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TNL+ 2022/04/12 | 林家瑜

韓國準總統尹錫悅真有性別歧視?他只是想廢除加深男女矛盾的「女性家族部」

當前韓國社會男女兩方的激進人士面對性別議題時,經常以集體男性或女性來作為論述標的,女家部的措舉無法促進兩性和平外,還時而為男女矛盾火上澆油。

TNL+ 2022/04/11 | 林家瑜

尹錫悅當選與打「反中牌」無關,韓國人對文在寅失望才是政權輪替的關鍵

原本期待文在寅能帶來改變的民眾「背叛感」與「相對剝奪感」油然而生,決心想要「換黨做做看」,這也是為什麼選前KBS公布的10次民調,每次都有過半的民眾都認為要政權交替。

2022/03/27 | 陳慶德

即使有維安疑慮仍堅持遷出青瓦臺,這是韓國準總統尹錫悅必須展現的「素人風格」

投給尹錫悅的選民,就是認為國家在他的領導之下,能夠大破大立走出新的方向與風氣,故他所開出的選前支票,若是在此遷徙辦公室計畫「出師不利」的話,等到上任,恐有傷未來他就任後所推出的各個政策執行力與個人誠信。

2022/03/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準總統尹錫悅將把辦公室搬離青瓦臺,是走出威權還是迷信風水?

尹錫悅在參選總統期間就曾因傳出迷信巫俗,遭共同民主黨質疑是否可能像前總統朴槿惠一樣,將國家大事交由宗教信仰決定,這次強力推動總統辦公室搬遷,再次被批評迷信風水。

2022/03/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女性選民的心聲:看到尹錫悅當選,接下來五年好像都會活在憂慮與絕望中

在這次大選中,20、30多歲的年輕選票被視為致勝關鍵,為吸引高度反女性主義的20多歲男性選票,尹錫悅陣營在選戰初期就提出廢除推動保障兩性平權的女性家庭部,被其他對手批評煽動性別對立。

2022/03/15 | 陳慶德

從政八個月就當選韓國總統,尹錫悅能否解決三大內政難題?

當韓國國民已經確定自己國家未來五年的人民公僕後,他們期望準總統尹錫悅能為韓國社會帶來怎麼樣的轉變呢?就我看來,未來將要考驗尹錫悅,莫過於是他處理內政能力,尤以三點最為關鍵。

2022/03/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2022韓國總統大選:尹錫悅以史上最小差距勝出,帶領保守派時隔五年重返青瓦臺

尹錫悅得票率48.58%確定當選,李在明得票率則為47.81%,兩人差距僅約0.6個百分點,創下韓國史上總統大選最小票差。在此之前的最小紀錄為1997年的第15屆總統大選,當時進步派候選人金大中以1.53個百分點,險勝保守派對手李會昌。

2022/03/09 | 霧谷晶策

2022韓國總統大選全解析:盤點經濟、住房與外交等政策,誰能成為青瓦臺新主人?

這次韓國青瓦臺易主,勢必牽動韓國外交政策走向。韓國外交政策圍繞在四大主題,美國、中國、北韓和日本。在美韓同盟關係上,尹錫悅、李在明都主張願強化美韓同盟關係。不過,雖說在大方向上相似,但在路線上則有差異。

2022/03/06 | TNL 編輯

北韓稱5日試射是「測試衛星傳輸系統」,專家:與美國談判陷僵局,準備遠程火箭發射的前奏

首爾北韓大學院大學教授梁茂進表示:「由於衛星和洲際彈道飛彈從裡到外都相同,衛星發射將使得朝鮮半島回到2017年的緊張時期。」他說,本月2次試射或許也想向華府傳達訊息,這是平壤當局含蓄尋求讓步,以免跨越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紅線」。

2022/03/05 | TNL 編輯

北韓今年第9次試射飛彈,韓國大選前夕傳達給新總統的挑戰訊號

3月5日距離南韓下一屆總統選舉僅剩4天,且缺席投票即將結束。有意見稱,北韓此時發射導彈或考慮到南韓即將舉行總統選舉。也有分析認為,在俄烏開戰的情況下,北韓試圖繼續發起武力示威,增加對美談判籌碼。

2022/02/25 | 陳慶德

韓國反覆無常的防疫政策,是否為3/9總統大選的結果再添變數?

之所以讓我注意到韓國目前與病毒共存,最特殊的案例,即是在下個月3月9日,即將舉行第20屆韓國總統大選。在此先不論各大候選人所提出來國安政策、治國藍圖,面臨目前確診人數激增,當地選戰也出現不少變數。

2022/02/17 | TNL國際編譯

韓國大選倒數:尹錫悅、李在明比誰更惹人厭,安哲秀拋「在野整合」恐另有所圖

然而究竟誰更有勝選的可能,探討亞太地區政治、經濟暨公共政策的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便指出,現今身為韓國中產階級且政治立場搖擺的20至30多歲年輕選民,最終可能會成為此次總統大選中決定勝負的關鍵。

2022/01/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年輕人看總統大選:無力解決經濟與就業問題,兩大黨「都不想選」

這次「兩個都不想選」的中間選民可能比以往大選來得要多,原本支持度最高只到3%的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在兩大黨候選人屢傳醜聞之下,支持度竄升到雙位數,雖然仍不敵兩強,但中間選民的猶疑態度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