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6/12 | 《思想坦克》

呼籲各黨提出「青年公共參與」的可行性預算,切莫重蹈「18歲公民權」覆轍

參與式民主在實際參與式預算經驗上獲得了操作空間。可以鼓勵青年想像未來,展示創意,探索對未來的想像與詮釋。青年預算在公共討論的有其必要性,國家要前進,民主政治的紮根與深化更不能沒有青少年的參與及聲音。

2023/06/08 | 《思想坦克》

各國面臨「戰後嬰兒潮治理千禧世代」現象,台灣何時能制定《青年基本法》?

所有現代國家都出現「戰後嬰兒潮治理千禧世代」的現象,這樣讓國家的民意機構與決策中心很難「同理」青年的困境。理想的治理模式,當然是在各項政策中,能夠落實「青年主流化」,也就是決策都能同理青年的處境。

2023/06/03 | 《思想坦克》

解析台灣智庫「青年參政」民調:18歲公投案未過和政黨立場有關?

交叉比對的結果顯示,針對青年參政的議題而言,泛綠傾向於支持修憲下修公民投票權,並認為政府透過政策改革以鼓勵青年參政有較高的迫切性;泛藍和民眾黨則是反對修憲下修公民權,並認為政府透過政策改革以鼓勵青年參政沒有較高的急迫性。

2022/11/26 | TNL 編輯

【2022九合一選舉】18歲公民權未過關,同意大於不同意票,但距離門檻仍差400萬票

面對961萬同意票的高門檻,這次18歲公民權修憲公投的同意票559萬,大於不同意票496萬,但距離門檻仍有400萬的距離。支持團體「18歲公民權推動聯盟」 表示,雖獲台灣主要政黨表態支持,但仍然無法跨越修憲高牆。

2022/11/21 | 李秉芳

反對修憲因為會讓18歲就能選立委和議員?學者和立委:還是要看後續配套修法,但「有何不可」

學這指出,不同民代職位年齡如何限制立法院未來仍有討論空間,但是就算立委們最後通過「最激進」的版本,讓18歲可以投票也可參選除了總統外的選舉,「又有何不可?」,選舉本來就是種檢視,假如認為一個候選人不夠格,「就不要投給他」。

2022/08/23 | 李秉芳

18歲公民權修憲案民調:40-60歲支持不到半數、國民黨群眾最不支持,吳怡農稱公投過關「還差200萬票」

儘管立院當時全票通過修憲案,然而民調發現,目前各政黨支持者對「18歲公民權」立場仍相當分歧:台灣基進黨支持者中有92.5%支持本案,為最高;而民主進步黨73.6%、時代力量47.9%。

2022/04/01 | 《思想坦克》

「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進入公民複決階段,險阻恐怕更甚於立法院

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進入公民複決階段,險阻可能更甚於立法院。畢竟,對23歲以上的公民而言,此案是否通過,都與他們無直接利害關係;而20歲至23歲的公民,若無參選意願,可能認為事不關己。

2022/01/18 | 李秉芳

綠白黃共提「18歲公民權」修憲草案初審通過,國民黨仍缺席:不會掉進民進黨設下的陷阱

民進黨團有61席加4席無黨籍、國民黨有38席加1席無黨籍、民眾黨有5席、時代力量則有3席。依照目前立法院的席次結構,若沒有國民黨團支持,修憲案也無法通過,送出立法院交公民複決。

2020/02/20 | 李秉芳

國民黨公布優先法案,和時代力量、民眾黨「所見略同」的地方在哪?

游錫堃表示,這應該是全民都有共識,但因牽涉修憲會有點難度,要有1/4立法委員提議,就能成立修憲委員會,成立後要3/4委員出席、3/4委員決議,才能讓憲法修正案通過。

2016/07/08 | TNL特稿

日本資深媒體人:18歲首次可投票、「安倍經濟學體檢」⋯⋯為何這次參議院改選依然這麼平靜?

日本投票權年齡降到18歲的首次參議院選舉,選舉氛圍卻異常的冷淡,缺乏明確爭論點和有足夠規模能與自民黨正面交鋒的中間偏左在野黨是兩大原因。

2015/12/03 | Kenzo

朱立倫拋憲改主張 蔡英文:盼大眾與公民團體能參與修憲

蔡英文今受訪時指出,民進黨曾針對朝野共識的部分在立法院提出修憲,卻也被國民黨封殺;她認為國民黨有憲政主張很好,一起放進整體憲改議程,讓大眾、公民團體和各黨都有參與討論的機會。

2015/06/18 | Shih Yuan

鼓勵年輕人參與政治 日本修法降低投票權門檻至18歲

2014年2月,日本國會圖書館曾針對世界各國下議院選舉權年齡進行調查。在調查的191個國家與地區中,共有176個國家與地區(約佔調查國家9成)的選舉權年齡為18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