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8 |
【TIDF專訪】《島・國》導演江偉華:國旗幾乎是我這部片唯一要講的事,疑惑為什麼我們叫Chinese Taipei?
《島・國》入圍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台灣競賽,此次採訪邀請導演江偉華分享本片的拍攝過程與構想,當學運領袖離開了社運現場,鏡頭要往哪對焦、故事要如何講。
2020/09/30 |
【網絡時代的社運】前言:社會運動重要的不是產物,運動過程即是產物
柯司特在《憤怒與希望》中指出,社運的核心來自社會心理機制,而運動是提供公民一個機會,從這些情緒回頭去想自己要什麼、怎麼跟別人共處;社運只是容器,核心是參與的個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2020/05/04 |
唐鳳、彭筱婷《憤怒與希望》推薦文:重新學習如何生活在一起
本書的主軸,看似研究社會運動的內涵,其實,透過這些社會運動,柯司特更直指現今世界迫切需要的共同夢想:「一個新的政治審議、發聲和決策形式。」
2015/07/13 |
不想當傘兵,何不打真軍:國昌老師您到底要選立委、當副總統,還是「歡迎公開辯論」?
黃國昌在318運動中吸取了最大的力量,然後一點一點的浪費這些力量,這就是他對台灣某些保守勢力最偉大的貢獻。
2015/06/20 |
雪崩式斷交、「台獨威脅和平論」與課綱爭議:三則新聞看台灣社會問題的根源
當前在台灣討論獨立運動,不但要面對中國國民黨執政後的威權復辟,以及包括貧富差距、環境與人權等種種社會問題,還有中國與跨海峽政商資本聯盟的入侵。所以,我們不但要解決政治制度與社會文化的問題,還有經濟與階級問題要處理,同時更要堅持民主、自由與平等的價值,以走向凝聚政治共同體的建國道路。
2015/06/07 |
台灣的左翼成長茁壯了嗎?淺談華文世界中的「左獨」與「左統」
在太陽花運動之後,台灣左翼似乎開始時來運轉了。即使這些新成立的左翼政黨恐怕還得進一步提出更為基進的政治綱領,其政治綱領有多大實質意義也還有待觀察,它們畢竟都有著公開宣示左翼政治立場這一共通點。
2015/06/07 |
台灣的左翼成長茁壯了嗎?淺談華文世界中的「左獨」與「左統」
在太陽花運動之後,台灣左翼似乎開始時來運轉了。即使這些新成立的左翼政黨恐怕還得進一步提出更為基進的政治綱領,其政治綱領有多大實質意義也還有待觀察,它們畢竟都有著公開宣示左翼政治立場這一共通點。
2015/05/17 |
對於亞投行問題,在地台灣社會運動者與台裔美人社群的分歧
在亞投行背後蠢蠢欲動的是中國區域地緣政治的魅影,或許沒有必要將亞投行完全簡化為中國的一項經濟策略,以促進中國追逐自身的地緣政治野心為其真正邪惡目的。但亞投行終究是和中國的全盤外交政策目標並存的,因此無法和中國的擴張企圖分別看待。