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2/08/03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1984」對談四:當私隱已成商品,還有甚麼可能?

如果我們習以為常,所有事都變得透明、公開、預設政府可以知道,那麼我們就會把自己的行為劃定在一個政府可接受的限度內,而這也是國家樂見的,所有人都確保自己合法,不會反抗政府。

2022/08/03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1984」對談三:元宇宙與老大哥的全面監控

現在要刪除一個人還是很難的,因為我們有很多資訊碎片散佈在各處,但如果集中成一個全數碼的宇宙時,按一個鍵就可以將你徹底消除了。

2022/08/02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1984」對談二:篡改歷史的藝術

在中國,現在九五後、零零後的年輕人和我們八十後對歷史的感覺應該是不一樣的,我們八十後的認識比較接近苦情戲,但現在的年輕人更多是大國崛起、作為贏家的自豪。

2022/08/02 | 香港文學生活館

《方圓》「1984」對談一:1984年,還是大學生的馬嶽

《英雄本色》裡周潤發演的Mark哥等了三年,為甚麼是三年?我聽過吳宇森解釋,中英談判就用了三年,三年之間一切美好的都沒有了,他挪用了這種論述。

2021/09/20 | 殷琦

【經典重溫】談村上春樹《1Q84》:屬於九十一萬字的文字謎語

我們每一個,都「有份」在塑造這個危險的烏托邦,並在過程中黑化墮落;我們在1Q84年裡,都無法獨善其身。

2020/12/03 | 楊俊業 博士

十年泰國(上):究竟是什麼樣的「過去」,形塑了帕拉育總理的「現在」?

當今泰國政壇的「勝利者」無疑是現任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港譯「巴育」),帕拉育所信仰的治國理念正是「誰掌握軍權就掌握政府,誰掌握政府就掌握人民」,然而究竟是什麼樣的泰國「過去」形塑出帕拉育總理的「現在」?

2020/11/02 | 精選轉載

喬治歐威爾談二戰前的英國:反帝反戰反特權的「左派知識份子」,就是一群純粹消極性的生物

《一九八四》作者喬治歐威爾認為世界二次大戰前的英國知識份子反帝反戰反特權,持不戰不和不守態度,要他們積極「支持」某件事很難,高唱「和平主義」卻也守不住和平。

2020/09/01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影片】《1984》對2020年的三個哲學提示

70多年前的作品《1984》對2020的我們有何提示?「好青年荼毒室」從語言、歷史和自由三方面解釋George Orwell的洞見。

2020/07/13 | 德國之聲

中國下令清理中小學圖書館:《1984》《動物農莊》遭封殺,《小熊維尼》卻成推薦讀物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教育部正要求全國中小學組織人員清理圖書館裡「非法」和「不適宜」圖書。略顯意外的是,一度被封殺的《小熊維尼》此次成了推薦讀物。

2020/04/07 | 自由清道夫

關乎人身自由的三種顏色:健康碼如何讓中國「數字極權」如虎添翼?

如果將中國政府比做在花果山逍遙自在的齊天大聖的話,那麼西方民主政府就是跟隨唐僧西天取經的孫悟空。他們雖然都是同一只猴子,有著同樣的天性,但是孫悟空顯然受到緊箍咒的約束,不敢恣意妄為。

2019/08/17 | 德尼思化

港講《美麗新世界》:關於洗腦、經濟至上以及自由抗爭之書

經濟發展,帶來社會進步,但到底什麼叫做「進步」?很多時候,統治者定義的「進步」,只是為了他們穩定繼續站在社會高位,壓抑、剝削人民以謀一己私利。

2019/04/26 | 蕪菁雜誌

韓粉的「雙重思考」:稱讚韓國瑜勤政愛民,卻又默許他宿醉曠職?

有些人抱怨韓粉的思維很難理解,我們不妨參考喬治歐威爾提出的「雙重思考」:同時接受兩種相違背的信念或行為,明知它們互相矛盾,卻仍說服自己都照單全收。但是這種矛盾思維是如何形成的?

2019/04/10 | 讀者投書

覺得紅統勢力不可怕的人,大概覺得《霸王別姬》的批鬥大戲也是假議題

遠離了文革時期,我們就能夠免於將所建立、珍惜、尊崇的美好事物或價值讓渡、交換出去的暴力與脅迫嗎?從最近兩岸的局勢來看,這樣的暴力與脅迫早已侵襲壓身而來,嚷嚷要脅我們交出自由、民主,或蛀蝕自由民主的基礎。

2018/04/25 | TNL 編輯

中國「社會信用系統」將蔓延? 專家憂心東南亞將成下一個「監控室」社會

中國推出以大數據監控人民的「社會信用系統」,專家與人權工作者憂心,此制度未來將會蔓延到威權制度、強人政治同樣興盛的東南亞。

2018/04/04 | 精選書摘

股東報告書充滿含糊其辭的「屁話」,會有什麼危害?

在今天含糊其辭充斥的氣候中,事實、真相和具有連貫性的論證愈來愈稀少。包括投資人在內的公民,愈來愈無法、或愈來愈不願意努力探究並從事批判性閱讀和思考,以便分辨事實和含糊其辭。

2018/03/23 | 王陽翎

匯豐銀行顧問:是美帝退場成就了中國 成也科技、敗也科技

不但「民主在退潮」,全球化也在退潮?作者藉金恩最近推出新著《大退潮》(Grave New World),連結不同角度分享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