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318,是介於317和319之間的一個合數。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4/12 | 經濟民主連合

八年前反服貿運動最不樂見的經濟統戰,已悄悄透過中資蝦皮在台灣浮現

中國以商圍政的野心,在8年後只有更多沒有更少,尤其中國資本透過第三地洗白進入台灣的情形,在蝦皮上展露無遺,8年前反服貿運動最不願樂見的景象,竟悄悄的在今年的台灣浮現。

2019/03/22 | 讀者投書

【太陽花五週年】魏揚:以前看《Legal High》覺得很嗨,實際上法庭攻防超boring

不只是臺灣,全世界許多國家都都面臨民粹,不信任體制,不信任既存的傳統大黨,受到人民歡迎的是川普、韓國瑜等非典型政治人物,但只要人民對傳統政治感到厭倦,也會指向進步價值。

2019/03/20 | 讀者投書

【太陽花五週年】藝術小組王翔:318之後,買衣服以不容易被警察抓住為原則

「當時我們不想跟大家一樣拿著花出去,太智障了。」王翔說,而太陽花退場之後,王翔也曾經回到學校,但後來就沒去上課了,他加入了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參與一些跟服貿相關的議題,慢慢往工運轉向。

2018/12/19 | Abby Huang

【還原現場】台大演講被學生層層包圍45分鐘,江宜樺首度回應:我很好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演講遭抗議,前總統馬英九表示,已經過了4年,還要去追殺,這樣的態度非常不可取,也表示當初下令警力驅逐,「他是完全支持的」。

2018/10/11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緣分到了,臺灣就會更民主?民主改革阻礙的四大阻礙

媒體的關切與民眾的輿論,是促使政府修改政策的最大動力,就如同318太陽花運動等匯集數十萬人的抗議行動,能對政府產生龐大的壓力、迫使政策暫緩。因此,只要更多的人瞭解制度的問題與改革的迫切,就有機會帶來改變。

2018/04/02 | 新公民議會

318運動的遺產已快被檯面上的第三勢力消耗殆盡

318的遺產已快被檯面上的第三勢力消耗殆盡,如果年輕勢力不懂得團結合作,勇敢打出新世代政治的選戰,反倒是不斷內耗,將使那一年春天許多年輕的努力化為烏有。

2017/04/10 | 法操FOLLAW

太陽花「立法院案」和「行政院案」,為何判決結果大不同?

這次的判決,並不代表法院不接受以「公民不服從」做為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只是個案情形不適用而已。

2017/04/10 | 李修慧

318學運期間攻占行政院,11名被告因妨害公務、毀損公物被判有罪

「323占領行政院」案,今天一審判決,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魏揚等九人獲判無罪,但有11人因妨害公務、毀損公物被判有罪。

2017/04/08 | 盧郁佳

端傳媒裁員:媒體人再當社畜就是等死

產業和企業統治者很清楚,他們和你勢不兩立。搞不清楚的人是你。

2017/04/08 | 盧郁佳

端傳媒裁員:媒體人再當社畜就是等死

產業和企業統治者很清楚,他們和你勢不兩立。搞不清楚的人是你。

2017/03/31 | 左岸沉思

為何法官會判太陽花學運無罪?讓我們先來溫習一下何謂「公民不服從」

美國詩人梭羅是現代公民不服從運動的重要起源者之一,他認為,當人們基於良知,反覆思索政府的政策,如果發現政策不符公平正義時,那麼應該秉持個人良知,拒絕遵守配合此項政策。

2017/03/31 | 左岸沉思

為何法官會判太陽花學運無罪?讓我們先來複習一下何謂「公民不服從」

美國詩人梭羅是現代公民不服從運動的重要起源者之一,他認為,當人們基於良知,反覆思索政府的政策,如果發現政策不符公平正義時,那麼應該秉持個人良知,拒絕遵守配合此項政策。

2016/05/25 | 法操FOLLAW

新政府撤告後:回首太陽花案起訴,是政治懲罰還是真有犯罪事實?

在各種罪證都不甚完整之下,讓人疑慮此案是否僅是因為運動人士的立場與當時執政政府不同,因此政府才使用公權力對其進行「懲罰」呢?

2016/05/09 | Kenzo

白色恐怖再現?中山大學318學運攝影展 遭校方以「政治色彩」為由禁止展出

中山大學學生會發表聲明稿質疑校方的作為是白色恐怖再現,痛批:「殺了你,是從肉體上消滅你,奪取你發表意見,是從精神上消滅你。」

2016/03/26 | flyingV

「沒有暴力的人民,只有暴力的政府!」現代社會的唐吉軻德,〈暴民〉導演周世倫

「暴民」這個名詞不僅不中性,甚至還帶點火藥味,周世倫導演想用電影撕掉這樣的標籤:暴民不是撕裂社會和強化對立,他們向政府索取的,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

2016/03/26 | 傅紀鋼

323鎮壓兩週年回顧:關於佔領行政院的創傷與回復

不是什麼事都必須暴力以對,但一味把虛幻的公理寄託在公權力上,卻沒想過正是公權力的不彰,才導致人民上街頭。連這都不懂,還是不要到現場讓自己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