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 方格子vocus 美國大選僵局進入另一階段延長賽,對中國來說是好事嗎? 接下來這四年如果變成永遠不會結束的大選,讓中國干涉大選、威脅美國安全的議題,變成民主、共和兩黨不斷拿出來討論、彼此攻防的議題,那最後很可能形成全面反中的共識。 美國 大選 More... 2020總統大選 拜登 川普 2020/11/14 | 金色烤布蕾 川普被拜登超車不是因為作票,而是搖擺州內難以想像的城鄉差距 美國一個州內就存在很大的城鄉差距。其差距並非「台灣一個縣市內部的差距」,更像是「一個台灣內部的城鄉差距」,比起大安區跟萬華區的差距,更接近台北市跟苗栗縣、高雄市跟台中縣的差距。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 2020總統大選 More... 川普 拜登 搖擺州 城鄉差距 民主黨 共和黨 2020/11/05 | 精選轉載 【關鍵時事】放心啦!70年來,出兵保台的都是民主黨總統 台灣本身就是一個「戰略寶島」,對於美國總統而言,不是看我們在美國大選押了誰的寶,才會獲得美國支持。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 2020總統大選 More... 拜登 民主黨 關鍵時事 2020/11/04 | 英語島 不論川普或拜登誰當選,經濟復甦才是選民最想要的 對於投資人來說,除了關心誰當選之外,當然也關心未來的政策走向,以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與衝擊。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 2020總統大選 More... 川普 拜登 民主黨 共和黨 選舉人制 2020/01/31 | 菜市場政治學 「得票率」誤導人不分藍綠,候選人更該研究的是「催票率」 2016年綠營得票率之所以飆高,主因是大量藍營支持者放棄投票,然而,飆高的得票率使綠營高估自己的民意,兩年後許多支持者不投,另一方面,2018年藍營充其量也只是回復過往縣市長選舉的水準,這回輪到藍營高估自己的勝利。 投票率 得票率 More... 催票率 民進黨 國民黨 2018九合一選舉 2020總統大選 鐵票 轉移 2020/01/29 | 林兆彬 台灣選舉觀察:以「非政治」包裝「政治」的趨勢 2014年,在民進黨的幫助之下,「素人」柯文哲成功當選台北市長,而這個「以『非政治』包裝『政治』」的現象,是由他帶起的。 2020立委大選 民進黨 More... 太陽花學運 台灣總統 柯文哲 蔡阿嘎 網紅 賴清德 台灣選舉文化 林昶佐 2020總統大選 蔡英文 國民黨 時代力量 素人 政治素人 賴品妤 木曜4超玩 黃瀞瑩 JOEMAN 台灣選舉 九合一選舉 九合一大選 九合一 反送中 2020/01/22 | 方格子vocus 回到蔣經國「堅決反共」的道路,國民黨才有機會贏回民心 國民黨之所以落到今天的地步,其根本的原因在於,這二十多年來的國民黨,在中共的強力威逼利誘和滲透之下,掌控國民黨重要權力的高層家族勢力,幾乎全軍覆沒,國民黨重蹈歷史上被中共欺騙玩弄的悲劇。 2020總統大選 國民黨 More... 九二共識 一中各表 蔣經國 中共 2020/01/21 | 《思想坦克》 挾選舉以令美中?郭台銘的政治豪賭以慘敗收場 原本計畫的算盤是挾進軍國會的優勢與席次,既能成為影響藍綠的關鍵少數,也可以向美、中兩大強權顯示自己在政治地盤中佔有一席之地,進而為美中貿易戰夾殺難以生存的鴻海爭取空間。但如今美夢破碎,郭台銘未來只能和柯文哲合作,或能殺出一條血路。 2020總統大選 郭台銘 More... 鴻海 台灣民眾黨 親民黨 2020/01/18 | 《思想坦克》 選後觀察:柯文哲是比吳斯懷更難處理的統戰議題,但是台灣民眾戒心不足 比較三位總統候選人的政見,韓國瑜與蔡英文的政見相似程度,要超過和宋楚瑜政見的相似程度,但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公然走進中聯辦前所未見,而蔡英文不斷強調的維持現狀,卻是過去國民黨的主張。 2020總統大選 兩岸關係 More... 維持現狀 九二共識 蔡英文 政見 韓國瑜 柯文哲 中共 2020/01/17 | 黎蝸藤 蔡英文勝選,台海危機大增 如果川普能連任的話,可以預期,台獨派很難會「放過」這個「台獨窗口」,會積極推動議程。一旦如此,台海乃至東亞將會進入「高危時期」。中國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 2020總統大選 蔡英文 More... 美國 川普 對台政策 兩岸關係 維持現狀 武統 2020/01/17 | 《思想坦克》 台灣面對2020年新局,要建設成裡外如一的「世界國家」 美國人雖然在歷史上對戰爭一向是反對的,但是他們卻也是反戰而不畏戰的民族,所以未來一個時代,台灣的局面會相對的不穩定。這個是小國的宿命。 2020總統大選 川普 More... 季辛吉 差序格局 2020/01/16 | 柳金財 蓬佩奧等人恭賀台灣總統大選,會為美中台關係帶來什麼轉變? 美台或可在「區域性合作」上扮演積極且務實角色,但要將關係上升至「全球議題合作」,以台灣的綜合國力及政治影響力可能還難以發揮,而對於中共當局來說,短期內兩岸當局要恢復對話協商,也會更顯困難。 蔡英文 兩岸關係 More... 2020總統大選 美國 AIT 美國官員 中共 親美 斷交 國台辦 2020/01/16 | 《思想坦克》 韓國瑜、柯文哲、賴清德,三個蔡英文大勝後必須正視的隱憂 在亮麗得票數的背後,從如何回應552萬韓國瑜支持者的民意,到柯文哲的勝利與黨內接班問題的矛盾,還有許多隱憂值得蔡英文政府慎重思考。 2020總統大選 蔡英文 More... 民眾黨 接班 韓粉 柯文哲 國會席次 民進黨 2020/01/15 | 巷仔口社會學 817萬選票的關鍵:民進黨大勝裡的香港因素、青年崛起與中產轉向 透過這份選前的電訪民調,我們呈現了中國與香港因素、青年崛起、中產轉向,這三個因素對三位總統候選人支持率的影響,這也應是蔡英文總統連任,創下817萬選票歷史紀錄的關鍵。 2020總統大選 民調 More... 棄保效應 蓋牌效應 中國因素 亡國感 反送中運動 投票行為 世代差異 階級分化 韓國瑜 蔡英文 2020/01/15 | TNL特稿 國民黨大敗是「意外中的不意外」,改革之聲再起猶如2016年的翻版 國民黨始終沒說清楚他們如何看待全球的反中趨勢,拋出九二共識意涵的兩岸論述亦不被大眾理解,說不清、講不明,核心價值不明的結果就是捨本逐利,只求短線的勝利,在香港反送中的氛圍下選民自是選擇民進黨。 2020總統大選 黨主席 More... 國民黨 吳敦義 九二共識 青壯派 台灣價值 兩岸論述 核心價值 韓流 2020/01/15 | 林澤民 2020總統大選的「蓋牌策略」與「棄保效應」 「蓋牌」策略的高明之處,便在於它掩蓋了民意的準確估計,讓韓陣營有操作棄保的空間。因此,我們不能排除有部分選民會在資訊不完全的狀況下,執行棄保。 2020總統大選 統計學 More... 民調 蓋牌策略 棄保效應 2020/01/15 | GlobalVoices 全球之聲 中國「武力統一台灣」的政治口號,逐漸失去威嚇力 有關「武力統一臺灣」的論述在中國以外的網路社群,卻逐漸失去威脅。在臺灣,支持臺獨的激進主義者,就透過傳播中國極端主義的言論,例如「留島不留人」,反過來去強化臺灣應該早就斷開與中國關係的信念。 2020總統大選 蔡英文 More... 韓國瑜 一國兩制 告台灣同胞書 武統 2020/01/14 |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理解選後失落的韓粉長輩:談談彼此的恐懼,讓關係回歸正常 選舉後,原本堅持為對方好而激動的撕裂,已沒有存在的理由。關係要回歸正常,多些惦記,像吵架後和好般,達成建設性的理解。 2020總統大選 總統 More... 選舉 韓粉 家長 父母 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