楊不歡

《黑鏡:潘達斯奈基》︰電影故事並非完整作品,還得加上你的體驗

這部作品試圖觸及的問題很多,從遊戲設計到人的命運,以及你自以為自己擁有的自由意志。電影牽出好幾個線頭,試圖承載太多意義,但事實上這種多選擇電影背後可能要面臨巨大的成本問題,所以反而鉗制住了它的發展。

2019/01/15 | 楊不歡

《潘達斯奈基》︰電影故事並非完整作品,還得加上你的體驗

這部作品試圖觸及的問題很多,從遊戲設計到人的命運,以及你自以為自己擁有的自由意志。電影牽出好幾個線頭,試圖承載太多意義,但事實上這種多選擇電影背後可能要面臨巨大的成本問題,所以反而鉗制住了它的發展。

2019/01/11 | Ray Wang

Netflix互動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搞懂遊戲規則,參與角色命運

Netflix總是能夠打破慣例創造出新事物,無論商業模式的創新,或在內容的創作上,都一次次給予消費者與觀者新的體驗。然而,互動式電影,並不是什麼新的概念,Netflix也不是第一次嘗試以互動式電影與觀者互動。

2019/01/11 | Ray Wang

Netflix互動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搞懂遊戲規則,參與角色命運

Netflix總是能夠打破慣例創造出新事物,無論商業模式的創新,或在內容的創作上,都一次次給予消費者與觀者新的體驗。然而,互動式電影,並不是什麼新的概念,Netflix也不是第一次嘗試以互動式電影與觀者互動。

2019/01/02 | 波昂刺刺

Netflix互動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 》:遊戲的影像化與觀眾的主體性

《黑鏡:潘達斯奈基 》是罕見的互動電影,創造出銀幕電影未能企及的觀眾主題性⋯這種新穎觀影模式,但這對老古版的觀眾來說十分惱人。原因在於2選1的時限僅僅10秒,你若不選擇就會系統自動選擇,這設計使得觀眾難以心情平復。

2019/01/02 | 波昂刺刺

Netflix互動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 》:遊戲的影像化與觀眾的主體性

《黑鏡:潘達斯奈基 》是罕見的互動電影,創造出銀幕電影未能企及的觀眾主題性⋯這種新穎觀影模式,但這對老古版的觀眾來說十分惱人。原因在於2選1的時限僅僅10秒,你若不選擇就會系統自動選擇,這設計使得觀眾難以心情平復。

2018/11/23 | Netflix

【Netflix獨家精選】搭乘時光機:回顧80年代冷戰結束前的惶惶不安

Netflix時光機本月回顧冷戰結束前的惶惶不安,也伴隨各項大眾娛樂文化興起。娛樂文化上,1983年流行樂之王麥克傑克森的《顫慄》發行,音樂錄影帶成為流行音樂的一部分,商用CD逐漸取代卡式錄音帶,任天堂的紅白機開始發售,娛樂選項越趨豐富多元。

2018/11/22 | Netflix

【Netflix獨家精選】搭乘時光機:回顧80年代冷戰結束前的惶惶不安

Netflix時光機本月回顧冷戰結束前的惶惶不安,也伴隨各項大眾娛樂文化興起。娛樂文化上,1983年流行樂之王麥克傑克森的《顫慄》發行,音樂錄影帶成為流行音樂的一部分,商用CD逐漸取代卡式錄音帶,任天堂的紅白機開始發售,娛樂選項越趨豐富多元。

2018/11/16 | 全世界的記憶

《幸福城市》:賭賭看,是天堂還是地獄?

若《幸福城市》是對張冬陵一生的審判,而他這一輩子顯然是上不了天堂了。然而這是張冬陵的宿命,使的他必然得面對命運的折磨?矛盾之下想起了貫穿全片的主題曲-劉文正唱的〈愛不要給太多〉。

2018/11/11 | DC FILM SCHOOL 影製所

融合劇情、喜劇與動作的艾美獎作品:《黑鏡》S4E1〈聯邦星艦卡里斯特〉

紅黃藍三色制服、充滿科技感的船艙,以及團結的艦隊在宇宙中伸張正義,無不讓人聯想到經典科幻鉅作《星際爭霸戰》。透過剪接師Selina MaArthur的巧手剪輯,強化劇情張力,讓觀眾穿梭在復古遊戲和現實世界之間,最終令該集獲得本屆艾美獎「最佳電視電影」、「最佳限定影集剪輯」等大獎。

2018/08/31 | 傅紀鋼

《黑鏡》:人性沒有真善美,過度悲觀的警世寓言

不少新科技的誕生,都讓人類社會演化出挑戰自然的文明。而由查理・布魯克編劇、製片的《黑鏡》卻刻意點出,人類絕對不會善用新科技。《黑鏡》的一個核心是:沒有露面的社會大眾,才是真正左右故事主角行動的的黑暗勢力。

2018/06/20 | 讀者投書

虛擬 vs. 實境:數位夢境與錯亂的身分認同

現代人常常說科技無遠弗屆,拉近你我人際距離,透過科技遠距「共感」,有了網路就與世界接軌,那麼斷網就是與生活的連結斷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