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020東京奧運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日語:2020年夏季オリンピック/2020ねんかきオリンピック Nisen Nijū-nen Kaki Orinpikku ?,英語:2020 Summer Olympics),一般稱為2020東京奧運、東京2020(Tokyo 2020,日語:東京2020/とうきょうニーゼロニーゼロ tōkyō nīzero-nīzero),又被稱作復興五輪(復興五輪/ふっこうごりん Fukkō Gorin),是於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在日本東京都舉行的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為期17天。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1/06 | 陳慶德

年度代表字能反映國家氣氛,韓國選出2021年代表成語「貓鼠同處」是什麼意思?

每年我們藉由各個國家所選出的代表性漢字,除了間接推敲當地國民去年最為關注之國內外大小事外,也可從此小小的漢字內,見到當國去年一整年的發展與氣氛,乃至眾人對未來一年的期望。

2021/11/28 | TNL 編輯

世界田徑總會調查報告:東奧期間的網路霸凌,87%針對女性運動員

世界田徑總會的調查從161個運動員推特(Twitter)帳號取樣,其中針對運動員的網路謾罵內容最多的是性別歧視29%、種族歧視26%以及毫無根據的禁藥指控25%。

2021/10/04 | 讀者投書

消失在東奧開幕式表演的「振袖和服」企劃,為何淪為有心人士利用的工具?

IOW的巨型和服企劃因東奧而號召許多懷抱著熱忱與夢想的人,又因東奧而成為利益方巧取豪奪的犧牲品。是否還能在大型國際活動中看見世界大同、組織齊心一同的IOW振袖企劃,抑或是從此只能夢想IOW一件件各國振袖再度蹁蹮登場了呢?

2021/10/04 | nippon.com 繁體字

東京奧運「空場比賽」導致收入銳減誰負責?相關各方互踢皮球推卸責任

由於疫情再次蔓延,東京奧運將成為奧運史上首個「無觀眾」(除部分專案外)的奧運。這是東京都在緊急狀態宣言下,為極力減少人流和接觸機會而做出的決斷。圍繞決定的責任問題、各方的政治角逐已經早早拉開了戰幕。

2021/10/02 | nippon.com 繁體字

台灣義工的東京奧運體驗:近距離見證選手的奮力一搏,徹底感覺到被鼓舞了

東京奧運的燦爛盛會,在短短17天落幕。在疫情肆虐的當下,能辦成奧運實屬不易,當中上從組織委員會,下至十萬多名義工,撐起了這項盛會。來自台灣的義工姚宣宏,也在田徑場上看到許多緊張瞬間外,更多的是一輩子難忘的美好回憶。

2021/09/30 | 智慧國家觀測報告

科技戰已成常態,運動員背後的「神隊友們」

在甫結束的東京奧運以及帕運中,中華隊選手在場上精采的表現收穫全國民眾的關注之外,球場上的運動科技無疑是另一個吸睛亮點,羽球項目中李洋、王齊麟組成的麟洋配在男子雙打項目中關鍵金牌點時運用的鷹眼(Hawk-eye)技術意外引爆了大家對於運動科技的關注,運動科技不再是隱藏在選手背後的神隊友們,它已經慢慢進入大眾的視野之中。

2021/09/26 | 芭樂人類學

是什麼讓我們裹足不前?想望的能力也會「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我還是同意一點:想望的能力並不是平均分布的。也就是說:人人都可以作夢,但很多人不敢做,或者不敢實行。因此,對我而言有趣的問題反而是:到底是什麼限制了我們的夢想呢?第二個問題就是:究竟是什麼限制了我們實行夢想的能力呢?

2021/09/25 | 黑波克

能以「都市志工」的身分參與東京奧運,我已經感到相當滿足

相較於我的幸運,有些都市志工無法在大會期間留下參與活動的回憶,實質上就是被犧牲了。其實在很多小地方,都市行政對待都市志工,不如大會對待大會志工那麼細膩,所以有些都市志工覺得沒有受到尊重。

2021/09/01 | 芭樂人類學

性別戰爭:奧運競技場上有「男女對抗」的運動嗎?

有沒有奧運的比賽類別是可以看到真正不分性別、男女彼此的正面對決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馬術。馬術是目前奧運唯一不分性別的開放賽事,但在過往還有三項運動也是如此:槌球(1900)、帆船(1900-2008)、和射擊(1968-1992)。

2021/08/27 | 巷仔口社會學

奧運獎牌的跨國政治社會學:各國選手的表現與哪些國家社會指標有關?

民主國家大多有一致的發展模式,亦即各種與民主相關指標表現越好,則會出現正向交互作用,在奧運獎牌表現上也往往更好。然而,威權國家奧運表現較差且其效果相對發散不容易分析,其中兩個例外俄國跟中國在前述四個指標都敬陪末座,卻在奧運獎牌分數的表現優異。

2021/08/26 | 讀者投書

讓韻律體操回歸藝術本質,也許俄羅斯在東奧痛失雙金是個改變的起點

體育的世界沒有永遠的冠軍,即使俄羅斯在韻律體操統治的地位如此屹立不搖,也終有被超越的一天。每屆奧運會後國際體操總會會修改規則,也許東京奧運是改變的起點,讓韻律體操回歸藝術的本質。

2021/08/25 | 讀者投書

林昀儒未曾顯露過「菁英的傲慢」,他是我們反思「成功者思維」的起點

超越世界排名和所有比賽成績、勝率、頭銜等外在世界的評價標準,林昀儒對於成功的態度,以及其父母跳脫文憑主義所實踐的親職教養,值得我們深思自省。

2021/08/24 | 長河

奧運場上播「抗日歌曲」就覺得開心,中國網友的反應格外小肚雞腸

本次奧運會的故事中,還有很多動人的瞬間。中國應該反省之前對於奧運新聞的報道形式,不要過於注重獎牌數目,而是更加有風度地展現體育精神。中國一直將「大國風範」掛在嘴邊,然而就本次奧運會的表現來看,實在是上不得檯面。

2021/08/20 | 平雨晨

保障跨性別選手參賽就是「性別友善」,質疑其資格就是「性別歧視」嗎?

跨性別選手參賽是複雜議題,亦顯現跨性別選手僅因做自己,卻仍可能受生理結構牽制,或承受心理影響與社會眼光壓力,抑或專業與「生理優/弱勢」難以脫鉤討論等現象,皆再再呈現跨性別者的多重困境與不平等之處。

2021/08/20 | 蘇韋綸

無強制力的「緊急事態宣言」與「防疫疲勞」,讓東奧後的日本疫情加速陷入失控

由於法律設計上的限制,日本政府無法對民眾行為進行具有強制力的約束,只能強烈請求民眾自主限制,然而,時間一旦拉長,民眾對於防疫的強度難以維持,加上奧運的舉辦使得日本整體進入了祭典狀態,使得民眾更加難以在家「自肅」。

2021/08/18 | 陳慶德

韓國奧運女選手安山「短髮」出賽,極端仇女男性為何憤怒?

除了髮型,韓國當地仇女網友指出,安山必須被取消金牌的理由之一,還有因她私底下曾發表「5兆5億」、「Oong Ang Oong」嫌男言論。

2021/08/17 | 黑波克

很多選手慶幸日本克服萬難辦奧運,但被命運捉弄的東京仍留下許多遺憾

很多選手非常慶幸日本克服萬難辦了這場奧運,日本的網路言論對奧運的印象也由負面轉向正面,不過整體而言,東京奧運對日本而言是個受到命運捉弄,留下相當多遺憾的大會。

2021/08/13 | 《思想坦克》

李智凱20年拚得奧運獎牌夢,但從小一起「翻滾」的黃克強命運卻大不同

在李智凱拿下奧運銀牌隔天,我就接到一些家長電話表示想栽培孩子練體操,我想要不是疫情攪局,今年加入體操隊的孩子大概會如雪片般飛來,如同2004年朱木炎拿下奧運金牌後,全台掀起一股跆拳熱。但這股熱情能持續多久?能撐到10年的人又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